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病史资料
患者78岁男性患者,1.间断胸闷,气喘2年,再发加重20余天。2.患者2年前活动后出现胸闷,气喘,伴咳嗽,咳灰色粘痰,无胸痛,双肩及后背部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头晕,头痛,意识丧失,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发热等不适。就诊于当地县医院,按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给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上述症状仍反复出现,性质同阵发性呼吸困难,无胸痛,双肩及后背部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头晕,头痛,意识丧失,无发热等不适。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后转至郑州某医院,行心脏彩超提示:左心功能下降,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轻度关闭不全,行冠脉造影提示:LAD中段狭窄约70%,余血管未见明显狭窄。给予抗感染,强心,利尿等药物对症治疗,症状较前好转。今为寻求进一步诊治转至我院,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狭窄,肺部感染,低钾血症收入我科室。自患病以来,神智清醒,精神欠佳,饮食睡眠差,大小便无异常。行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EF值35%。
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心功能不全。3.心功能Ⅳ级。4.心脏瓣膜病,重度主动脉瓣狭窄。5.心房颤动。6.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感染。
心脏超声


主动脉瓣功能性二叶瓣畸形
主动脉瓣狭窄(重度)并关闭不全(中度)
二尖瓣关闭不全(重度)
三尖瓣关闭不全(中度)
肺动脉高压(中度)
左室壁对称性增厚
左室壁运动普遍降低
内容
峰值流速:4.45M/s
最高跨瓣压差:79mmHg
平均跨瓣压差:42mmHg
左室射血分数EF值:35%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58cm
主动脉瓣评估: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并中度关闭不全。




术前讨论
韩宇教授总结了该病例特点:该患者Type1型二叶瓣,左右融合。瓣叶增厚、重度钙化。流出道钙化延伸至瓣下10mm。瓣环周长91.7mm,平均径29.2mm。LVOT周长98mm,平均径31.2mm。STJ周长99mm。平均径31.5mm,高度23mm,升主动脉周长121mm,平均径38.5mm。
手术策略
股动脉入路无迂曲,分叉高度可。髂总、降主可见夹层、斑块钙化。
左侧血管平均最小内径6.8mm, 右侧血管平均最小内径6.7mm。
建议左侧股动脉为主入路,建议避开钙化穿刺。二代输送系统建议22F。
建议22mm球囊,植入VitaFlow® TAV30mm瓣膜。
风险分析
1.左冠开口高度低,瓣叶长度长,窦宽相对瓣膜可;
右冠开口高度可,瓣叶长度长,窦宽相对瓣膜可。
左冠冠脉保护,建议释放至可回收极限再次评估冠脉。
2.瓣叶重度钙化,流出道钙化延伸10mm,存在瓣环撕裂、瓣周漏风险。
3.髂总、降主可见夹层、斑块钙化,存在外周血管并发症风险,器械进出需注意。
4.EF=35%,左室心功能较差,建议ECMO支持或体循设备。
手术过程
先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工作钢丝送入左室进行起搏,180bpm起搏下预扩张主动脉瓣,完全扩张后,主动脉根部造影无反流,回撤球囊停止临时起搏,沿大鞘进入输送系统,定位输送系统位置,瓣膜释放1/3时,起搏140bpm,快速释放至3/4处,瓣膜正常工作后,观察冠脉风险,确定无冠脉风险后人工瓣膜全部释放,后撤出输送系统,释放完成后起搏180bpm使用24号球囊后扩张,后撤出球囊,大鞘等,最后缝合股动脉切开。

主动脉根部造影

球囊预扩张

瓣膜定位

瓣膜释放

瓣膜后扩张

造影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韩宇,孙子瑞教授术中操作
病例2:重度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病史资料
患者64岁男性患者,1.发作性心慌,胸闷10余年,加重2小时余。2.患者10余年前后活动后出现心慌,胸闷,无胸痛,无肩背部及上肢放射痛,无头晕,黑蒙,无咳嗽,咯痰,发热。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自行缓解,未及时就诊。5年前曾于当地医院就诊,完善心脏超声检查提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诊断治疗不详。3天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心慌,胸闷,伴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视物旋转,持续不缓解,遂急来我院,急诊以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头晕待查,高血压收治住院。进来神智清,精神差,饮食睡眠差,大小便无异常。
诊断:1.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2.眩晕综合征(待查) 。
心脏超声

主动脉瓣功能性二叶瓣畸形
主动脉瓣狭窄(轻度)并关闭不全(重度)
三尖瓣反流(轻度)
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峰值流速:2.4M/s
最高跨瓣压差:23mmHg
左室射血分数EF值:62%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53cm
主动脉瓣评估: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并轻度狭窄。






术前讨论
韩宇教授总结了该病例特点:该患者Type1型二叶瓣,左右融合。轻度钙化,重度关闭不全。瓣环周长73.8mm,平均径23.5mm。LVOT周长77mm,平均径24.5mm。STJ周长93mm。平均径29.6mm,高度21mm,升主动脉周长108mm,平均径34mm。
手术策略
股动脉入路轻度迂曲,无钙化。双侧髂总可见少量钙化斑块。
左侧血管平均最小内径5.1mm, 右侧血管平均最小内径5.6mm。
左右髂外内径小,建议右侧股动脉为主入路,建议18F戈尔大鞘预扩,瓣膜释放使用内联导管鞘。建议不预扩直接植入VitaFlow® TAV27mm瓣膜。
风险
1.左冠开口高度低,瓣叶长度可,窦宽相对瓣膜可;
右冠开口高度可,瓣叶长度可,窦宽相对瓣膜可。综合评估冠脉风险低。
2.瓣膜无钙化,瓣膜存在位移风险,建议按瓣中瓣准备。
3.心室扩张,室壁较薄,存在循环崩溃风险。
手术过程
工作钢丝送入左室,沿大鞘进入输送系统,定位输送系统位置,瓣膜释放1/3时,起搏180bpm,快速释放至3/4处,瓣膜正常工作后,造影观察位置,确定无冠脉风险后人工瓣膜全部释放,后撤出输送系统,大鞘等,最后缝合股动脉切开。

主动脉根部造影

瓣膜定位

瓣膜定位

瓣膜释放

最后造影
结语
在多学科协作下,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韩宇教授团队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入(TAVR)手术,经过3个小时紧张有序的操作,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患者同期行PCI手术。患者苏醒后顺利转入病房。韩宇教授说到,相比传统开放手术,经股动脉的TAVR手术,不需要体外循环,不需要打开胸骨,几乎没有明显的失血,麻醉时间更短,创伤小、恢复快,该手术在我院已常规开展。
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高龄患者严重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已成为影响人类寿命和社会健康的重要疾病。据统计,主动脉瓣狭窄发病率在>75岁人群达2.5%,在>85岁人群可达8%,是仅次总结血压和冠心病是第三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一旦患者出现症状后不及时治疗,平均生存期仅为2-3年,成为威胁老年人生命的严重老年病。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指通过输送系统将人工辦膜送至主动脉瓣环的位置并释放、固定于主动脉瓣环,来代替患者发生病变的主动脉瓣。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对AS患者创伤小,不需要输血、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给外科手术禁忌或者高危的忠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
专家简介
韩宇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归国学者,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郑州大学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培养合作导师,国家结构性心脏病(先心病、瓣膜病)介入培训导师,河南省中青年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人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二病区主任。
擅长:各类先心病及心脏瓣膜微创介入治疗,尤其是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经导管肺动脉瓣植入(PPVI)和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TEER)等。在华中地区率先开展单纯超声引导下各类先心病经皮介入治疗,既避免了开刀,又避免了放射性和造影剂的伤害。多次在国内和国际重要会议直播先心病和瓣膜病微创介入手术。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European Heart J, JACC-IV发表SCI和中华核心论文20余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
担任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介入专家工作组专家;河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河南省人民医院第五届、第六届“十佳青年科技标兵”,第九届“十大杰出青年”;河南省“省直青年岗位技术能手”;河南省首届卫生健康系统”十大杰出青年”;≤中华医学杂志≥特邀审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