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O WEEK 丨柳景华:知行并进 一路向善

1.jpg

CTO作为冠脉介入治疗的热点领域,在冠脉介入史上正蓬勃发展。国内CTO-PCI领域经历前辈先贤的探索和引领,有越来越多的“追随者”加入,越发迸发出勃勃生机。

2.png

柳景华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0年4月28日的CTO WEEK晚间节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柳景华教授作为CTO-PCI的坚定“追随者”,分享了他的“CTO之路”。“知行并进 止于至善”这八个字,应该是对柳景华教授CTO道路的最好概括。

知行并进 躬行实践

3.png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成为冠脉介入术者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柳景华教授1989年开始从事心脏介入工作,在做穿刺、造影、压迫止血等基础诊断工作中,逐渐对CTO-PCI介入这项复杂又富有挑战性的技术产生了兴趣。机缘巧合,没有穿铅衣就进入导管室看了一台完整PCI,这是发生在1991年柳景华医生身上的事情,也是这件事,改变了他的职业生涯。

“看前辈、介入大家做手术,有临渊羡鱼之感,但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这是我的深刻体会。”他认为,这种精湛的手术技艺,应该去学去追,所以,1991年柳景华真正开始接触CTO的治疗工作。

在柳景华教授记忆里,最开始接触治疗,就有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病例。那是一个很多人都失败了的病例,他做成功了,这种成就感着实跟随了他一段时间,但也只有短短的3个月左右,因为当时不知道怎么保护分支,回过头去看,手术中很多分支都丢掉了,对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拿到今天来看,这就是一个失败的病例”柳景华教授痛心疾首地说道。自此,为了磨炼提高自己的技艺,他参加了葛均波院士的CTOCC,近距离观看国内外专家的手术演示。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他独立做的第一例逆向CTO也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准备好器械,“没有准备长导管,也不知道要准备这个东西”。3个月以后,借到了长的微导管,才把这个病例做成功。从那开始,他就向更多的国外专家学习,认真体验,加上国内患者多,熟能生巧,2005年到2010年5年间,做了大概50多台逆向手术。2010年以后,随着北京市医保政策变化和器械的完备,安贞医院的CTO介入取得了质的飞跃。

从“追随者”到“传道者”让世界看到中国

2019年,柳景华教授受邀在瑞士洛桑心脏中心演示了5例复杂CTO,均成功开通,向发达国家展示了我国的CTO技术和理念。“从以前到国外看别人手术,到如今别人邀请我们去国外演示,这是身份和心理的转变,也获得了国外专家对中国技术和水平的认可。手术完成后,瑞士洛桑心脏中心的Ali Basti教授专程到我科学习CTO手术一周。”

4.jpg

“到安贞医院来学习一周有什么体会”

“中国的患者太多了,中国的CTO-PCI术者太敬业了”

这是Ali Basti教授来学习一周后的深切感受。

5_副本.jpg

柳景华教授与瑞士Eric Eeckhout 教授一起交流探讨

时光辗转,岁月变迁,柳景华教授对CTO的坚持却一年更比一年强。

他积极推广和普及CTO技术,除在CTO WEEK做线上推广外,还借助网络平台,成功举办CTO-ART网络课程十五期,推广全国2万余次点击量;更是创办了全球唯一CTO专业网站,访问量达36万多;他主办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PCI峰会(CPS)也已经走过了十一个年头,完美完成了从“追随者”到“传道者”的身份转变。

柳景华教授表示,CTO领域发展的熠熠生辉,离不开广大术者的付出,更离不开专家同仁的支持和指导。他反复强调,做CTO需要有耐心,有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并且为人做事也要是一流,才能把技术也做成一流。

他把CTO-PCI术者,比喻为“最可爱的人”,有爱心、极富同情心,肩负使命书写中国CTO-PCI的发展史,为CTO-PCI水平的提高,为在国际舞台上向世界展示中国风采,不懈努力,勇往直前。

愿你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

愿你炼出钻石心,依然芙蓉面

愿你心中有花,手里有剑

有慈悲心肠,有金刚手段

——摘自李爱玲《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

献给所有“最可爱的人”

阅读数: 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