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陈丰原:秉承基础与临床协同创新理念,打造心血管学科科研新高地

心脏虽然近在我们每个人的胸膛,我们听得到它的声音,摸得到它的跳动,但它却如一座神秘牢固的城;在漫长的“攻心”史中,医生、科研工作者甚至患者们面对复杂的心脏疾病,从未停止探索,其中,心脏疾病的机制研究与干预治疗是关乎人类健康的重大科学问题。

2023年1月5日-7日,第三届上海心血管发育与再生医学高峰论坛暨2023新华全生命周期心血管健康论坛正式拉开帷幕。大会启幕之时,大会执行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所长陈丰原教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亮点内容,讲述了心血管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一路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陈丰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01

紧扣主题

推动心血管领域医学研究创新与转化

紧扣心血管发育与再生医学主题,本次会议设立了“干细胞与发育再生论坛”和“血管损伤修复及重构论坛”,围绕干细胞、ips、拟胚胎模型等在心血管疾病研究及临床应用中的潜在价值展开探讨,剖析心血管稳态维持及病理性重构的分子机制,以推动再生医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转化应用。

此外,还聚焦免疫炎症、代谢、衰老、心脏损伤修复等目前心血管研究领域热点设置了主题论坛,同时,为了推动心血管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设置“学科交叉论坛”,汇聚生物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等其他学科领域的专家,展开多视角解析。

“我们邀请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权威学者、专家共聚一堂,探讨前沿科技,聚焦热点议题,交流互鉴,凝聚共识,相信一定能碰撞出不同凡响的学术火花!”

02

心血管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应时而生

推动学科全面发展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达到3.3亿,心血管疾病依然是导致城乡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威胁儿童和成人健康;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已经成为我国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及新生儿和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此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依托多学科优势,为更好地整合本院儿童及成人心血管领域的临床及学科发展,以人的生命周期为主线,对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不同阶段进行心血管健康早期综合维护;2018年4月,心血管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应时而生,陈丰原教授担任研究所所长及学科带头人。

图片

锚定方向,开展全生命周期的心血管健康研究

陈丰原教授介绍,研究所着力深耕心血管发育与心血管修复再生两大方向。心血管发育主要关注环境与儿童健康、心血管发育与先心病的病因学与防治研究,目标是从配子-胎儿-儿童-成人的全生命周期角度,推进发育源性疾病防治领域的“全链条、模块化”研究;鉴定一系列临床干预新靶标,建立相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临床干预新方法及精准治疗规范,从而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及其他发育源性疾病的发生率,为提高我国人口质量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心血管修复与再生则主要关注血管疾病损伤和修复机制研究、干细胞与血管疾病转化医学研究,旨在阐明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血管壁干细胞在血管稳态维持及血管损伤修复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和分子机制,寻找可靠的、具有早期诊断或预警作用的生物标志物,以及直切要害的治疗新靶点,通过突破性的治疗方法阻止或逆转疾病进展。

“基于以上两大方向,研究所建立的初衷就是希望实现基础与临床协同创新,成为心血管领域医学转化研究的承载者。”陈丰原教授说道。

行稳致远,收获硕果累累

依托于医院学科特色,心血管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一步步脚踏实地,在科学研究、项目申报、论文发表、成果获奖及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绩。研究所成员内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上海市海外领军人才1名,引进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

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及上海市科研项目等20余项。取得系列重要发现,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树兰医学青年奖等奖项。

近期,研究所重点围绕基于干/祖细胞的血管修复及再生的精准医学研究、遗传及环境因素导致血管损伤的机制和干预研究发力,实现多项创新性发现,并在多个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

筑巢引凤,建设学术人才培养高地

一系列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一支专业实力过硬的精英团队,人才是学科创新发展的核心。研究所围绕全生命周期心血管不同研究方向,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心血管研究领域中优秀的学者,共同开启了以“内涵建设”以及“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人才队伍建设。

图片

据陈丰原教授介绍,研究所现有PI与双聘PI共计11人,包括国家特聘专家1人次、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次、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次、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次、科技部973首席科学家1人次、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次、上海市医苑新星杰出青年人才1人次、上海市海外领军人才1人次、上海市银蛇奖 1人次、上海市启明星1人次。除PI外,研究所聘有青年研究人员及工作人员10余人。

“人才的引育是学科创新的长久之计,也是科研单位长远发展的基础。但引进和培养人才应该同时进行,如果只引进不培养,会造成自身力量的欠缺,如果只培养不引进,团队就会缺乏新鲜血液,唯有两项措施并举,方能为研究所长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良禽择木而栖,陈丰原教授同样强调,人才的引育离不开平台做支撑。在新华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研究所全面整合院内涉及心血管疾病领域科室资源,包括小儿/成人心血管内/外科、心胸外科、老年科、内分泌科、神经内/外科、临床药学等科室,多学科联动共建医院全新学科建设的增长点。在硬件设施上,研究所实验室面积从195㎡扩大到1635㎡,科研平台涵盖蛋白质谱、生物信息学、转基因动物、形态及影像、实验动物模型、转化医学等多个领域,同时也有可利用的人类遗传资源,实现基础与临床协同创新。

图片

“通过这一系列软硬件资源的支持,为我们聚才引智提供了强大支持,也为团队的年轻人提供了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

03

笃行致远,未来可期

打造特色心血管学科品牌

在最新发布的“上海市医学科研竞争力”榜单中,新华医院心血管病学学科竞争力排名位列第四,科研成果从量变到质变,学科排名节节攀升。截至目前,研究所共获得科研项目43项,总计逾1亿元;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论文,研究所11名PIs/Co-PIs近五年代表性论文总影响因子为861.341,平均影响因子为16.252。陈丰原教授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研究所重视人才引进,致力学科发展建设及医院重点支持密不可分,同时指出,研究所未来将重点关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与新干预策略的开发、心血管重构的机制、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细胞代谢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等方向。

对于研究所未来的发展,陈丰原教授从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两方面出发,做出了规划。人才培养方面:研究所将继续从海内外引进优秀的青年PI,支持他们在心血管研究领域快速成长;同时,将大力支持所内PI建设高质量的科研团队,提供全面的科研服务保障,以期取得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还将鼓励和支持取得优异学术成绩的PI积极申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关键科研项目。学科建设方面:研究所将在今年建成更优质和全方位的科研平台,实行大型仪器共享机制,扩大人才梯队,全面提高每一个科研工作者的效率。充分利用新华医院学科特点,联合小儿和成人心血管科,不断促进学科融合,更好地实现基础与临床协同创新。

“笃行而致远,惟实且励新。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取得了多项成绩,这些成绩也将转化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基础与临床协同创新的理念,持续开展从儿童到成人、从心血管发育到心血管修复与再生、从0到100岁+的全生命周期的心血管健康研究;全面凝聚心血管学科精英力量,打造心血管学科高地,创建有新华特色的心血管学科品牌!”

2023年1月5日-7日

第三届上海心血管发育与再生医学高峰论坛

暨2023新华全生命周期心血管健康论坛

精彩进行中!

图片

扫码观看直播

专家简介

upfile

陈丰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教授、心血管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特聘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海外)获得者,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第七届国务院药学学科评议专家组成员。

阅读数: 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