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如何量化评价CHIP?——台北站纪实

CHIP-高风险群患者治疗研讨

(台湾-台北站)成功举办

1.jpg

与会专家合影留念


严道医声网讯:

CHIP

Complex Higher risk Indicated Patients)

是近年来国内外备受关注的一个新概念,针对这类患者的治疗是目前的热点话题。

2018年11月17日,CHIP-高风险群患者治疗研讨会走进台北,从新的角度再次展开关于CHIP患者治疗策略选择的精彩讨论。严道医声网有幸邀请林口长庚医院张其任医师、台大医院王怡智医师、三军总医院刘俊廷医师接受采访。

2.jpg

三位专家接受采访


CHIP的现在与未来

既是延续,也是新的开始

3.png

谈及本次CHIP-台北站的主题,张其任医师表示:目前关于CHIP的定义大家各有解读。而本次研讨会聚焦于心衰、钙化病变以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三个主题。对于CHIP病变,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我们尚未探索的领域。因此本次研讨会既是延续,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开始。CHIP是一个涵盖范围非常广泛的概念,我们可以每次聚焦其中的一个小话题进行有深度的探讨,逐步推广到更多的话题。。

希望有更多研究的探讨,拓宽思路

4.png

王怡智医师:本次研讨会从病变、病人、血流动力学三个方面分别选择了钙化病变、IABP、心力衰竭这三个议题。其它地区的研讨会可能选择的话题有所不同,但经过一轮之后可以将所有的内容整合起来,结合地区特色,进一步发展CHIP患者的介入治疗。此外,未来再举办研讨会的时候我们可以针对一些小型研究展开深入探讨,或许我们能从其中得出与指南不一样的想法,进一步拓宽CHIP患者的治疗思路。

每次一小步,CHIP的概念在逐渐具体化

5.png

刘俊廷医师:正如我们在研讨会上所讨论的,目前对于某些患者的治疗策略选择还没有定论。到底什么叫做CHIP?将患者纳入CHIP人群中会为患者带来哪些获益?未来我们需要将这些概念进一步具体化。

“医生水平不同,对于CHIP的定义也会有所不同。”刘俊廷医师表示,我们今天将目光聚焦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者是高龄患者,这些患者都符合相应指征,将他们当作CHIP患者,无论是从生活质量还是远期结局方面,患者都可能有更多的获益。未来CHIP研讨会可能会将目光转向CTO病变、分叉病变或是Hybrid治疗策略。

6.png

与会医师认真聆听,共同积极探讨


关于CHIP,我们应该如何量化评价

谈及CHIP如何量化评价的话题,几位医师各有不同见解:

综合考量,从患者出发

7.png

张其任医师:聚焦讨论CHIP主要是希望能找出PCI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出现不稳定状况的高危病患。针对这些病患,必要时给予IABP,Imeplla等血行动力支持,让手术进行更安全。

但如何系统性的评价各个临床因素和病灶特徵所可能带来的风险,及支持系统可能使哪些病患受益,则有赖更多临床研究提供我们资料。

更多讨论,更多交流,才能更深入

8.png

刘俊廷医师: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未来可以开展一系列演讲和比赛,来自各个地区的医师共同谈一谈对CHIP的理解,并结合实际的病例进行讲解,内容可以涉及IABP、ECMO等多方面内容,然后根据这些内容综合定义并量化CHIP的概念,也能够让更多的医师对于CHIP病变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建立病例数据库,形成评分系统

9.png

王怡智医师:就实际情况而言,台湾地区已经开展不少的CHIP患者治疗,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我认为我们应该逐步将所有病例累计起来,综合分析这些病例后得出一个类似于J-CTO评分一样的评分系统。这个评分不需要尽善尽美,只要其理念可以被广为接受即可。

截止目前,台湾CHIP-高风险群患者治疗研讨会已经走过了北北基、云林和嘉义、新竹、台北等地区,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CHIP患者的治疗策略。

12月8日,CHIP将去往台中,继续展开深入研讨,让我们一同期待!

阅读数: 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