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25日开启首篇,跨越74个日夜,聆听16位专家学者心声,微创®冠脉联合严道医声网特别策划《洞鉴·OCT》栏目:既可观浩瀚,也可察微澜,正式落下帷幕。这里的暂停不是结束,而是下一段征程吹响了前进的号角。在浩瀚宇宙中,用卓越的“黄金眼”捕捉蛛丝马迹,追寻微创理想,刻画精准PCI时代。
观/浩/瀚 察/微/澜
《洞鉴·OCT》
1985年,首例独立PTCA完成后,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开始起步。
三十余载的岁月长河里,从球囊到支架、从BMS到DES再到BRS、从简单病变到复杂病变,中国PCI手术量已突破百万。
作为PCI介入治疗中的“灵魂”组成,腔内影像学工具正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22年5月27日,苏州微创阿格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重磅推出微创阿格斯™OCT系统及国内唯一“免冲洗”成像导管,真正实现国产OCT的伟大愿景。
浩瀚宇宙无法私有,但却可以寄存于追寻理想的眼中。
本期访谈嘉宾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沈雳教授
微创阿格斯™OCT在早期研发过程中,不断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性能和操作界面上的调整,使得产品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医生的使用习惯。
扫码关注[洞鉴·OCT]专栏,更多精彩这里有!
专家介绍PROFILE
沈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心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与器械”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美国心脏病学学会会士(FACC),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技术与器械创新单元共同首席专家。中国医学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秘书长,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心脑疾病介入治疗产业分会秘书长。
擅长冠心病的介入诊疗,专注新型心血管介入器械研发和应用。参与研发的多个产品已转化上市或正在转化(三氧化二砷药物支架、国产完全可降解聚乳酸支架Xinsorb、国际第一款深低温肾动脉交感神经冷冻消融导管等),参与建成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和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立中国心血管器械孵化平台。参与创建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创业培训交流平台——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主持和参与国家973,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上海科委科技创新项目等2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近SCI论文30篇,多次在TCT、ESC、EuroPcR、TCTAP、ICI、CIT、OCC等国内外会议发言。获2015 年“东方新星奖”,2019年上海市医苑新星“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复旦大学首届“明日之星”,2020年获第三届“转化医学创新奖”,2022年上海优秀技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