火眼金睛|微创阿格斯™OCT全国预选赛第二场圆满落幕

2022年10月30日,第33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举办期间,由微创医疗科学有限公司(00853.HK)旗下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冠脉”)重磅推出的“火眼金睛-微创阿格斯™OCT全国病例大赛预赛第二场”火热开赛。

8位优秀选手携精彩病例展开激烈角逐,哪些选手最终脱颖而出?在呈现精彩汇报的同时,如何应对评委嘉宾的犀利提问?让我们共同回顾赛事,一睹青年医师风采。

齐聚云端,共览OCT临床妙用

▼▼▼

本次比赛特别邀请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候静波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蒋峻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刘斌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沈雳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杨峻青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祖贻教授共同担任主持。

来自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姜顺涛教授、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李恩辉教授、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廖鹏翡教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李小波教授临汾市人民医院马琦教授、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乔祺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淮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郑维辉医生分别了带来精彩病例。

比赛正式开始前,袁祖贻教授表示,随着精准PCI时代到来,OCT指导PCI不仅优化了即刻手术效果,同时也改善了远期预后;因此,OCT指导优化PCI已经逐渐在临床常规开展。近年来,国产器械研发百花齐放,微创阿格斯™OCT更是国产腔内成像器械的翘楚,获得相关领域内专家的认可。本次病例大赛征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8例优秀病例,将从不同方面呈现OCT的临床妙用。

全程指导,精准植入

▼▼▼

马琦:OCT指导可吸收支架植入一例

患者为32岁男性,以“发作性咽部不适半年,加重3天”入院,冠脉造影RCA中段局限性重度狭窄;为了更为精准地评估病变性质及严重程度,选择微创阿格斯™OCT进行回撤成像,可见夹层和血肿形成。

考虑到患者较为年轻,决定在OCT指导下按照PSP流程植入可吸收支架。术中先后使用2.0*15mm预扩张球囊、3.0*10mm切割球囊、3.5*12mm高压球囊对病变进行充分的预处理,随后基于OCT的测量参数选择4.0*23mm Fire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病变处。再次使用微创阿格斯™OCT评价支架即刻效果,可见支架远端及近端存在贴壁不良。基于PSP原则,选择4.0*12mm后扩张球囊高压扩张,再次复查OCT可见支架膨胀及贴壁良好,手术效果满意。

术者认为,OCT对于准确评价病变性质、判断血管直径、指导球囊及支架尺寸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这例年轻患者,选择了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因此基于OCT指导完成PSP流程对于优化即刻手术效果、改善远期预后尤为重要。

候静波教授认为,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对病变预处理要求更为苛刻,同时需要确保即刻良好的支架贴壁及膨胀效果,造影上无法对生物可吸收支架结构进行显像,因此在进行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时要更加重视OCT指导。

三维重建,窥见真相

▼▼▼

李恩辉:眼见真的为实吗?

患者为64岁女性,以“发作性乏力3年”入院,冠脉造影左冠未见明显狭窄,RCA中远段疑似血栓影。为了寻求答案,选择微创阿格斯™OCT对RCA病变处进行回撤成像,管腔1-3点方向可见突入管腔的高衰减团块,与红血栓表现相似,进一步三维重建后却发现是由于血管过于弯曲被导丝拉直、造成内膜塌陷,并非冠脉造影上提示的血栓形成,因此无需进一步干预处理。

术者表示,高分辨率的OCT可以清晰直观地对病变进行成像,帮助术者判断病变性质、确定病变位置,从而指导选择治疗策略以及支架精准着陆。因此面对OCT图像,术者则应该勤加练习,造就火眼金睛,从而准确地得出图像结论。

候静波教授表示,OCT的高质量图像能够给术者提供丰富的信息,但当二维图像无法得出确定结论时,则要重视OCT三维重建的价值,从而得出正确信息,弥补读图经验不足的短板。

眼见为实,了然于胸

▼▼▼

郑维辉:OCT指导LAD支架远端弥漫性病变伴严重钙化治

患者为64岁男性,主因“间断胸闷气短4年,加重1天”入院,既往曾于LM-LAD植入支架,入院冠脉造影示LM-LAD近段原支架通畅,LAD支架远段狭窄75%,合并重度肌桥,RCA及LCX大致正常。对LAD行OCT检查,LAD最狭窄处管腔面积仅2.08mm²,斑块负荷75.5%,远端可见钙化斑块。

基于微创阿格斯™OCT的评价,选择2.0*15mm球囊预扩张,随后使用2.75*25mm药物球囊扩张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复查OCT可见管腔狭窄明显减轻,最小管腔面积增加至6.43mm²,治疗效果满意。

术者认为,该病例的难点在于支架远端的严重狭窄及钙化可能限制球囊扩张的治疗效果。在OCT的支持下,术者可以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并优化指导药物球囊扩张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刘斌教授强调,使用药物球囊前要达到满意的预处理效果,使用OCT评价病变性质及严重程度、识别有无影响血流的夹层,能够更为准确地评价是否符合药物球囊的治疗适应证;满足适应证的病变使用药物球囊可以避免多层支架植入。

火眼金睛,洞察秋毫

▼▼▼

于淮:借我一双慧眼,让我把钙化看得清清楚楚

患者为70岁女性,以“胸痛1个月”入院,冠脉造影示LAD中远段钙化负荷重,管腔重度狭窄,RCA远段次全闭塞,首次PCI时先处理了更为严重的RCA病变,此次拟处理LAD病变。手术过程中考虑到患者钙化负荷重,管腔通过性差,选择了通过性良好的微创阿格斯™OCT对LAD进行评价,可见突入管腔的钙化结节,基于OCT的钙化评分为4分。

基于OCT评价,术者认为有必要进行旋磨预处理。使用1.5mm的磨头旋磨后复查OCT可见钙化结节断裂,提示预处理效果好,随后串联植入2.75*33mm、3.5*24mm药物支架。再次复查OCT可见支架近端突入LM的部分有小的附壁血栓形成。为了避免支架急性闭塞,术中予以欣维宁抗栓。

术者表示,OCT可以准确识别钙化斑块特征,并测量钙化斑块的厚度,这是OCT指导钙化病变介入治疗的重要价值。对于评分4分的钙化病变,OCT还可以指导选择合适尺寸的旋磨头,精准旋磨限流区域,达到充分的预处理效果。

蒋峻教授表示,相比IVUS,OCT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穿透钙化斑块从而测量斑块厚度,基于OCT钙化评分选择合适的预处理策略、优化即刻支架植入效果能够给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

察微解惑,助力精准

▼▼▼

李小波:OCT指导右冠优化治疗

患者为59岁男性,以“反复胸痛10余天,加重3天”入院,血化验cTnI升高,心电图可见下壁导联病理性Q波形成,ST段抬高;冠脉造影示LAD完全闭塞,大对角支辅助前壁供血,RCA弥漫长病变,最严重处狭窄超过90%。结合心电图考虑此次罪犯血管为RCA,因此优先处理RCA病变。术中首先对RCA进行预扩张处理,为OCT检查做准备。

微创阿格斯™OCT成像可见PLA-RCA全程纤维脂质斑块浸润,PDA开口无明显狭窄,因此拟采用RCA全程覆盖支架、crossover PDA的策略。于PLA-RCA串联植入3枚长支架扩张后再次进行OCT评价,可见支架膨胀良好,中段可见突入管腔的组织脱垂及局部贴壁不良。

考虑到组织脱垂是早期支架内血栓的重要预测因子,选择4.5*12mm球囊再次在贴壁不良及组织脱垂处后扩张,复查造影及OCT效果满意。

李小波教授指出,基于OCT指导进行的支架植入要达到即刻膨胀率>80%、MSA>4.5mm²,支架贴壁良好、且无边缘显著夹层,才是理想的结果,从而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及支架内血栓的发生风险。

沈雳教授认为,该病例为一例RCA弥漫长病变,在OCT指导下选择合适大小的支架完全覆盖病变,并使用OCT评价即刻支架植入效果,对于这类患者达到即刻及长期优化的手术效果有重要意义。

精雕细琢,精准规范

▼▼▼

乔祺:OCT指导NSTE-ACS病例PCI治疗

患者为68岁男性,以“剑突下疼痛不适1月余”入院,心电图示R波递增不良,冠脉造影可见LAD近中段长病变,管腔严重狭窄且血流减慢。术中导丝通过后血流受限,故先使用2.0*15mm球囊预扩张使血流恢复,随后利用微创阿格斯™OCT评估病变,可见LAD中段至开口连续不稳定斑块浸润,局部可见夹层。

根据OCT图像串联植入2.75*19mm和3.0*19mm两枚药物支架,将OCT扫描起始部位作为支架远端落脚点,支架近端精准定位至LAD开口处,支架释放后复查OCT可见支架远端着陆于正常节段,近端完全位于LAD开口,病变覆盖完全,但局部存在支架膨胀及贴壁不良,因此选择3.25*12mm球囊进行支架内后扩张,获得了满意的即刻支架效果。

术者指出,该病例为典型的ACS,重度狭窄病变导致前向血流受限,在预扩张恢复血流后使用OCT评估病变严重程度、支架直径及落脚点,支架植入后再次使用OCT确认支架膨胀、贴壁、边缘状态等情况,是OCT指导优化PCI的经典流程。

杨峻青教授表示,该病例虽然PCI操作难度不大,但可成为OCT全程指导优化介入治疗标准流程的典型范本。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对于前向血流受限的病例,应该在预处理恢复血流后再行OCT检查,从而保障图像质量及患者安全。

辩识病因,策略合理

▼▼▼

姜顺涛:OCT指导处理ISR病例分享

患者为65岁男性,以“活动后胸闷2个月”入院,冠脉造影示LAD近中段内膜不整,LCX近远段内膜不整,RCA中段可见支架影,支架内中段狭窄60%-70%,拟在微创阿格斯™OCT指导下对RCA支架内病变进行评估,决定治疗策略。对RCA进行OCT回撤成像,可见支架内均质性斑块增生,支架内未见膨胀不全及贴壁不良,最小管腔面积2.45mm²,原支架直径3mm。

故选择3.0*15mm的肺顺应性球囊于原支架内充分扩张,复查造影效果满意,遂选择3.0*30mm药物球囊进一步扩张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复查OCT可见管腔狭窄程度明显减轻,最小管腔面积恢复至4.43mm²,治疗效果满意。

对于支架内再狭窄病变,OCT指导可以提供更多信息从而判断病因,不同的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袁祖贻教授认为,以OCT为代表的腔内影像学可以准确地判断病变性质,对支架内再狭窄病变进行分型,从而更为精准地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对于适合药物球囊扩张的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在使用药物球囊前进行充分的预处理,对实现斑块减容对于即刻手术效果意义非凡。

清晰明了,愈发精准

▼▼▼

廖鹏翡:OCT指导LAD BRS支架植入一例

患者为48岁男性,2月前因急性下后壁心梗行LCX-DCB治疗,本次入院拟处理LAD病变。此次入院冠脉造影示LAD中段长病变,狭窄最重90%,D1开口至近端狭窄90%-99%,D2开口狭窄80%。患者个人对金属支架抗拒,且患者年轻,因此决定在OCT指导下植入生物可吸收支架。首先使用微创阿格斯™OCT评价LAD病变性质及严重程度,确定支架落脚点。OCT回撤成像可见LAD近中段以纤维斑块为主,最小管腔面积仅1.79mm²,远端参考帧EEL直径3.31mm,病变长度25.4mm。

基于OCT测量参数,选择2.75*10mm切割球囊对LAD及D1进行预处理,随后将3.0*28mm 生物可吸收支架精准定位于病变段,复查OCT可见局部支架贴壁不良。

于是选择3.0*15mm及3.5*13mm非顺应性球囊进行后扩张,但OCT下支架近端开口贴壁依然欠佳,遂使用3.75*13mm非顺应性球囊精准后扩张,最终获得了满意的即刻支架效果。

生物可吸收支架由于材料的特殊性,因此需要使用OCT全程指导。OCT可以对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小梁进行清晰成像,从而精准指导支架后处理。

候静波教授提出,生物可吸收支架在常规造影上无法显影,因此仅凭造影无法确定支架膨胀及贴壁情况。相比IVUS,OCT可以更为清晰直观地显示支架小梁结构,评价膨胀、贴壁、边缘夹层等情况从而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后处理。

总结

▼▼▼

袁祖贻教授总结道,本次比赛分享的8例病例各有千秋,类型涵盖ACS、支架内再狭窄、弥漫病变、可吸收支架等多种临床实际应用,各位菁英术者围绕微创阿格斯™OCT指导下的冠脉介入治疗病例分享为我们充分展示了OCT的临床价值,同时汇聚腔内影像学领域造诣丰厚的评审专家带来精准点评,相信让每一位参会者都收获满满。
未来,微创®冠脉将持续助力传播前沿学术资讯、分享临床经验,推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学术交流,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能延长和重塑生命的冠心病全解医疗方案。

8位选手先后完成病例汇报,评审专家经过认真评估进行了投票,本次预选赛谁能够步步为营,突出重围?最终结果将于大会结束后统一公布,敬请大家持续关注!

阅读数: 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