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 2022|王焱教授团队:TACTICS研究 - 应用OCT诊断ACS潜在发病机制的不同对PCI术后一年结局的影响
TCT头条封面专家图-王焱.jpg

解读作者:姚彦尔 陈翔

点评专家:王焱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研究背景

近期多项回顾性研究明确光学相干断层显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能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不同的潜在发病机制,包括了:斑块破裂、斑块侵蚀以及钙化结节。然而关于这些不同病理机制的ACS与临床结局的关系、OCT指导ACS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应,在真实世界诊疗中尚未有系统性的指导建议。

研究设计

TACTICS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入选病例来自日本21家医院,总共700例ACS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接受OCT指导的冠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治疗。主要终点为借助OCT评估罪犯部位明确不同潜在发病机制,关键的次要临床终点是在12个月及24个月随访中,有潜在病因的患者的心血管复合死亡、非致命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因缺血行血运重建的风险比。

图片8.png

研究结果

①由OCT诊断的ACS潜在发病机制分为:1.斑块破裂(411例,59%);2.斑块侵蚀(178例,26%);3.钙化结节(28例,4%);4.其他(78例,11%,包含:明显的狭窄病变、冠脉痉挛、冠脉瘤样扩张、栓塞、自发性冠脉夹层)。

图片9.png

②由OCT诊断的不同类型病理机制的ACS在12个月随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MACE(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事件发生率:钙化结节为32.1%,斑块破裂为12.4%,斑块侵蚀为6.2%。

图片10.png

王焱教授点评

1. 目前大规模的多中心注册研究中提示OCT指导的ACS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占40.1%,同时因为有了OCT的指导,其中58.1%的病例更改了治疗策略。

2. 在以OCT诊断的ACS潜在病理机制中斑块破裂最多(占59%),其次为斑块侵蚀(26%),最少为钙化结节(4%)。

3. 借助OCT对ACS不同病理机制的诊断,结合不同发病机制伴随不同的未来MACS事件发生率,指导ACS患者的PCI治疗。

4. 未来需要探究的是OCT是否能够根据不同的ACS潜在发病机制来优化PCI治疗。

点评专家

王焱.jpg

王焱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院长,香港大学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美国心脏病学院会员(FACC),欧洲心脏病学会会员(FESC),国际心血管介入学会会员(FSCAI),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副组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从事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在冠状动脉、外周血管疾病及心脏瓣膜疾病诊治方面有很高造诣。

门诊时间: 周四下午

解读作者

陈翔.jpg

陈翔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学会会员(FSCAI)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会员厦门大学医学院MBBS讲师EHJ中国青年编委,CVIA青年编委。擅长复杂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的微创介入治疗。承担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及地市级课题研究。发表多篇SCI,第一作者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1.195(JACC interv)。

未标题-1.jpg

姚彦尔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主治医师;2015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厦门市心血管介入质控中心秘书;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介入导管室秘书;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工作,擅长心衰、心肌病、高血压的诊治和冠心病、外周动脉、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阅读数: 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