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起搏团队成功植入医院首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为心脏性猝死的防治开辟新术式

2019年3月31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陶剑虹教授、刘明江教授带领的起搏团队,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华伟教授指导下,成功为一位心脏性猝死高风险的患者植入医院首例全皮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

1.jpg

本次接受手术的是一位30岁的男性青年患者, 通过前期的心脏MRI、心肌活检、基因筛查等检查,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慢性EF值降低型心衰。

专家分析本病例选择S-ICD的相关临床特点:

(1)扩张型心肌病,LVEF显著降低(小于30%),非持续性室速,属于心脏性猝死1.5级预防;

(2)使用β受体阻滞剂状态下,心率仍偏快,无起搏需求;

(3)青年患者应考虑避免经静脉ICD除颤导线长期植入体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术前对患者进行了体表心电图筛查,左右两侧主要向量、次要向量和替换的向量测量结果均符合筛查标准,可以植入S-ICD。 

2.jpg

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于左侧第5肋间沿腋中线走形切开皮肤7厘米,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至筋膜层,作囊袋确保足够深度来容纳装置。于剑突下切开皮肤2厘米,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至筋膜层,通过隧道穿引针连接囊袋,再沿胸骨向上约14厘米处切开皮肤1厘米,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至筋膜层,通过隧道穿引针连接剑突下切口,使用隧道穿引针将45厘米长的3401除颤电极从囊袋经隧道送至剑突下切口,固定电极中段,再使用隧道穿引针将电极经隧道送至胸骨上方切口,固定头端。连接脉冲发生器,置入囊袋内,以庆大霉素盐水冲洗各术区及囊袋,逐层缝合胸大肌筋膜层及皮下组织,组织胶水粘合技术闭合皮肤 ,术区纱布覆盖,包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术后参数测试,除颤阻抗68欧姆。手术圆满成功,耗时1小时。

3.png

术后影像

心脏性猝死是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诱因。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由室颤引起。及时有效地除颤,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关键。S-ICD是在心脏性猝死预防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新技术。

S-ICD能够提供与经静脉ICD相同的预防心脏骤停的治疗,它的整个系统只植入于皮下,不直接接触心腔和血管,能够彻底杜绝可能的血管损伤、减少潜在的系统感染风险,保留静脉通路,避免经静脉导线植入或拔除的相关并发症,为心脏性猝死的高危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对于年轻患者,活动限制少,能够适应更加活跃的生活方式。综合以上,S-ICD更适合年轻、不需要起搏以及高感染风险的患者,例如早先发生过装置感染的患者、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或者长期处于免疫抑制的患者。

4.jpg


医院及团队介绍

5.jpg

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拥有悠久的历史。1950年,由我国著名心内科专家吴德诚教授牵头,在中央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即前四川省人民医院)筹建心血管专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心内科涵盖三个病区和一个心血管病研究所,为四川省重点甲级学科;1983年组建专业的心导管室,开展心脏病介入诊疗工作近30年,四个心脏介入亚专业手术均处全省领先水平,其中永久起搏器年植入量超过550台(CRT、CRT-D和ICD植入超过90台),挽救了大批危重患者的生命;在植入和随访专一团队的长期临床实践中,起搏团队积累了丰富的CIEDs围手术期及术后长期管理的经验,为起搏器植入培训基地;心血管内科技术力量雄厚,各级医护人员敬业守职,刻苦钻研技术,不断探索和了解国内外医学发展动态,其诊疗技术和学术水平居省内先进地位。

阅读数: 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