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成功植入本院首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

图片

2022年6月17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律失常科王欢主任团队独立地为一位年轻的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的患者成功植入本院首例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术程顺利。


图片
图片
图片


王欢主任团队在术中


患者信息

接受本次S-ICD植入手术的患者是一名41岁男性,因“尿毒症性心肌病、扩心病待排,心功能III級;频发室性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慢性肾脏病CKD5期”,收住入院。经系列辅助检查,该病例特点有:(1)尿毒性心肌病;(2)频发室性早搏,彩超显示全心扩大,LVEF20%,属于1.5级预防;(3)无起搏需求;(4)慢性肾脏病CKD5期,左侧血管造瘘,长期血液透析。

根据术前评估和猝死预防相关的最新指南,该患者属于猝死极高危人群。因患者感染风险高、预期寿命长,且无起搏需求,有对日常生活影响小等诉求,为避免传统经静脉置入ICD可能导致的血管并发症风险及心室除颤电极可能导致的相关并发症及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经过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王主任为患者选用了目前全球唯一可兼容核磁全身扫描检查的皮下植入式除颤器(S-ICD)。


术前应用自动筛查工具(AST)对患者进行体表心电图筛查,胸骨右侧两个向量均通过测试,符合植入前筛查标准,可以植入S-ICD。
图片
术前筛查报告
手术在麻醉科王英主任支持下进行。王英主任首先在超声引导下为患者进行胸横肌、前锯肌平面神经阻滞(TTP),随后给予右美托咪定与瑞芬太尼进行静脉诱导麻醉。TTP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镇痛作用可维持6-10小时,大大增加了患者术后的舒适性。同时该技术对循环呼吸影响较小,可大大减少全身麻醉下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为不耐受全麻、全麻风险高的手术患者提供更安全的镇痛模式。
王欢主任与周智涓主任采用“二切口”法进行,取左腋中线第5-6肋为预定点,切开一约6cm的切口,逐层分离至皮下,分离囊袋至背阔肌与前锯肌之间。再次于剑突左上缘1cm为预定点,切开一长约3cm切口,逐层分离至深筋膜层,预埋两根缝合线,用导引针于切口间建立隧道,后引导除颤电极于皮下,固定除颤电极。用导引针导引除颤电极于深筋膜层至胸骨上窝位置,固定脉冲发生器于深筋膜层。缝合皮肤,术区纱布覆盖,包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X线透视下电极和机器位置良好,PRAETORIAN评分<90,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无明显痛感。术后送患者至普通病房观察。
图片

AP

图片

LL

术后影像
王欢主任介绍,心源性猝死是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直接原因。及时识别并有效除颤是预防这类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关键。S-ICD是在心源性猝死预防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新技术。其优势在于整个系统完全埋藏于皮下,不需要通过血管与心脏连接,从而彻底杜绝了血管系统相关的并发症,降低了潜在的系统感染风险,保留静脉通路,避免经静脉导线植入或者拔除的相关并发症,为心源性猝死的高危患者提供了最新的治疗方案。

科室介绍


中大五院心血管病二科(心律失常及电生理病区)是珠海市临床重点学科,广东省临床应用限制类医疗技术培训基地、国家房颤中心(建设单位)和珠海市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

科室常规开展电生理检查、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经静脉导线植入和无导线起搏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各类型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冷冻球囊消融等;致力于心力衰竭的器械植入治疗和心脏性猝死的预防,在经静脉或皮下心脏自动转复除颤器植入、房室结消融联合生理性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终末期器械治疗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专家简介

微信图片_20220622205211_副本.png

王欢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中大五院心血管病二科(心律失常及电生理病区)负责人,科室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各类型快速型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缓慢性心律失常器械植入,尤其在生理性起搏、心脏迷走神经节消融以及房室结消融结合生理性起搏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等领域具有较高造诣。近5年在各类起搏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方面年均手术量达500例。主持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多篇。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全天(如有变动,以当日公布为准)。


阅读数: 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