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健团队完成国产首款瓣膜植入10年后首例衰败患者再TAVR

2022年4月13日,恰逢全球TAVR 20周年之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赵杰教授团队应用启明VenusA-Valve采用局麻无镇静方式完成启明医疗VenusA-Valve术后10年首例衰败患者的TAVR,为患者带来第二次生机,同时这也是吴永健教授团队第113例纯局麻无镇静TAVR

2012年9月,患者被推上手术台,由于主动脉严重钙化,外科开胸后无法完成主动脉瓣膜置换,不得不立即关胸。
在中国TAVR发展初期,技术和经验均不算成熟,该患者同意作为阜外医院第三例使用启明医疗VenusA-Valve临床受试者接受介入换瓣治疗高润霖院士吴永健教授联合心外科、麻醉科、超声科、CT室和导管室多学科协同,于2012年11月26日成功为患者实施全麻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
时至今日,中国TAVR已发展十年,吴永健教授团队在不断摸索和探寻下,已完成百余例局麻无镇静TAVR(首例局麻无镇静TAVR报道见文末图片及链接)
术前经王墨扬、牛冠男医师详细CT评估,吴永健教授和赵杰教授讨论后,最终决定同样采取局麻无镇静为该患者进行TAVR治疗。

病史资料

基本情况:75岁老年男性,身高160cm,体重54kg。

主诉:间断胸闷、喘憋10年,加重3月。

现病史:2012年,快走时出现胸闷、气短、伴胸部针刺感、心悸,休息5-10min后可自行缓解,外院诊断为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狭窄并关闭不全。2012年5月,于我院检查,诊断为主动脉重度狭窄,少量反流;造影提示前降支近端狭窄80%,开胸探查发现升主动脉严重钙化,外科手术风险高,家属暂考虑保守治疗。

2012年11月26日,经过术前充分CT评估,患者及家属决定行TAVR治疗,于阜外医院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顺利,术后植入永久性起搏器。

2022年3月,患者活动后胸闷,症状明显。阜外医院超声提示主动脉瓣生物瓣瓣架固定,瓣叶增厚,回声增强,主动脉瓣瓣膜衰败。

合并症:冠心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

STS评分:9.632%。

NT-proBNP:2667pg/ml。

超声心动图:平均跨瓣压差37mmHg;峰值流速4.0m/s;左室舒张末内径51mm;EF 60%

2012年TAVR操作视频回顾:

图片

22mm球囊扩张。

图片

2012年植入26VenusA-Valve瓣膜植入后造影。

CT评估(TAVR术后):

1.CT评估(多平面测量)

TAVR瓣架低端为基准,测量瓣架上的2,4,6,8mm层面,直径都在22-23mm左右,原TAVR瓣架呈直筒状。

图片

2.心室大小评估

心室大小尚可。

图片

3.全主动脉入路CT评估

主动脉全程多发钙化,双下肢动脉内径可。

图片
极简式TAVR操作策略:
麻醉方式:局麻无镇静(取代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或喉罩)
主入路:右股动脉(超声引导穿刺,2把ProGlide预埋)
辅入路:左股动脉
静脉通路:左肘正中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取代颈内静脉的中心静脉置管)
临时起搏器:右股静脉植入临时起搏电极(180bpm起搏测试患者耐受程度)
瓣膜选择:VenusA-Valve  L23

TAVR操作全过程

1.入路穿刺:超声引导穿刺。

2.TAVR术后冠脉造影:

图片
图片
图片

3.经左股动脉角度猪尾行主动脉根部造影。

图片

4.猪尾直接跨瓣并进行左室测压。

图片

5.抓捕器辅助输送器顺利到位。
图片
6.术后造影,冠脉显影良好,瓣膜无返流。
图片

7.术后即刻超声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无瓣周漏,峰值流速:1.2m/s;峰值压差:3mmHg ;EF 48%。
图片

术中即刻超声

总结

风雨10年,向为中国TAVR做出重大贡献的临床试验患者致敬!

这些患者因TAVR技术而获益!也验证中国国产瓣膜具有很好耐久性。

这例患者TAVR术后10年,瓣膜出现衰败,是启明瓣膜首例衰败。

主要原因是患者自身主动脉瓣为功能性二叶瓣,左无瓣叶间黏连,团块状严重钙化,导致2012年首次植入时瓣架展开不良,这也体现了中国患者钙化重和二瓣化结构特点显著,而针对国人钙化特点设计的国产瓣膜效果也得到了印证。

患者第一次接受TAVR,是2012年全麻下进行。

而现在吴永健教授团队已经做到局麻下进行TAVR,该患者也享受到了这个技术,整个手术患者清醒,从穿刺到瓣膜植入,只需要30分钟,无须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就可以交流。

从这位患者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TAVR技术的发展史。

图片

吴永健教授及团队与患者合影留念

《中国首例完全局部麻醉且无镇静下极简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图片
图片

扫码查看原文

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陈阳 李秋忆
审核: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王墨扬 张洪亮 牛冠男

鸣谢:启明公司技术员

费胜男协助

专家简介

微信图片_20220418162936_副本.jpg

吴永健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主任、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副主任、冠心病二病区主任。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联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学交流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全国多个学会的副主任委员、常委或委员;北京市冠心病介入质控专家组成员,中央和山东省保健成员,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组成员。

《中国循环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杂志》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英国《心脏》(HEART)杂志通讯编委及多家其他杂志的编委。

获得202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擅长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OCT、FFR、旋磨技术、准分子激光消蚀手术(ELCA)等,目前他与心脏外科医生通力协作开展复合杂交手术,具全国前列,为常规介入手术或搭桥手术高危和远期疗效差的患者提供了全新治疗手段。

吴永健教授是我国最早开展不用开胸经导管进行主动脉瓣膜置换的专家之一。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2项,横向课题10项,2020年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标准评估体系及优化治疗路径研究)任首席专家;已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TAVR)1000 余例。从零开始探索我国TAVR 体系,参与研发我国首个临床应用的商业化人工瓣膜Venus-A,参与研发多款其他瓣膜(VitaFlow、TaurusOne、Silara 和SinoCrown),获专利30 余项;参与制定我国首个《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国专家共识》;打造国内首个TAVR 影像学核心实验室;国际上首次提出CT“多平面评估体系”;推广标准化TAVR体系在全国100多家医院应用。

阅读数: 4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