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scent双腔·吾技无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科ECMO团队开展湖南首例双腔颈静脉插管ECMO危重患者救治

5月21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医学科ECMO团队采用先进置管技术实施了一例高难度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相比传统股静脉—颈静脉双管置管技术,本次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单管双腔颈静脉置管技术。据悉,这是湖南首例成功采用单管双腔颈静脉插管技术实施体外膜肺氧合。

图片

置管过程中

患者田先生,从当地医院转入我院急诊ICU,诊断为“重症肺炎、I型呼吸衰竭”,经常规抗感染,并予以纯氧支持后,患者呼吸衰竭仍无改善。

随后,经过急诊医学科主任张东山教授ECMO团队评估,患者已经达到VV-ECMO上机指征。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团队在超声引导下,精准置入单管双腔颈静脉插管,并连接VV-ECMO支持治疗;随着血液经ECMO循环进入体内,患者氧饱和度明显改善,病情趋于平稳,为后续治疗提供了保障。
图片
图片

超声引导下,完成双腔颈静脉插管Crescent的置管和定位

张东山教授介绍:单管、双腔颈内插管较传统的双部位、单管插管技术难度更高;双腔插管需经颈内静脉、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后,再入下腔静脉,导管的三个开口需要分别位于上腔静脉、右心房、下腔静脉,且灌注口角度需要朝向三尖瓣,该要求对置管的深度及角度提出了极高要求,需要在超声引导下精准定位置管。但其优势也很明显:

❖ 该技术仅需在颈静脉置入单根导管,对患者损伤小、并发症少;

❖ 不占用股静脉置管,更便于患者早期康复,为后续清醒ECMO下的康复锻炼提供方便;为改善患者预后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Crescent双腔颈静脉ECMO插管

此次使用的Crescent双腔颈静脉ECMO插管,是全国唯一获得NMPA药监局批复的双腔颈静脉插管产品。通过创新的设计(在插管重要的引流和灌注部位设置的不透射线标记),使得除超声引导置管外,也可在X射线下(如DSA,床旁X光机等)进行置管及日常的定位操作;为ECMO专家、医护提供了更多、更灵活的选择。
创新的产品与技术推动医疗发展,医疗的进步促进产品持续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单管双腔颈静脉插管技术在国内的规范化应用,VV-ECMO将向着更少创伤、更低并发症、更好病人依从性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图片

Crescent不透射线标记,使得X射线下置管及日常定位成为可能

湘雅二医院急诊科此次率先应用单管双腔颈静脉插管技术,填补了湖南省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的该项空白,是我院急诊科ECMO团队在精准治疗、减少医源性损伤方面做出的又一项积极尝试。

专家简介

微信图片_20220525210635_副本.jpg

张东山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急诊医学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中南大学急诊疑难病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医学教研室主任,湖南省急性脏器损伤与修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临床学组副组长,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急性器官损伤与修复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肾脏病研究所肾干细胞室主任,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南省科协中青年领军人才,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计划,中华急诊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长期从事急性肾脏损害、肾脏纤维化的防治工作,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湖南省重大专项子项目负责人,分别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utophagy、Theranostics,JASN、KI等国际一流杂志发表SCI论文29篇,总影响因子235分,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PCT认证2项。以第一完成人获2019年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阅读数: 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