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2021|ENVISAGE-TAVI AF研究:艾多沙班与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治疗TAVR房颤患者的比较

赵宁,余淼,程翔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

大约33%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患者合并房颤,这类人群一般推荐口服抗凝药物治疗。TAVR后的抗栓治疗方案需要平衡血栓栓塞和出血并发症之间的风险,特别是需要口服抗凝治疗的患者,但目前尚缺乏TAVR合并房颤患者中使用不同口服抗凝策略预防血栓事件的循证医学证据。

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在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中与维生素K拮抗类抗凝药(VKA)相比,具有相似疗效及更好的安全性。艾多沙班是一种口服、可逆、直接的Xa因子抑制剂,既往的ENGAGE AF-TIMI 48研究表明艾多沙班在中至高血栓栓塞风险的房颤患者中,预防卒中和其他血栓栓塞事件非劣于VKA,同时出血发生率和心血管死亡率更低,但这项研究中不包括TAVR患者。因此,ENVISAGE-TAVI AF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合并房颤有抗凝指征的TAVR患者中,艾多沙班较VKA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差异。

研究设计

ENVISAGE-TAVI AF研究一项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标签的随机对照实验。该研究纳入18岁以上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TAVR成功后,频发或阵发性房颤(持续30秒以上)的患者。在TAVR手术之前,是否使用口服抗凝药物由治疗医师决定。根据患者是否置入冠状动脉支架和需要抗血小板治疗,以及患者是否符合治疗标准,对其进行随机分层后,将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艾多沙班组或VKA组(图1)。随机分组在TAVR术后12小时至7天进行。艾多沙班组使用剂量为60mg,每日1次(若患者肌酐清除率在15-50mL/min,体重60公斤以内,以及使用特定的P-糖蛋白的抑制剂,将每日剂量调整至30mg)。VKA的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0至3.0(在日本,≥70岁的患者调整为1.6至2.6)。两个试验中的特定抗血小板治疗可以在治疗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包括TAVR术后3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或长期的单抗血小板治疗。患者在随机分组后3个月以及此后的每6个月进行随访直至36个月治疗访视结束。

主要疗效终点是净不良临床事件的发生率,定义为全因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全身血栓栓塞事件、瓣膜血栓形成或大出血(国际血栓形成和止血学会[ISTH]定义)的复合终点。主要安全性终点是根据ISTH定义的大出血发生率。大出血被指定义为与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输血、关键部位症状性出血相关的临床显性出血或死亡。次要终点为GUSTO、TIMI和BARC定义的出血事件以及主要复合主终点的组成部分。

图1  ENVISAGE-TAVI AF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从2017年4月到2020年1月,在三大洲14个国家的173个中心,共有1426名患者入选。两组患者在基线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相似。患者的平均年龄为82.1岁,47.5%的患者为女性。胸外科医师协会的平均风险评分(预测30天死亡率)为4.9%,平均CHA2DS2 -VASc评分为4.5。随机分组前,艾多沙班组328名患者(46.0%)和VKA组359名患者(50.4%)同时服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试验开始时,46.4%的总试验人群符合调整艾多沙班剂量的任一标准而接受了减量。艾多沙班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54天,VKA组为530天。VKA组INR在治疗范围内的平均和中位时间百分比分别为63.5%和68.2%。在整个试验期间,艾多沙班组有215名患者(30.2%)停用试验药物,而VKA组有289名患者(40.5%)停用试验药物。

在意向治疗分析中(图2),艾多沙班组170名患者(17.3%)和VKA组157名患者(16.5%)发生净不良临床事件(HR=1.05,95% CI 0.85-1.31;非劣效性界值1.38, 非劣效性P=0.01)。艾多沙班组98名患者(9.7%)和VKA组68名患者(7.0/%)发生大出血(HR=1.40,95%CI 1.03-1.91;非劣效性界值1.38,非劣效性P=0.93)。

艾多沙班组和VKA组的颅内出血率分别为每年1.5%和2.1%,两组的致死性出血率均为每年1.0%。尽管两组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率相似,然而与VKA组相比,艾多沙班组出现严重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更多(2.7% vs 5.4%;HR=2.03,95% CI 1.28-3.22)。艾多沙班组和VKA组患者全因死亡率、缺血性卒中发生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全身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均无瓣膜血栓发生。

图2 有效性和安全性结局(意向治疗人群)

研究解读

ENVISIGE-TAVI AF研究比较了艾多沙班与VKA在TAVR合并房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合并房颤有抗凝指征的TAVR患者,艾多沙班在主要疗效终点上不劣于VKA,然而,艾多沙班未能通过大出血发生率的非劣效性测试,具有更高的消化道大出血风险。

在本研究中,与VKA相比,艾多沙班引起大出血的风险更高。本研究结果较既往NOAC在NVAF患者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这一结论不同。一方面,本研究患者平均年龄高达82.1岁,明显高于其他临床研究,这部分人群出血风险本身较高。另一方面,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胃肠道血管发育异常的发生率更高,这类患者本身会有胃肠道出血倾向。不仅如此,本研究中平均63.5%或者中位68.2%的VKA患者INR达到目标值2~3;并且有30.2%的艾多沙班组患者停止用药,有40.5%的VKA患者没有连续用药。这些因素均可能影响了两组消化道大出血的发生率的比较。

事后分析表明,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使用艾多沙班的出血发生率可能高于使用VKA的患者,而未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两组出血发生率相似,但这些结论只是探索性的。正如POPular-TAVI研究,TAVR术后接受口服抗凝治疗的患者中,单用口服抗凝药物治疗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口服抗凝药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因此,除非有抗血小板药物的适应症,例如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在TAVR术后不应常规将抗凝药物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使用。同时,研究指出满足剂量调整标准、每天服用一次30 mg艾多沙班的患者与服用VKA患者的净不良临床事件和大出血发生率相似。这提示及时识别符合减量标准的患者将有助于大出血发生率的预防。

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1)研究采用开放标签设计,可能导致研究偏倚。(2)COVID-19大流行影响了门诊常规随访,可能导致低估实验室数据和轻度至中度临床事件。(3)死亡和停药的结局可能是与此研究结局相关的竞争风险,但研究中没有进行竞争风险分析。(4)本研究结果仅适用于合并房颤、中等手术风险和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老年患者,而不适用于手术风险较低的年轻患者、无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以及同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

参考文献:

Edoxaban versus Vitamin K Antagonist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TAVR. N Engl J Med. 2021 Aug 28. doi: 10.1056/NEJMoa2111016. Online ahead of print.

专家简介

微信截图_20210901095850.png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美国心脏病学会Fellow (FACC)。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心研所副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以通讯作者在Circulation, J Am Coll Cardiol, Eur Heart J等杂志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和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参编《心血管内科学(第3版)》、《心脏病学》等专著。临床上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和血脂异常的诊治。

微信截图_20210901095857.png

医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二科技支撑计划和973课题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irculation等杂志发表SCI文章10余篇。临床上擅长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和随访。

微信截图_20210901095908.png

医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担任湖北省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办公室秘书。主要从事心血管电生理学及心血管免疫学领域研究,擅长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从事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对心血管危急重症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发表SCI论文多篇。

阅读数: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