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彭小平:传承会议精神,庚续发展血脉,勇毅前行

江西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经形成便赋予了这片土地独特的底色,同样赋予了江西心血管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2022年12月3-4日,“第十三届江西省心血管病高峰论坛”召开在即。会议前夕,大会执行主席、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彭小平教授在采访中提前“剧透”了本次大会的内容亮点,向广大心血管同道发出了真诚邀请,同时阐述了团队未来在学科发展之路上继续不懈努力的规划与设想。

彭小平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01

更聚焦、更凝练、更高效

“虽然本次大会形式为纯线上,但基于去年经验,我相信今年精彩程度依然不减,内容既展现‘高大上’的新技术、新理念、新进展,也’接地气’地为基层医生和年轻医生提供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操作规范。

为积极响应抗疫政策,大会取消了线下会场,彭小平教授对无法与广大专家同仁面对面交流感到有些遗憾,也因此更加注重对内容的规划:有聚焦、有重点,提高参会效率的理念贯穿在筹备大会的整个过程之中。

大会也由此将会期缩短为两天,精简合并相近内容,最终设置11个主题论坛,在全方位覆盖心血管领域各专业基础上,聚焦热点前沿话题。

“老伙计”倾囊相授,播撒匠心种粒

高山流水遇知音,CTO老伙计论坛作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会邀请俱乐部成员进行交流,已经成为大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TO老伙计”俱乐部汇聚了一群热爱CTO-PCI的中青年医师,他们专注于CTO-PCI治疗的规范化培训、教育,持续推动技术的普及与提高。

彭小平教授作为俱乐部一员,谈到在“CTO老伙计”成长的过程,他深有感触:“‘CTO老伙计’们心怀共同追求,毫无保留地分享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案例,就是为了帮助其他伙伴少走弯路,尽快成长。我的老师还有同事们都觉得,在我加入‘老伙计’以后,能够感觉到我的CTO-PCI技术有了特别大的进步,这离不开每一位伙伴对我的帮助。”

此次,CTO老伙计论坛将全天候在线,拉满学术值,邀请了葛雷教授、胡涛教授、李长岭教授等专家线上授课;围绕如何精准识别选择合适患者,提高CTO-PCI成功率,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问题碰撞观点,分享新技术、新器械的应用进展和操作体会;用匠心和精湛技艺在赣鄱大地播撒规范化诊疗的种粒。

聚焦四大瓣膜疾病,新技术点燃“心”希望

近年来,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器械不断涌现,正在将以前的“不可能”,一步步变为现实。

“在十多年前,很难想象不开刀就能进行主动脉瓣置换,甚至在几年前,我也难以想象,只需要通过微创介入的方式就能够修复患者的二尖瓣。”彭小平教授感慨道。

由此回溯至本次心脏瓣膜论坛,将分为两个session,邀请到了吴永健教授、王建安教授、周达新教授等结构领域众多资深专家,共同围绕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四大瓣膜疾病,结合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也将邀请到众多临床一线专家术者,交流新技术、新器械操作技巧与策略。

“不论是新技术、新器械还是新理念、新进展,‘新’字贯穿本次大会所有论坛,我们广泛邀请领域内各专业方向资深大咖为大家传经送宝,或是作为特邀嘉宾参与讨论;同时也邀请了许多来自基层地区的专家同仁共同参与,既有行业前辈引领指导,也有青年才俊展示风采,资深专家与基层力量同台交流;期待在12月3-4日,与大家线上相聚,相信大家将收获满满。”

02

十三年凝心聚力

科室团队与会议共见证、同成长

物换星移,迎朝送晖。江西省心血管病高峰论坛走过了13年时间,搭建了一个共同沟通交流的平台,每一届大会成功举办,都离不开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全体成员的付出,彭小平教授从第一届开始就参与其中,与大会一同走向成熟。

“除去两年在国外学习,我已经参加了十一届大会。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年轻医生,参与一些基础工作,慢慢参与到大会的统筹工作,这11年对我来说是不断成长的11年。”

一路参会办会积累经验,彭小平教授也在不断思考总结:一方面,如何尽可能高效地组织团队推进会务统筹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参与会议的筹备,大家哪些方面的能力可以得到锻炼提升。

“在我看来,医学不仅具有理性科学的属性,同样有着人文社交的一面。对外,它要求的是医生和患者的沟通能力,对内,则体现在如何与前辈专家及同事进行交流,进一步缔结友谊;对于年轻医生来说,这种能力需要逐步积累,而参与大会筹备,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

彭小平教授介绍,此次会议邀请了三百余位专家,在整个筹备过程中,科室根据各成员的专业方向,实行“对口”负责,主任作为总负责人进行统筹,年轻医生则进行具体对接工作,减轻个人压力的同时,更锻炼了科室年轻医生的沟通能力。

“独行疾,众行远。得益于全体受邀专家的关心帮助,以及全体科室成员的全力以赴,大会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推进,特别感谢大会名誉主席葛均波院士,联合主席王建安教授对整体日程安排以及讲题设置所给予的悉心指导,同样感谢各位专家对我们工作的包容和支持;我们真诚欢迎各位朋友的到来!”

03

是薪火更是桥梁,重交流更重传承

作为大会承办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锐意进取,在各亚专科领域都取得突破。其中,在结构性心脏病诊疗方面,由郑泽琪教授、彭小平教授牵头组建的心脏瓣膜团队,自2018年组建以来,积极开展新技术应用,已完成近百例TAVR手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成为全国首批瓣膜中心建设单位。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手术学习曲线较长,所以开始时间越早,开展手术例数越多,经验体会自然越丰富;我们团队以传、帮、带的方式,通过先成长起来的主要术者言传身教,来帮助其他成员逐步进阶。”结合自身经历,彭小平教授谈到了团队能够如此迅速发展结构性心脏病诊疗技术的关键。

接棒科室带头人,谈到整个学科的未来发展,彭小平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第一,引进更多高水平中青年骨干人才,建设高质量学科队伍,依托高血压病研究所等平台,进一步夯实基础和临床研究根基。

第二,重视各项新技术应用推广,如在开展TAVR基础上,向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介入发力;持续提升冠脉介入手术,尤其是CTO-PCI等手术的成功率;加大对绿色心脏电生理手术室的投入建设等。

第三,持续深耕,保持学科优势。肺血管疾病诊疗是科室的优势学科,肺血管论坛同样也是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郑泽琪教授带领下,团队将继续从事肺动脉高压专项研究,提升肺动脉高压规范化治疗率,因此要在原有基础上继续保持优势,实现更多突破。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硕果累累。

江西心血管病高峰论坛十三年来,在大会主席郑泽琪教授的带领下,在所有参与同道的支持下,持续走在为江西地区心血管病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对于大会的未来,彭小平教授也深感责任重大。

“我希望江西省心血管病高峰论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为更具影响力的学术品牌会议,立足江西、辐射全国。我们也将为此继续努力,奋斗不息!”

专家简介

upfile

彭小平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务处处长、心内科主任、胸痛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留美归国学者,井冈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卫计委冠脉介入培训导师,国家心血管专科规范化培训导师,CTOCC成员,CTO老伙计成员,CIT工作组成员,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分会常务委员,亚太结构性心脏病青年俱乐部黄金会员,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诊断学分会委员,中国健康医学教育PBL联盟理事,江西省医学会介入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SCI等论文数十篇。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国家卫健委医政管理局颁发的“改善医疗服务突出贡献工作者”、“江西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新时代赣鄱先锋”,江西省第二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得正高组一等奖、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担任总教练/副总教练带领学生团队获得全国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华东赛区特等奖/一等奖,全国二等奖等。
擅长冠脉介入、瓣膜介入、起搏器植入等介入治疗及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防治。完成全国首例经左腋动脉无造影剂TAVR手术、Leaflex Performer联合TriGUARD3人体应用手术、江西省首例一站式TAVR+PCI术、生物可吸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左心室多位点起搏术、经导管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二尖瓣钳夹术等。

阅读数: 4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