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瓣法•重度反流+人工二尖瓣衰败|南部战区总医院王显悦、张本教授团队应用J-Valve完成1例TAVR和1例TMVR

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南部战区总医院)王显悦、张本教授团队应用J-Valve,成功为一名主动脉瓣重度反流患者和一名二尖瓣人工瓣膜衰败患者分别完成1例TAVR和1例TMVR(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术前,团队综合患者情况及各项评估,经充分讨论后制定了详细的手术策略;术中各成员紧密配合,凭借团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手术技巧,保证手术顺利开展;术后患者症状均得到极大改善,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病例一:重度反流

病史简介

患者为68岁女性,主诉:劳力性心悸、气促3年余,再发2周。

本院心超提示:主动脉瓣脱垂并中重度关闭不全,升主动脉扩张,LVEF 65%。

CT分析

患者主动脉瓣三叶式,瓣叶基本等大,瓣叶稍厚,瓣叶未见明显钙化;主动脉瓣环周长折算直径约27.4mm:

升主动脉最宽处40.4mm:

双侧冠脉开口高度可LCA 15.6mm,RCA 21.4mm,左冠脉轻度钙化,右冠脉开口起源于窦管交界处:

术中建议造影角度LAO 12°,CRA 9°,其它参考角度如下图:

胸-腹主动脉迂曲,成角128°:

左室流出道凸出:

心室角度60°:

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散在钙化。

手术步骤

猪尾导管置于无冠窦行根部造影:

定位件进入对应窦部:

将瓣膜降至合适平面,造影确认瓣架植入深度:

完成释放瓣膜:

造影显示仍有明显反流,决定释放第二个瓣膜:

第二个瓣膜件准备释放:

完成第二个瓣膜释放。复查根部造影,未见明显反流,瓣膜形态和位置满意:

严密止血,缝合手术切口,手术顺利结束。

病例二:人工二尖瓣衰败

病史简介

患者为69岁女性,二尖瓣衰败已十分严重,多次出现心衰发作,症状明显。

诊断: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后功能衰竭,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心功能III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纤颤;2型糖尿病;低蛋白血症。

CT分析

患者二尖瓣生物瓣换瓣术后:病史提供原生物瓣Edwards 29号瓣,生物瓣金属环周长折算内径24.8mm,外径29.0mm:

瓣架高度16.9mm,组织增厚:

AV-MV double S curve:RAO 69°/ CAU 34°,此角度为二尖瓣主动脉瓣最佳观察位:

左心室和二尖瓣轴线角度170°:

主动脉-二尖瓣角度133°:

术中最佳投射角度RAO 29° / CRA 14°(其它参考角度如下图):

左室大小89.2*50.7*44.5mm:

手术步骤

穿刺后送入导丝,建立轨道:

送入大鞘,瓣膜置于二尖瓣瓣环处:

释放瓣膜:

术后造影,未见明显二尖瓣返流:

彻底止血,闭合入路,手术结束。

此次两台手术各具挑战,手术的圆满成功也充分展现了术者精湛的技术与丰富的经验。团队全体成员始终锐意进取,不断开拓创新,已成功开展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手术、主动脉夹层Hybird手术、TAVR、TMVR等各类微创心脏大血管手术;未来,团队将持续孜孜以求,为周边地区患者提供更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专家简介

王显悦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科室主任,医学博士。担任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微创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药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兼职负责教授,广州市产业发展项目评审专家。从事心脏外科20年。第一作者获得2017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获2017、2019年度军队优秀科技人才岗位津贴,参编著作2部,参译著作1部,第一作者撰写SCI论文3篇、中文论著20余篇,主持广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多项。荣获2013全军第十四届胸心外科会议优秀青年论文评比二等奖,2013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获青年医师论文评比三等奖,2016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优秀青年医师奖学金。

张本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心血管外科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擅长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血管外科疾病的外科治疗,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美国得州大学医学院/得州医学中心国家公派访学1年。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院协会心脏血管微创外科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结构性心脏病诊疗安全委员会委员,中国解剖学会血管分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5项,获省部级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总IF 31.43)、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6篇,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专利2项,参编专著3部。

阅读数: 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