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金泽宁团队成功植入首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

2022年8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金泽宁团队成功植入院内首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此次手术由北京天坛医院心脏及大血管病中心田颖教授、位少彬医生完成,标志着北京天坛医院心脏中心在心脏性猝死预防治疗领域又一次走在了前沿。

患者信息

患者男,54岁,8月20日因“间断心慌心悸一月余,一过性意识丧失半天”,以“心律失常”收入心脏重症监护病区。诊断:1.阵发性心动过速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植入术后6年。3.窦性心律,心功能I级。

患者7月14日发病时的心电图如下:

患者入院后发病心电图如下:

患者有阵发性室颤事件,持续时间较长,情况危急,应该尽快进行猝死预防,田颖教授认为该患者54岁比较年轻,为避免经静脉ICD除颤导线长期植入体内引起的并发症问题,同时按照2017年AHA/ACC/HRS 指南,符合ICD植入标准,且目前不需要、预期将来也不需要起搏来治疗心动过缓或者终止心动过速,目前无CRT适应证、预期将来也不需要植入CRT的患者,S-ICD为Ⅱa类推荐。在与患者本人和家属充分沟通后为患者植入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系统。

手术过程

术前应用自动筛查工具(AST)对患者进行了体表心电图筛查:三个向量两个体位均通过测试,R波振幅和RT比值满足手术要求,完全符合植入前筛查标准,可以植入S-ICD。

(体表心电图筛查)

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取左腋中线平等第5-6肋为预定点,切开一长约5cm切口,逐层分离至深筋膜,分离囊袋至背阔肌与前锯肌之间。再于胸骨左缘1cm为预定点,切开一长约3cm切口,逐层分离至深筋膜层,预埋两根缝合线,用引导针,于切口间建立隧道,后引导除颤电极于皮下,固定除颤电极。于胸骨柄上缘(距下切口14cm处)为预定点,切开一长约2cm切口,逐层分离至深筋膜层,用导引针导引除颤电极于深筋膜层至上切口位置,固定电极头端,连接脉冲发生器(S-ICD 209),固定脉冲发生器于深筋膜层,排除空气后关闭皮下组织。进行除颤阈值测试,采用50HZ,200MA交流电方式进行诱颤,S-ICD正确识别,经首次65J除颤成功,除颤阻抗74Ω。缝合皮肤,术区纱布覆盖,包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手术圆满成功,耗时约1小时。送病人回病房。

(制作囊袋)

(除颤阈值测试报告)

(术后影像)

心脏性猝死是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是由室颤引起,及时有效地除颤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关键。

S-ICD是在心脏性猝死预防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新技术。多项大型临床研究表明S-ICD能够提供与经静脉ICD相同的预防心脏骤停的治疗。它的整个系统只植入于皮下,不直接接触心脏和静脉血管,能够彻底杜绝可能的血管损伤、减少潜在的系统感染,保留静脉通路,避免经静脉导线植入或拔除的相关并发症,为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自S-ICD在中国上市以来,临床上越来越多的猝死高危患者接受了S-ICD植入。截止目前全球已经植入超过10万例,国内应用也超过500例。“无触心脏,生活如常”的全新疗法将给更多猝死高风险患者带来新选择、“心”希望。

故而,S-ICD适合不需要起搏、无CRT适应症的患者植入。特别是针对无静脉通路;高感染风险患者,为他们提供了一条猝死预防的新路径。同时也为肢体活动较多,容易造成静脉除颤导线磨损引起误放电的年轻患者,提供了更加优异的猝死预防利器。

专家简介

田  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医学博士后,心脏中心主任医师。电生理介入培训基地导师。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律专业委员会中青年电生理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麻醉重症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数字医疗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医促会心律与心电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左心耳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房颤动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左心耳封堵,复杂房颤、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以及希浦氏系统起搏、无导线起搏器、除颤器,心脏再同步起搏器植入等。

阅读数: 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