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境 · 瓣旅|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功使用TaurusElite瓣膜完成大瓣环伴循环崩溃风险TAVR手术一例

2023年4月28日,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俞家贤主任团队麻醉科、超声科、重症医学科、护理等多学科心脏瓣膜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成功使用TaurusElite瓣膜为一例大瓣环伴循环崩溃风险的患者行TAVR手术。TaurusElite瓣膜稳定的释放特性、良好的径向支撑力和柔顺的通过性能保证了手术安全、顺利的完成。患者术后跨瓣压差明显降低,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临床症状迅速改善,为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了远期预后。这也是TaurusElite瓣膜在该院的首例植入。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71岁男性;

入院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瓣叶可见大量强回声团,开放受限,闭合有裂隙,主动脉瓣口Vmax:568cm/s,PGmax:129mmHg,PGmean:67mmHg,LA:50mm,LV:61mm,EF:53%;

结论:左心扩大;主动脉瓣狭窄(重度)并关闭不全(重度);二尖瓣反流(中度);三尖瓣反流(轻度);心包腔积液(少量)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收缩功能测值正常低值。

术前CT评估要点

三叶式主动脉瓣,瓣叶增厚伴中重度钙化,钙化主要分布于左冠及无冠瓣叶边缘处,左右窦间可见钙化粘连;左室流出道呈敞口型;

• 左右冠开口高度尚可,切线位测量未见冗长瓣叶;

 瓦氏窦、窦管交界、升主动脉内径尚可;

 左室腔内径扩大,心室壁稍偏薄,心尖部心肌菲薄;

 瓣环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37°;主动脉弓距及夹角尚可;

 腹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可见多发散在钙化斑块,双侧股髂动脉未见明显扭曲、狭窄,左侧股动脉分叉点偏高,入路血管内径尚可。

CT动态预览

主动脉根部测量

瓣上结构测量及钙化积分

冠脉阻挡风险、横位心及左室大小评估

外周血管入路评估

病例特点及手术难点

三叶式主动脉瓣,瓣叶增厚伴重度钙化,钙化积分1075mm³,钙化分布相对较均匀,瓣膜锚定难度尚可,瓣膜释放后可能出现形态受限及瓣周漏情况;

• 左右冠开口高度尚可,切线位测量未见冗长瓣叶,预估冠脉堵塞风险不高;

• 左室腔内径扩大,心室壁稍偏薄,存在循环崩溃风险;心尖部心肌菲薄,术中注意导丝操作勿损伤心室;

• 非横位心,主动脉弓宽度、角度尚可,预计输送器能较顺利过弓、跨瓣;

• 腹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可见多发散在钙化斑块,入路血管内径尚可,术中注意规范操作。

手术策略

采用全麻+TTE的手术方式;

• 右侧股动脉为主入路,左侧股动脉为辅助入路;

 推荐23mm球囊预扩,推荐预装AV29瓣膜,建议瓣环上0-2mm定位释放,于左右重合位瓣环平面上0-2mm定位释放,释放后多角度观察瓣膜释放形态及植入深度。

手术过程

主动脉根部造影提示主动脉瓣中大量反流,采用23mm球囊预扩,有轻微腰征,无造影剂渗漏:

主动脉根部造影

球囊预扩

预装TaurusElite AV29瓣膜柔顺过弓、跨瓣,于瓣环平面上1mm定位释放:

瓣膜顺利过弓跨瓣

预释放后瓣膜定位

瓣膜逐渐释放到工作位后根据“CALM”原则进行评估:瓣架底端打平后多角度造影提示冠脉显影正常,瓣膜同轴性尚可,瓣架压缩呈“直筒型”,锚定良好,瓣架底端位于瓣环下约1mm。评估可以释放后瓣膜逐渐脱钩释放:

瓣膜逐渐释放到工作位

工作位造影

多角度观察

瓣膜逐渐脱钩

脱钩后瓣膜展开形态稍欠佳,予以23mm球囊后扩,瓣膜最终形态、位置良好,冠脉血流灌注正常,微少量瓣周漏,跨瓣压差由术前的60mmHg降至术后的5mmHg:

球囊后扩

最终造影

总结

本例患者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重度反流,患者因反复心衰控制不佳,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不原因接受外科开胸手术,强烈要求微创行瓣膜置换术,术前心脏彩超、CT等评估适宜行TAVR手术,有TAVR手术指征。手术团队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经充分的术前讨论评估患者手术风险及获益后,决定采用创伤小、恢复快的TAVR手术方式。术前CT分析提示患者为瓣叶增厚伴重度钙化,钙化积分1075mm³,瓣膜释放后可能出现形态受限。另外该患者存在左室明显扩大、EF值偏低等情况,术中存在循环崩溃的风险,手术难度增大,需要术者快速、精准的操作能力及手术团队的密切配合。

手术过程中,得益于TaurusElite输送系统优异的柔顺性,快速、顺利地完成过弓、跨瓣操作后于瓣环平面上1mm定位释放,释放到工作位后为了更好评估瓣膜植入深度及瓣架形态,确保瓣膜精准释放,术中遵循预释放-初始定位-瓣膜释放到工作位-工作位评估-瓣膜脱钩释放-必要时回收调整的“5+1”释放流程,在释放到工作位时采用“CALM”评估原则,在瓣架底端打平的前提下,充分评估冠脉灌注、瓣膜着陆区锚定情况及同轴性、瓣膜工作位形态。整体手术过程在标准化操作流程及评估原则下进行,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此外,TaurusElite瓣膜系统具有多次完全可回收、回收后可重新跨瓣等设计特点,针对瓣膜释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瓣膜下滑或上跳的风险,可以使术者在释放过程中更有信心,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对于新术者也能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手术成功率。此次手术瓣膜迅速过弓、跨瓣后一次性释放到位,瓣膜后扩后形态、位置良好,冠脉血流灌注正常,术后压差为5mmHg,少量瓣周漏,手术效果十分优异。这例手术的成功完成体现了俞家贤主任团队精湛的手术技巧和默契的团队配合,也标志着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瓣膜病的诊治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专家简介


俞家贤

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湖南省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委员,怀化市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怀化市心血管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怀化市高血压病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先后获得“怀化市优秀医生”“怀化市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一直从事心血管疾病诊疗、预防临床一线工作20余年,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擅长于心血管危急重症诊治及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如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各种心脏起搏器植入,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诊疗及心律失常诊疗。率先在怀化市开展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QFR检查,血管内光学相干成像(OCT)检查,冠状动脉超声成像(IVUS)检查等先进技术。获怀化市科技进步奖三项,发表论文l0余篇。

阅读数: 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