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书心剑律”中国青年医师论坛圆满落幕:以心练剑十三载,一剑锋华在甬州

“金风飒爽蔚蓝天,碧水澄莹篱菊妍。今日书心人共醉,明朝剑律谱新篇。”

书为文者,剑为侠者。以书剑之气贯穿心律失常诊疗的学术交流,以青年医师特有的朝气与侠气蓬勃一场学术大会,数十载步履不停,“书心剑律”中国青年医师论坛是对青年心律失常医师深厚的医学人文底蕴和刚柔并济的入世情怀的最好诠释。

鲜衣怒马,意气风发,群英荟萃看四方争鸣。


十月金秋,“甬”立潮头。第十三届“书心剑律”中国青年医师论坛江湖令出,五湖四海的心律失常领域各路前辈英雄豪杰、武林新秀齐聚云端,10月21~23日,论剑心律失常诊疗热点难点,再起风云。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及中青年医师共同参与会议主持、讨论及学术汇报,绘就了一场集青春之力、书卷之气与医者侠骨于一体的心律失常领域的江湖盛会。本次大会得到了中华医学会心脏电生理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华山之巅 高屋建瓴

▼▼▼

10月22日,大会开幕式于线上隆重举办。

大会由宁波市第一医院陈晓敏教授担任主席,宁波市第一医院储慧民教授担任执行主席。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浙江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宁波市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孙杰教授、宁波市第一医院陈晓敏教授等多位学会、医院领导线上莅临,共同祝贺会议召开,同时还有来自宁波及周边地区兄弟医院的专家们列席云端,见证大会再启新程。

孙杰:以笃行回馈支持 感恩同行

孙杰教授首先代表宁波市第一医院对线上参与并支持本届大会的专家同道们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谈到,自2009年后,医院心脏中心心律失常团队坚持技术创新,紧跟左心耳封堵、无导线起搏、绿色电生理、高密度标测等学科前沿技术实践,在国内提出多项先进手术方案,并荣获了国内相关组织众多殊荣,这些成绩离不开国内知名专家的支持与帮助。本届大会的举办则是医院集中展示在过去一年的最新临床成绩的舞台,也希望能让各位专家看到医院笃行不怠的坚持,以此回馈各位专家信任与付出。

黄从新:呼吁高质量发展 以基础研究为论坛注入青春活水

“13年来,这一学术平台不断向国内外推送了最新的学术信息、研究结果并交换了临床工作经验。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我从未缺席。”

回顾大会过往13年的发展历史,黄从新教授感慨良多,认为论坛的发展离不开以储慧民教授等为代表的宁波地区中青年医师们所付出的汗水与智慧,陈晓敏教授等老一辈专家们的支持与呵护。在当前我国心血管诊疗呼吁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黄从新教授坚定地表示,未来将持续与宁波地区心血管同仁携手,为我国心血管疾病诊疗注入来自基础研究领域的“活水”,为大会永葆青春鲜活贡献“养料”。

张澍:让论坛成为青年医生交流的主阵地

张澍教授同样肯定了大会在过去13年对宁波地区心律失常诊疗事业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并指出论坛历经13载磨砺已然成为了国内心律失常领域的品牌学术会议,深受国内同行们的认可。其中,更令人感动的是,论坛13年见证了一批青年心律失常医生从挥斥方遒到历经岁月沉淀后的运筹帷幄,正是这些年轻的血液与头脑促进了我国心律失常诊疗事业发展现阶段的繁荣与蓬勃,更让人看到了这份事业的未来。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衷心祝愿未来大会能成为青年医生学术交流的主阵地,让更多的青年医生能乐在其中、享在其中,成长在其中。”

王建安:青年医生是学科发展的原动力

立足浙江省心律失常诊疗学科的发展,王建安教授指出,心律失常一直是省内心血管诊疗事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亚专科之一,长期以来,浙江省内众多专家学者深耕与此,在日复一日的临床实践中冥思苦想,解决并回答了领域内诸多亟待解答的问题,使得今天浙江省心律失常事业能走在全国前列。当然,无论何时,青年医生都是学科发展的原动力,而大会的举办为宁波乃至浙江省省内青年医师们提供了一个活跃且自由的交流平台,青年医生们能在其中畅所欲言,共同成长,老一辈专家答疑解惑,传道授业,可以说,大会为推动浙江省乃至我国心律失常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晓敏:打造常态化学术平台 培养下一代青年医生

陈晓敏教授同在场专家讲述了大会的由来和发展历程,并感恩13年来宁波市内外心血管同仁们的支持。他指出,正是年轻人敢闯敢干、敢想敢做的创新精神,才使得我国心律失常诊疗事业得以不断向前发展,大会跟随着时代浪潮一同前进,走过了13年春秋。其中,青年医生们活跃的朋友圈、灵活的交流途径正是大会不断扩大规模,持续向国内同道输出能量的关键所在。如今,当初成立论坛的青年医生已经迈入中青年,也希望这些医生们能继续秉承初心,努力将会议打造成常态化学术平台,同时借鉴前辈专家当初教导自己时的耐心与用心,培养下一代青年医生,为我国心律失常诊疗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精彩的开幕式致辞后,本场主持人储慧民教授宣布正式进入学术讲座环节。
百家争鸣 高手过招

▼▼▼

开幕式过后,线上嘉宾们趁热打铁,带来了一场前沿与创新并举的主题演讲。

黄从新教授从临床实践出发,分享了自己对心房颤动诊疗的新建议和新观点;张澍教授荟萃分析了2021年度心律失常领域的十大研究;杨杰孚教授则对2022AHA/ACC/HFSA心力衰竭治疗指南中药物治疗部分的更新展开了细致解读,梳理并展望了心衰药物治疗的现状发展与未来前景;华伟教授直击心血管疾病诊疗下一个浪潮,围绕CCM治疗心力衰竭的应用进展和国内应用现状带来精彩讲课;马长生教授则对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现状与展望进行了全面阐述,对房颤消融治疗的未来展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解析。
何奔教授聚焦房颤预防前沿,梳理了2021-2022年间,经皮左心耳封堵循证医学的进展;陈明龙教授关注临床中的热点问题,用多年实践经验为“早期复极综合征中如何甄别高危猝死患者?”这一问题提供了解题思路;郑良荣教授介绍了晕厥的诊治流程;最后,陈晓敏教授储慧民教授则以结构性心脏病诊疗为切入角度,先后分享了经皮心脏瓣膜介入治疗之宁波经验及左心耳封堵术的前世今生。

既在江湖 心在江湖

▼▼▼

武学在精也在广,集百家之所长并将其深化于心、外化于行,方能领悟其中门道,创新出属于自己的“独门绝技”。少年的张三丰如此、黄药师如此、王重阳如此,心血管江湖的“少侠”们更要如此。

本次会议另设置「桃花岛上,书心话耳」「光明顶上 思创无边」「星宿海畔,熠熠生辉」「武当山下,无“线”可能」「缥缈峰上,“封”云际会」「藏经阁内,“心”无止境」「雁门关外,谁执牛耳」七大分论坛,通过指南巡讲、专题讲座、病例讨论、手术演示等形式,内容涵盖基础电生理精品课程、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技术、房颤及室速射频消融的难点、房颤消融技术的创新发展、起搏精品课程、希浦系统起搏技术应用、ICD和CRT植入技术、起搏器并发症处理、器械治疗进展等心电生理领域热点话题。针对心脏植入器械治疗的适应证、无导线起搏技术应用、心脏性猝死的防治全皮下ICD应用等专题也同样进行了深入交流。

● 桃花岛上,书心话耳

聚焦房颤疾病诊疗热点,波科左心耳封堵论坛从手术演示与经验分享两个角度出发,首先带来一场了实操与思辨并举的学术盛宴。

论坛坛主储慧民教授介绍了论坛中武侠元素的由来与深意,他表示,“书心话耳”一词与大会主题——“书心剑律”不谋而合,大会召开伊始就是希望心血管介入医生遵循指南书本上的原则,发挥医者身上特有的侠骨柔肠,以深厚的心血管疾病专业诊疗功底为剑,帮助广大心律失常患者恢复心律健康。左心耳丰富论坛作为大会分论坛之一,即深化了大会主题,又以丰富的学术形式延展了大会内容,期待能为各位参会嘉宾们全景展现左心耳封堵领域最新发展。

本论坛中,宁波市第一医院储慧民教授团队、何斌教授团队依次直播了两台左心耳封堵手术。针对左心耳封堵手术最新植入器械WATCHMAN FLX,不同专家分别从案例分享、“LOVE”术式应用、循证证据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度剖析,并以此为窗口进一步着眼左心耳封堵手术技巧、手术思路等诸多方面,为广大医师提供了精彩的左心耳封堵手术指导。
● 光明顶上 思创无边

心血管诊疗需要厚积薄发的知识储备,更需要参透玄机后的灵光一闪,在创新思维中精炼诊疗能力。

本届大会依旧关注心脏疾病诊疗创新,广邀领域内极具创新活力与创新思维的中青年心律失常医生齐聚“光明顶”,思创心血管诊疗新未来。
强生心脏创新论坛坛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唐闽教授在论坛开场前谈到,心脏创新论坛由来已久,一直是书心剑律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位参会专家也以此绵延了多年的学术友谊,大家一起从青年医生变成中青年医生,一年一会在此分享各自团队所研究的创新结果,分享创新思维。心脏创新论坛的讲课内容均来自讲课专家自己或自己所在团队的实践总结,讲题兼顾方向性、实践性与原创性,每年都会给参会、听会专家们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随后,数十位来自全国各地优秀中青年医生,先后围绕V7在房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体会、多模态影像学指导下的左心耳封堵、脉冲场消融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探索与启示、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病例再次消融的处理流程等心律失常诊疗创新领域最热点、最前沿的话题展开深入探讨,紧贴心律失常诊疗发展趋势贡献了一场关乎当下与未来的思想盛宴,同时也为临床技术、科研及学术创新提供了大量新思路。
● 星宿海畔,熠熠生辉

关注青年临床医生成长,HV星术者起搏学术论坛集结上海、浙江等华南地区众多起搏电生理专家于一堂,分享了各自最新的临床诊疗感受。

论坛坛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宿燕岗教授介绍了论坛的主要内容,指出本次论坛主要讲ICD、CRT等技术的应用,而浙江省心血管同仁们恰好在这些领域均开展了诸多领先工作,有着独到的临床体会和经验总结,同时论坛主办方雅培公司更是在这些领域中用全球领先的先进手术器械创新不断推动中国乃至国际起搏电生理领域的发展,名医名器互相加持,相信论坛会带来一场别具一格的学术大餐。

学术讲课过程中,在场专家围绕2021年ICD中国专家共识、EHRA 常规起搏器和ICD 最佳植入技术指南、融合算法Sync AV最新临床进展解读等内容进行了指南解读,梳理循证支持证据,并针对SyncAV算法、双腔升级CRTD联合MPP心衰治疗新选择等内容展开深入讨论,系统梳理并呈现了领域内最新进展、最近发展。 
● 武当山下,无“线”可能

新技术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规范化推广,以适合中国患者病变特点的中国专家共识为核心,无导线起搏器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巡讲论坛汇聚国内众多在无导线起搏器植入领域有着丰富经验和敏锐思维的资深术者相聚一堂,围绕专家共识展开了深度剖析。

无导线起搏器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制定者之一、同时也是本场论坛主,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汤宝鹏教授指出,中国专家共识制定的背景是希望能在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之时,通过共识进一步规范辅导临床医师在植入患者选择、操作流程等方面的理念和行为,依次降低并发症,以规矩,立方圆,夯实我国术者在无导线起搏领域的操作基础,在此基础上拔高创新,从而书写中国无导线起搏植入历史,在未来发出更多中国声音。

在场嘉宾们同样也遵循这一原则,从专家共识出发,针对无导线起搏器全国培训基地项目及单中心经验、患者选择及临床决策、标准化植入流程、并发症的预防、处理及术后管理、Micra植入case等多个学术话题,分享了各自的心得总结与独到思考,让更多术者充分理解并掌握了中国专家共识中的重要知识与学术理念。
● 缥缈峰上,“封”云际会

10月23日,先健左心耳封堵论坛再起“封”云,将焦点移至LAmbre封堵器的临床应用,反复雕琢,精益求精,呈现了一场左心耳封堵学术盛宴。

论坛坛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鹤教授对本次论坛能得以顺利召开表示欣喜,他认为借助网络平台交流学习十分贴合当前我国左心耳封堵诊疗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讨论、交流来共同提高认知水平,加强技术应用能力的需求。他指出书心剑律论坛有着13年发展的厚实底座,荟萃了来自全国各自资深心律失常医生,老中青三代齐聚,既有老一辈专家们深谋远虑,成熟且丰富的诊疗经验提供了入木三分的临床思考,也有中青年专家们思维活跃,天马行空,两者的结合相信会为左心耳封堵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个崭新视角。

目光直至全球,思考深入临床。随后受邀讲者们分别从左心耳封堵全球最新循证医学进展、LOVE术式指导LAmbre左心耳封堵的应用优势、COAT术式指导下的一站式手术操作技巧、LAmbre先封堵后消融的策略选择等多个角度着手,分享临床经验,展望未来发展,再次贡献了国内术者在左心耳封堵领域的独到智慧。
● 藏经阁内,“心”无止境

电生理技术是心律失常领域最主要也是最传统的学术热题之一,尤其是近几年各类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该领域增添了许多新色彩,雅培电生理论则聚焦新技术、新理念,集中展现了这些“新色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王兴祥主任指出,近些年,电生理领域中定位导航技术、微创介入技术的愈发成熟,广大电生理医生们也一直紧跟潮流不断学习并掌握这些技术,心脏电生理介入技术在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快速发展,已成为心脏电生理学领域热点之一。本次论坛讲题设置也都紧贴临床需求,会将日常工作中容易忽略的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希望能有助于广大临床医生特别是初学者查缺补漏,进一步夯实各项能力。
讲者们理论结合实践,围绕TCSE压力导管应用、持续性房颤的消融策略、ViewFlex在房颤中的应用、Agilis在心腔内的应用等讲题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讲解,同时也分享了不同导管、电生理手术器械临床应用优势及典型病例,以此展现了国内电生理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 雁门关外,谁执牛耳

大会最后以一场中青年医生病例大赛为收尾,宁波市第一医院何斌教授在比赛开始前谈到,从个人成长来说,电生理医生的进步与成熟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其中包括电生理手术过程中的细心、仔细、术前评估、术中判断等都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与培养,电生理手术不仅需要智商,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手术商”。年轻术者需要在交流中打开视野,以此锻炼自己的“手术商”,这也是本次比赛举办的重要意义。希望广大参赛的术者们能通过比赛看到山外有山,博采众长,在比赛中提升自己。

比赛过程中,来自甬城各地中青年术者汇聚云端,纷纷拿出各自在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疑难复杂病例,以及各自在解决这些病例过程中的思考及极具巧思的诊疗方案,用专业与热情将本场大会的学术氛围再次推向新高度,同时也用中国医生在心律失常诊疗领域独特的创新力为本届大会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其疾如风 各显神威

▼▼▼

风已起,剑出鞘。如切如磋反复吟咏,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十三载以盛会之名,笃行青春之火。

第十三届“书心剑律”中国青年医师论坛的召开是我国中青年医师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的实践载体,也是我国心律失常医师深度交流学习,感知前沿发展的又一次契机。相信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及中青年医生们定会在其中用智慧的、创造的、实干的、革新的、担当的姿态,播下一颗颗执着奋进、创新包容、开放多元的种子,为我国心律失常诊疗事业发展凝聚蓬勃力量!

阅读数: 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