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境 · 瓣旅|宜昌三峡中心人民医院成功完成TaurusElite经导管主动脉瓣系统首次植入

2022年11月7日,宜昌三峡中心人民医院杨简教授团队成功完成TaurusElite经导管主动脉瓣系统首次植入,为一例Type 0型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进行了救治,术前多学科团队充分讨论及充分准备,术中通力协作、相互配合,实现瓣膜精准释放,位置稳定,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获得了优异的即刻手术效果,保障了患者的远期预后。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为73岁男性,入院超声检查显示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并中重度狭窄,流速3.2m/s,压差41 mmHg。升主动脉增宽,左房稍大。三尖瓣轻度反流,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期功能降低,EF值72%。

术前CT评估

Type0型二叶式主动脉瓣,左右冠不同窦,瓣叶明显增厚伴轻度钙化,钙化主要分布于左右窦交界处,左室流出道呈类直筒形。

左右冠开口高度可,冠切线位左右冠瓣叶长度<冠脉开口到瓣叶附着缘距离;冠脉未见钙化斑块。

瓦氏窦、窦管交界直径稍小,升主动脉内径正常,左室腔内径偏小,心室壁增厚。

主动脉瓣环与水平面夹角36°,非横位心,主动脉弓部夹角、弓距可。

腹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可见散在钙化斑块,股动脉穿刺区域未见明显钙化斑块,入路血管未见迂曲,血管入路直径可。         

CT动态预览

超声动态预览

主动脉根部测量

冠脉阻挡风险评估

瓣上及钙化评估

外周血管入路评估 

手术难点及策略

根据术前CT报告分析,本例手术存在以下难点:

• Type0型二叶式主动脉瓣,瓣叶明显增厚伴轻度钙化,钙化主要分布于左右窦交界处,左室流出道呈类直筒形,综合预估瓣膜锚定难度适中;瓣膜植入受增厚瓣叶及钙化团块影响,存在瓣膜移位、形变的可能性,存在瓣周漏风险。

• 左右冠开口高度可,冠切线位左右冠瓣叶长度<冠脉开口到瓣叶附着缘距离,预估冠脉开口堵塞风险较小,术中关注冠脉血流灌注。

• 左室腔内径偏小,心室壁增厚,术前适当补液,术中关注血流动力学变化,预防循环崩溃。

• 非横位心,主动脉弓距和弓部夹角尚可,预计输送系统能顺利过弓、跨瓣。

• 腹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可见散在钙化斑块,股动脉穿刺区域未见明显钙化斑块,入路血管未见迂曲,血管入路直径可,入路规范操作,小心通过,避免入路血管相关并发症。

相应的手术策略:

• 右侧股动脉为主入路,左侧辅助入路。

• 根据当前影像资料及测量数据,跨瓣角度为LAO 16° CAU1° (双窦展开)左右。

• 选择18mm球囊充分预扩张,球囊预扩角度为LAO 25° CRA 6° (左冠切线)左右。

• 预装AV23瓣膜,释放角度LAO 16° CAU1° (双窦展开)左右,瓣环下0mm左右释放。释放至工作位后建议调整至近正交体位( RAO 36° CAU30° )左右进一步确定人工瓣膜形态及瓣膜稳定性。充分利用瓣膜系统部分及完全可回收功能,确认瓣膜基本稳定及瓣周漏效果后再完全释放。

• 手术结束后建议造影评估入路血管情况,避免遗漏血管并发症情况。

手术过程

主动脉根部造影

球囊预扩

瓣膜释放

术后造影评

超声术后评估

超声显示假体瓣膜形态良好,工作正常,无瓣周漏。

专家点评

本例患者为二叶式中重度主动脉狭窄患者,瓣叶明显增厚伴轻度钙化,给瓣膜的锚定增加难度。对于每一例二叶瓣患者的TAVR手术来说,需要从解剖要点、手术策略、并发症预防等多个方面进行考量,根据患者特点提出个体化的手术方案,从而进一步保障TAV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国患者二叶瓣的比例相对于欧美国家多,二叶瓣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容易导致升主动脉显著增宽,可以提前进行干预,有利于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减少并发症产生。使用新一代瓣膜产品治疗二叶瓣的患者已经可以获得与常规三叶瓣相当的疗效,作为新一代的TaurusElite经导管主动脉瓣系统高密度流出端的设计给予其足够的径向支撑力,内外裙边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瓣周漏,从容应对二叶瓣患者;其次低密度流出端的设计也帮助术中更好的完成过弓与跨瓣操作,其输送系统较柔软,头端胶囊可弯折,在本例中能很好的柔顺过弓;收腰设计降低了冠脉阻挡风险。TaurusElite在输送系统的设计上采用了的人体工程学大手柄设计,同步性良好,旋转操作简单方便,保证释放过程的顺利进行,其可回收功能,也给术中操作留有余地,使手术操作更加简洁。本次手术的成功体现了杨简教授团队默契的配合、精湛的手术技巧。

专家简介

杨简

宜昌三峡中心人民医院

党委书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宜昌市十大杰出人才。中国心胸血管精准医疗学会青委会主任委员、中国中部复杂冠脉介入青年委员会副组长、湖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宜昌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杰青1项,省卫健委、教育厅重点支持各1项,发表论文198篇,其中SCI收录120篇,获13项国家专利授权。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参编6部临床诊断指南。

丁家望

宜昌三峡中心人民医院(伍家院区)

心血管内科主任,三峡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三峡大学硕士生导师,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湖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专业方向为冠心病、心律失常及结构性心脏病。湖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复杂冠脉病变俱乐部共同主席、湖北省微循环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曾于美国哈弗大学医学院学习,于北京阜外医院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进修。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荣获“宜昌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宜昌市卫生系统拔尖技术人才”等荣誉称号。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30年,具有冠脉介入诊疗资质,擅长各种心血管疾病规范化诊治、急危重症抢救处理及各种心血管介入诊疗手术。近年来他带领团队率先在鄂西南引进开展部分心脏介入技术,主持开展了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经皮主动脉内带膜支架置入术、心力衰竭的CRT治疗、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房颤环肺静脉消融、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动过速的CRT-D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等业务。

滕林

宜昌三峡中心人民医院(伍家院区)

心血管内科病区副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兼任湖北省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微循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脑血管病委员会心源性卒中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胸心外科协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毕业后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房颤中心专家委员会秘书,湖北省房颤中心左心耳封堵委员会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宜昌市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第二届“十佳青年”。长期从事心血管临床、科研及留学生、本科生的教学工作,曾赴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进修,在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及介入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厅项目各1项和宜昌市科技攻关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8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宜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获专利一项。

阅读数: 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