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1-23日,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年会(CCCP 2020)暨第二届“儒道心学”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CTCC 2020)在安徽合肥举行。大会期间,北芯生命科技成功举办了“FFR压力微导管学术高峰论坛“,展示和探讨了冠脉功能学诊断中FFR测量的重要临床价值及应用前景。

会议特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领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院长、大会主席葛均波院士致开场辞;并邀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陈韵岱、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徐亚伟、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马根山、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方唯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马礼坤等担任主持;演讲嘉宾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步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晨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范永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董樑、北芯生命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宋亮等。

上午十点,会场内座无虚席,学术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始。中国心脏病领域领军学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在论坛致辞中回顾了介入心脏病学的历史、分享了我国冠心病的现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冠心病已成为危害国人健康的重大疾病,国内外的重要临床指南、共识均对FFR给予了最高级别推荐,使用FFR指导PCI已成临床共识,冠心病正在进入精准介入诊疗时代。

即便如此,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FFR普及率非常低,现有的冠脉介入手术仍主要是通过造影指导来开展的;而普及率低和未完全掌握操作方法存在一定关联。针对该情况,在2019年,《中国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技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发表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作为这一重要指南的发起人和写作组首席专家,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陈韵岱教授从FFR适应证解读,到操作流程,再到注意事项,均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的张步春教授结合自身已发表的两项大样本量研究,阐明了相对造影而言,FFR指导介入手术能改善患者预后;此外,他还回顾了多项术后FFR评估的研究结果,强调了术后FFR的评估结果对于预示患者预后的重要性。

对于包括合并左主干病变在内的弥漫串联病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范永臻教授总结了近年来自己用FFR评估的一些具有教学意义的病例。他从原理到实践,深刻地论述了针对临床常见场景FFR评估的重要性。其中一例FFR评估左主干合并下游病变并指导介入手术的病例,激发了在场点评专家的兴趣,现场互动交流气氛热烈。



继续深耕高端心血管有源介入领域,提升中国医疗科技研发及“智造”水平
北芯生命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宋亮博士介绍了公司在腔内影像学与功能学技术创新前沿的探索。
除了之前提到的FFR压力微导管,公司的在研产品——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具有世界领先的产品定义:更高的分辨率、更快的成像速度、智能化图像配准和分割等,能够从腔内影像学角度提供更多冠脉的信息,辅助冠脉介入治疗的过程;北芯生命科技同时也在打造的一款能够提供腔内影像学和功能学一站式解决方案的产品,具有精准、便捷等性能优势的同时,实现功能学和影像学指导PCI的优势。
宋亮博士还分享了泛血管医学研究下的腔内影像学发展的前沿概况,展示了其技术团队具有光声、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三模态成像等前沿技术储备,在进一步打造具有创新思维的团队基础上,公司将建设起国际一流的有源介入医疗器械创新平台,为心血管病患者带来更好的诊疗方案,提升我国整体医疗科技的研发及“智造”水平。

最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方唯一教授用精练的点评,总结了各位专家的发言。


关于北芯
北芯生命科技的TruePhysio®压力微导管和VivoCardio®血流储备分数测量设备,依托CathMEMS®等系列自主研发、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将为临床带来同样精准,但更为便捷、快速的FFR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