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CC2017 葛均波:冠脉介入时代——技术和药物并重

1.jpg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葛均波

  自1977年,Gruentzig完成了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并取得成功,开创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纪元后,冠脉介入技术一直在不断地革新:从70年代后期的球囊扩张(POBA),到80年代后期的金属裸支架(BMS),再到21世纪初的药物洗脱支架(DES),PCI的进步都是为了解决上一代技术的局限性。

  冠脉支架术后需要时间进行内皮化。一项人类药物洗脱支架(DES)研究,对比了23例置入DES与25例置入BMS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大于30天的急性支架内血栓被定义为晚期支架内血栓。研究旨在确定冠状动脉治疗支架的长期疗效与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机制。研究结果显示:40个月间,DES内皮化百分比持续低于BMS。40个月后,DES内皮化百分比还不足50%,而BMS在6-7个月时就已经全部内皮化。支架置入段完全的再内皮化是血管修复的关键,没有完全内皮化,而抗血小板治疗一年后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是极晚期血栓形成的常见因素。PCI-CURE研究显示,行PCI的ACS患者,在阿司匹林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预处理+长期治疗,显著降低PCI术后1年心血管死亡/MI风险达31%,首次确定了DAPT在冠脉PCI术中的地位。CREDO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主要研究PCI患者在标准治疗(包括ASA)的基础上接受氯吡格雷预处理和长期治疗(1年)的疗效与安全性。其结果显示,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预处理和长期治疗12个月优于1个月,终点事件明显减少,进一步奠定了PCI术前氯吡格雷负荷的地位。

  冠脉介入治疗事业能有今天的蓬勃发展,一方面基于介入器械的不断改进及发展;另一方面,也依赖于一代代抗血小板药物的出现和发展。药物治疗的同步发展大大推进了介入治疗的向前发展。


阅读数: 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