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项美香:我国心脏起搏治疗挑战与机遇共存

编者按:

  起搏器的历史已有60年之久,其出现给心律失常患者带来了福音。同时,CRT、ICD等设备更是降低了心衰及心律失常患者的死亡率。我国心脏起搏治疗的现状如何,严道医声网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项美香教授就心脏起搏治疗展开专访。


严道医声网:

植入心脏起搏器是目前唯一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心动过缓的方法,国内有约 100 万心动过缓患者,年新增病例约 30 - 40 万人,但每年只有约 8 万患者接受起搏治疗,严重不足,您如何看待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

项美香教授: 

中国起搏器植入量在逐年增加,但与需要植入起搏器的总人数相比还远远不足。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首先,经济因素不容忽略。我们可以发现,往往经济较发达或医保报销比例较高的省份起搏器植入量也相对较高。因此希望国产起搏器能够尽快在临床中应用推广。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已经有三家国产起搏器上市,这将大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使更多的老百姓获益;

第二,患者的认识不足。目前部分患者对于植入起搏器存在着顾虑。例如,有的患者考虑到美观问题不愿植入起搏器;有些患者考虑到起搏器需要更换不愿植入起搏器;有些患者发生晕厥后因自行恢复,产生了一种无需治疗的侥幸心理,因此拒绝起搏器的植入;有些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对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认识不足,并未意识到起搏器植入的必要性。因此我国在起搏器植入治疗这一领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严道医声网:

对于如何改善我国起搏器植入不足的情况,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项美香教授:

结合我国国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改善我国起搏治疗现状:

首先我们要提高患者对起搏治疗的认识,加强科普宣教,意识到起搏器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方面就是我刚刚提到的经济因素,希望国产起搏器能够更多的在临床中应用,医保能更多的报销,这样患者自己承担的费用就会低一些,相应的接受程度也会高一些;

第三,起搏器还存在改进的空间。例如,实现起搏器充电或无导线起搏将给患者带来很大便利。目前国际上已经有单腔无导线起搏器产品,但是其输送系统还有待于改进。


严道医声网:

如何提高CRT治疗反应率是临床面临的重要挑战,能否请您结合您的临床经验,从器械选择、操作要点等方面和大家分享您在这方面的经验?

项美香教授:

CRT是目前心衰非药物治疗领域里比较成熟的一种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植入CRT的心衰患者都能获益。研究显示仍有约1/3的CRT治疗的心衰患者无反应。在这方面,我认为首先在于严格把握适应证。目前指南推荐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且QRS波>150毫秒的患者接受CRT治疗,为I类推荐,A级证据,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且QRS波在130-150毫秒之间的患者为I 类推荐,B级证据,非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且QRS波<150毫秒为IIa类推荐。

第二,对于有明确适应证的患者我们要保证左室电极植入位置最佳,使左右心室同步性收缩,因此在植入过程中谨慎选择靶血管非常重要。对于没有合适靶血管的患者,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左室心外膜电极、心内膜电极或希氏束起搏。希氏束起搏是目前颇具发展前途的治疗手段,尽管不能替代CRT治疗,但可使部分患者受益。

阅读数: 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