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远时代,共话功能|FFR IN POST-PCI 2022首发站圆满落幕

思考不停,探索不止。2022年4月23日,雅培公司携手“学习小组(国内冠心病功能学领域知名专家云端相聚,聚焦“FFR in post PCI”的价值与临床应用,在交流中共同进阶冠脉功能学新应用。

云端相聚
聚焦FFR应用发展
▼▼▼
图片
本次活动邀请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范永臻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胡新央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怡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杨峻青教授共同担任主持嘉宾。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梁建文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孙鑫教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兆延教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叶泽兵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张成喜教授、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张在勇教授担任讨论嘉宾。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雷晓明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林永青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余显冠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周华涛教授共同出席活动参与讲课交流。
图片
杨峻青教授认为,以FFR为核心冠脉生理学指标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多数聚焦于临界病变的术前评估及术中指导;事实上,支架植入后测定FFR亦有其独特价值。因此,本次云端聚会旨在共同探讨FFR在PCI术后的重要价值,在思维碰撞中获得进步。
图片
雅培中国血管业务部市场部总监郭培杰先生同样表示,介入医师们对于FFR在PCI术前及术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娴熟,关于“FFR IN POST-PCI”的思考同样意义非凡。在此背景下,雅培携手一线临床专家共同举办这次学术盛宴,为FFR在PCI全过程的规范化应用添砖加瓦,为提供最佳手术效果开辟新道路。
总揽全局
论述PCI术后FFR实际应用价值
▼▼▼
雷晓明:冠脉功能学对PCI效果的预测
图片
雷晓明教授介绍,早在裸金属支架时代,FFR-POST-STENT注册研究证实,术后FFR<0.91可以独立于支架长度,作为MACE事件的预测因素;进入药物洗脱支架时代后,DK-CRUSH VII研究得出类似结论,术后FFR>0.88的患者靶血管失败率较低。PCI术后FFR值与不良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得到证实
除了术后FFR的绝对值,在此基础上衍生的其他参数同样具有临床意义。英国一项研究关注了术前术后FFR差值ΔFFR,数据显示ΔFFR>0.18的患者有更好的生活质量,且ΔFFR≤15%可以作为靶血管及靶病变血运重建的预测因素。韩国一项研究则聚焦支架段的FFR变化幅度,研究发现ΔFFRstent≥0.04、ΔFFRstent/length≥0.009可作为MACE事件的预测因素,且ΔFFRstent/length的预测价值独立于IVUS所测的最小支架面积。由自动算法生成的单位时间瞬时FFR梯度dFFR(t)/dt>0.035/s对应压力阶差>15mmHg,同样提示着不良预后。
因此,从宏观角度来看,术后FFR值与MACE事件密切相关;微观角度而言,支架段的FFR绝对值及变化幅度的评估则可以用于预测未来靶病变失败风险
林永青:理想的术后FFR数值
图片
林永青教授在讲课中指出,荟萃分析证实,PCI术后FFR值较高的患者靶病变及靶血管失败风险较低,但术后FFR的最佳界值目前尚无定论。
单纯球囊扩张时代,术后FFR≤0.89是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裸金属支架时代这一界值则提高到了0.91。随后这一数值再次下调,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可将术后FFR≤0.88作为不良预后评价的界值。然而,近期又有数据显示根据患者术后FFR是否≤0.80,同样对预后有较好的区分。可以看出,单一界值划定略显武断,可能导致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
支架植入即刻效果、病变范围、术前FFR值等因素影响了术后FFR。支架区高压力梯度会增加靶病变失败风险,而非支架区域局部节段的高压力梯度则可能导致靶血管失败,进而影响患者预后。因此,PCI术后的功能学评价应该更为全面。将术后静息Pd/Pa与FFR值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筛选出那些需要进一步干预治疗的患者。单纯考虑ΔFFR时其界值为15%,将ΔFFR与dFFR(t)/dt≥0.035结合则可以更强有力地预测2年靶血管失败风险。
大咖共谈
PCI术后功能学的意义
▼▼▼
图片
胡新央:在当今精准化PCI时代背景下,PCI术后的FFR评价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各文献中关于PCI术后FFR理想界值虽然不同,但是我们要知道,PCI术后FFR界值并不能作为“一刀切”的根据,实际临床场景中要结合病变范围、支架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评价,术中Pullback曲线同样可以提示重要信息。
孙鑫:PCI术后即刻微循环处于不稳定状态、侧支循环尚未完全关闭、可能存在微小夹层,这些因素导致PCI术后即刻的FFR值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心肌缺血的改善情况,因此相比单纯评价绝对值,FFR术前术后变化幅度或能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
许兆延:支架植入后再次测量FFR可以为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处理提供指导,必要时刻可以考虑联合腔内影像学,二者互为补充。
张在勇:从临床实践经验来看,当介入术者纠结弥漫、串联病变是否需要全部干预或CTO病变开通后是否需要支架植入时,功能学评价可以提供可靠信息。
理论讲解
奠定术后FFR应用理解基础
▼▼▼
李怡:PCI术后FFR提供的信息
图片
眼见不一定为实;同样,造影理想≠功能理想。李怡教授介绍到,一项all comer前瞻性注册研究显示,近1/3 PCI术后造影理想的患者其FFR仍≤0.80,能够达到FFR>0.90的患者仅占1/5。由日本学者开展的FUJI研究也显示,尽管腔内影像学使用率已经超过90%,但仍有20%的患者PCI术后FFR<0.80。这些数据提示,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改善不满意。
尽管目标界值仍有待进一步探讨,但PCI术后的FFR绝对值及FFR增幅可以反映缺血改善情况,并提供预后相关信息。针对支架节段的FFR值跳跃往往提示着支架植入效果不佳,需要进一步优化后处理。TARGET FFR研究提出了根据FFR测量值优化PCI效果的PIOS流程。研究证实,遵循PIOS流程可以有效降低FFR≤0.80的患者比例,让更多患者的心肌缺血改善更为充分。
因此,PCI术后FFR绝对值及增幅可以作为评价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对于数值不理想的患者则要仔细评价术后FFR的pullback曲线,观察有无压力跳跃,必要时进一步干预治疗
杨峻青:FFR辅助优化PCI
图片
杨峻青教授表示无论是术前还是术后FFR都与预后密切相关,且术前FFR会影响术后FFR,因此二者不能割裂,应该作为患者预后的协同评价指标。研究证实,术后FFR增幅越大,患者的心绞痛缓解率越高,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越低
将静息指标与充血指标联合评价也可以获得更好的筛选价值,术后Pd/Pa<0.96且术后FFR<0.86的患者预后最差。针对单位时间的FFR变化梯度指标dFFR(t)/dt≥0.035同样可以作为不良预后的预测指标,在传统模型中加入dFFR(t)/dt≥0.035后模型对MACE事件风险的预测价值进一步提高。
如何根据FFR测量值优化PCI手术效果?首先要明确术后FFR值不佳的潜在原因,如未发现的残余病变、弥漫长病变干预不完全、支架植入效果不佳等等,必要时可以联合腔内影像学OCT/IVUS共同寻找病因。约1/3的病变是可以通过支架植入/后扩张等手段改善心肌灌注;对于无法进一步干预治疗的病变,则要注意优化药物治疗
大咖共谈
FFR如何指导术后PCI
▼▼▼
图片
范永臻:无论是术前还是术后FFR,都不能根据界值0.80一刀切。对于术前FFR灰区的病变要积极联合腔内影像学进行进一步评价,术后FFR值则要注重动态、连续观察。因此无论术前还是术后测量FFR,pullback曲线都必不可少
梁建文:尽管目前临床上有很多无需诱导充血的功能学替代指标,但FFR作为“金标准”,仍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在临床实践中,介入医师要动态观察术前、术中、术后FFR,分析FFR变化幅度及pullback曲线,才能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策略
雷晓明:获得FFR pullback曲线时要将压力导丝尽量放置到血管以远,这样才能包含整个血管节段的整体信息。一般而言,术后FFR的pullback曲线较为平滑,如果出现压力跳跃,则提示着有需要进一步干预的局限性病变。
叶泽兵:可以看出,PCI术后FFR值是评价支架植入即刻效果的重要指标。对于即刻测量值不满意的病变,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病因,然后给予针对性处理,解除残余的心肌缺血,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
实战复盘
上升FFR临床应用新高度
▼▼▼
余显冠:FFR在复杂临床状况和外科术前评估的应用
图片

病例一:男性,55岁,“PCI术后11个月复查冠脉造影”入院,超声心动图可见左室血栓,目前三联抗栓治疗。本次入院后冠脉造影可见LM末端狭窄50-60%,较前进展;LAD支架通畅。尽管左主干病变存在PCI指征,但考虑三联抗栓治疗出血风险较高,故考虑进行功能学评价。FFR LAD-LM测量值为0.83,遂未进行支架植入,并将术后抗栓方案调整为氯吡格雷联合利伐沙班,目前随访结果良好。

图片

病例二:肝癌限期手术患者,肝癌术前常规筛查过程中行冠脉CTA提示LM、LAD近中段、LCX近中段、RCA近中段混合斑块,冠脉造影示左主干+三支病变,LM末端狭窄70%,累及LAD,LCX开口狭窄50%,RCA近中段狭窄50%。术中测量FFR LAD-LM为 0.71,故于LM-LAD植入一枚支架。随后测量FFR RCA为0.82,未进一步干预。

针对以上两例左主干病变,林永青教授认为,目前关于FFR指导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证据还不充足,标准流程也尚无定论。但是考虑到无论是LAD还是LCX病变,均会影响左主干病变段的FFR测量,因此评价左主干病变时可以考虑分别进行LAD-LM和LCX-LM的压力导丝回撤,避免高估左主干病变的严重程度
梁建文教授针对第二个病例也发表了个人见解,表示对于这类需要限期外科手术的患者,不能单纯根据造影或FFR决定是否干预,而是要在多学科团队会诊,综合衡量出血与缺血风险、血运重建的必要性后选择最佳策略。
周华涛:FFR指导串联病变一例
图片

病例简介:男性,75岁,主因“活动后胸闷胸痛4月,加重5天”入院,冠脉造影示LM及LAD开口散在斑块,狭窄程度50-60%,LCX中远段弥漫病变,RCA中段局限性重度狭窄。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考虑此次罪犯血管为RCA,那么,RCA血运重建后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左冠病变?

术者首先进行了影像学评价,IVUS显示LM尾部斑块负荷71%,D1开口处管腔面积5.25mm²,D2开口处管腔面积4.57mm²,影像学上暂无干预指征。进一步功能学评价显示FFR LM-LAD(远段)为0.73,FFR LM-LAD(中段)为0.82,FFR LM-LCX为 0.88,pullback曲线上D2处存在压力跳跃,遂进行了支架植入。术后复测LM-LAD(远段)为0.83,FFR LM-LAD(中段)为0.84,心肌缺血得到显著改善,LM末端病变未进一步干预。
图片
对于这一病例,许兆延教授表示,左主干病变对死亡率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谨慎决定是否干预。该病例影像学与功能学评价结果不匹配,这正是FFR的价值体现,避免遗漏病变或过度干预
张成喜教授同样认为,对于LM末端分叉病变,不能依靠单一指标决定干预指征,而是要综合患者症状、狭窄程度及范围、功能学指标等多项因素,判断病变是否需要支架植入。

精准PCI时代浪潮中,以FFR为核心的功能学评价指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价值体现在PCI术前、术中、术后全过程。雅培携手功能学“学习小组“解临床思考,答学术疑惑。沉淀学术精华内容,分享精彩临床病例,聚焦PCI术后FFR的临床价值,助力冠脉介入医师探索进阶精准PCI。

阅读数: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