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中心医院吴校林团队成功实施湖北省地市级首例外科生物瓣衰败后TAVR手术

近日,襄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朱锐主任、吴校林主任团队成功挑战高难度外科生物瓣衰败后TAVR手术一例,该病例患者11年前因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经开胸手术植入生物瓣,最近因生物瓣钙化衰败重新出现主动脉瓣狭窄,最大跨瓣压差达到80mmHg,平均压差达  44mmHg。吴校林教授在接诊后,迅速组织科室成员收治患者,并针对该患者原生物瓣衰败后导致瓣环面积小等多种难点联合院内MDT团队反复研判、灵活制定手术策略,选择经导管主动脉瓣瓣中瓣置换术(ViV-TAVR),最终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术后患者症状得到即刻改善,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此次手术成功标志着我院心内科在高难度微创心血管介入领域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区域内居于领先地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性,70岁,患者10+年前出现胸闷不适遂至医院就诊,确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后植入HANCOCKⅡ25#生物瓣,术后恢复可。患者于半年前活动后出现胸闷。

术前CT评估报告

难点评估

1.生物瓣瓣环相较于患者来说较小,可能存在瓣膜失配性,术后可能会存在一定跨瓣压差。

2.生物瓣衰败患者,瓣叶易碎,球囊预扩时可能导致栓塞,中风的危险,故不建议选择预扩。

3.因无法预扩原因,瓣口未充分打开,瓣膜释放过程中易发生位移,瓣膜位置难以控制,极大考验术者对于手术器械操控性。

手术策略

1.瓣膜和球囊选择:生物瓣衰败术后,瓣环23.7mm,推荐L26号瓣膜。

2.冠脉风险:左冠高度21mm,右冠高度29.6mm,综合评估,冠脉风险可控。

3.释放体位:可用左右融合体位高位释放。

4.入路:推荐右股动脉做为主入路。

术中精彩回顾

跨瓣DSA

主动脉根部造影DSA

第一次释放瓣膜,发现位置下滑,回收瓣膜

第二次释放瓣膜,发现位置下滑,回收瓣膜

第三次释放瓣膜,位置可,瓣膜形态良好

术后造影及经食道超声检查未见瓣周漏,人工瓣膜无明显返流,跨瓣压差术前80mmHg,术后降为10mmHg,术中及术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手术圆满完成。

术后患者即复苏。生命体征稳定。

术后总结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对于生物瓣衰败患者是一个较为合适的首选治疗方案,可减小患者二次开胸的手术带来的风险及住院时间,并能够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但就目前来说,国内生物瓣衰败患者早期植入瓣膜时,生物瓣尺寸选择较小,进行VIV时会存在瓣膜的失配性,术后会存在一定的残余压差,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预后,故在选择治疗方案和手术策略时也需要将此考虑进去。本例患者生物瓣大小明显小于患者本身主动脉根部结构,但考虑到瓣口开口尚可。故不选择使用非顺应性球囊将原有生物瓣扩裂,可能会存在一定压差,但改善也较为明显。

针对于是否使用球囊预扩,各大中心有不同的意见,预扩带来的好处则是充分打开瓣口狭窄区,使瓣膜更容易操控,放置更精准的位置,但绝大多数专家认为预扩带来的风险性较大,可能带来栓塞,中风风险,考虑病人风险获益比,最终决定不采用预扩的手术策略,但这也带来了术中瓣膜反复位移,无法放置到理想的位置,在朱主任和吴主任的手术技巧下最终将瓣膜放置合适位置,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专家简介

朱锐

襄阳市中心医院

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医学硕士

襄阳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襄阳市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大血管学组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襄阳市中心医院名医,国家卫健委冠心病介入培训导师。

擅长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断与治疗技术水平,擅长急危重症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抢救,尤其擅长复杂冠心病经皮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起博器植入介入治疗。

吴校林

襄阳市中心医院

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襄阳市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秘书,襄阳市心血管病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组长,湖北省微循环学会委员,湖北省急性心血管疾病医疗救治中心委员,襄阳市心电生理与起搏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冠心病介入培训导师。

擅长心血管急危重症诊治,复杂冠脉介入治疗、起搏器置入、TAVR等,曾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修心脏介入、意大利米兰尼瓜尔达医疗中心研修,主要从事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和机制方面的研究,目前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湖北省卫健委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截止目前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还获得襄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

阅读数: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