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万松:大道至简——新视角看微创

心内科导管介入治疗和心外科手术治疗常常被认为是治疗方式的两极,关于二者孰优孰劣的争论从未停止。随着医疗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外科手术也越来越趋于微创化,对于内外科微创治疗的比较更是此起彼伏。

“大道至简,不忘初心。在内外科之争中,我们追求的既不是内科医生赢,也不是外科医生赢,甚至不是两者双赢 – 病人赢,才是真的赢!”

2022年12月初,在第一届紫金山心血管论坛上,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万松教授以“大道至简”为主题,从全新视角探讨何为微创的真正意义,何为合作共赢!

01

如何定义微创?

韩国现代艺术大师金昌烈,用50年时间,只画水滴这一样东西,力求把水滴画得出神入化,而且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更极致的呈现。

万松教授认为,外科医生对技术的追求,与之极为相似。外科医生注重技术上的精益求精,强调手术的完美,不容忍任何“缺陷”。相比之下,内科医生则愿意接纳“瑕不掩瑜”的创新疗法,更为 “Open minded”。当然,大家都尊重循证医学证据。随着微创化治疗趋势席卷全球,内外科的界限,其实已经开始变得模糊。

万松教授提到,术前谈话时,患者经常会问:“医生,我这个手术能做微创吗?

每次被问到这个问题,万松教授都会反问一句“你所说的微创的定义是什么?”

由此,引发一系列讨论……

02

微创,应该是选择治疗方式的首要标准吗?

如常见的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采用外科成形手术治疗,往往可以获得完美、持久的疗效。但采用微创的经导管介入治疗(MitraClip技术),就有可能未尽人意。万松教授就曾经遇到一位50多岁的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该患者曾经在私人医院接受了MitraClip介入治疗,术后半年二尖瓣关闭不全复发,经再次手术放入第3个MitraClip进行夹合,现在又出现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于是转介外科接受手术治疗。

万松教授提到,在国际多中心长达20年的随访研究中可知,患者接受二尖瓣成形手术的长期生存率,明显要优于接受二尖瓣置换手术。根据欧美文献报告,对于类似这位接受了多个MitraClip夹子的患者,能再次进行成功二尖瓣成形的机会,已不到10%。

由此引人深思:微创是选择治疗方式的首要标准吗?

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病人术后远期的生存率。一个选择,可以意味着显著不同的两条生存曲线。

03

CABG VS PCI:对微创的认识,是不断演变的过程

万松教授接着以心内科和心外科经典的“掰头”(battle)–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为例,展开进一步论述。

面对CABG与PCI之争,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 CABG永远不会比PCI更微创。


糖尿病患者:接受CABG比接受PCI活得更久

有意义的是,2000年发表了比较CABG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的BARI研究,首次证实在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CABG组术后七年随访的生存获益,明显优于PTCA组。

2012年发表的FREEDOM前瞻随机研究,联合140个医学中心,纳入了1900名糖尿病患者,统一采用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 (GDMT) 方案,并在PCI组应用新型药物洗脱冠脉支架, 发现虽然CABG组早期的脑卒中发生率略高于PCI组,但CABG显著降低了术后5年内的死亡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再次证明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CABG优于PCI。

在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下,糖尿病患者接受CABG比接受PCI活得更久,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


左主干/三支病变患者:接受CABG比接受PCI活得更久

除此之外,任何人比较PCI与CABG治疗严重冠心病,都不可避免要引用SYNTAX临床试验(其1年结果2009年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3年结果2011年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5年随访报告2013年刊登在Lancet)。这个由来自17个国家的85支出色心脏团队共同完成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证明患有严重的左主干或三支冠脉病变的患者接受CABG比接受PCI活得更久,这一结论已得到国内外同仁的广泛接受。

目前,血流储备分数(FFR)被视为冠脉狭窄功能性评价的“金标准”,国内外最新指南均推荐以FFR指导血运重建策略,但2022年初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FAME 3临床研究发现:对于三支冠脉病变的患者,FFR指导下进行之PCI的1 年随访效果(以死亡率和心肌梗死、卒中等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为指标),仍劣于 CABG。

由此可见,CABG比PCI远期效果好。因为CABG是对狭窄部位行远端搭桥,既解决了现有的狭窄问题,还预防了狭窄远期进一步加重带来的继发影响。

因此,选择治疗方案时,是否应把远期生存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CABG:On-pump vs Off-pump,孰优孰劣?

万松教授认为,对外科“微创手术”的认识也是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20多年前,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ff-pump CABG)普遍被视为“微创手术”的一个范例。万松教授团队在1999年曾报告,Off-pump CABG术后48小时内,血液中细胞因子和心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释放的水平,都较体外循环搭桥组为低,提示Off-pump CABG可能有利于减少搭桥术中、术后的心肌损害。

2004年初,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一篇文章,再次证实病人接受Off-pump CABG 72小时内,心肌钙蛋白的水平低于体外循环搭桥组。但该研究进一步发现,在术后三个月对患者进行冠脉造影,体外循环搭桥组患者桥血管的通畅率为98%,而Off-pump CABG组患者桥血管通畅率为88%。但由于该研究纳入的样本病例相对较少,当时很多人对此研究结果持怀疑的态度。

又过了5年,ROOBY研究结果问世,该研究纳入了2203例患者,1年的随访和冠脉造影结果再次证明了Off-pump CABG组的临床预后效果及桥血管通畅率,均比体外循环冠脉搭桥组的结果差。

2010年,我国阜外医院一项纳入了6665名患者的大型回顾研究也证实,在平均长达4.5年的随访中,与应用体外循环的传统搭桥手术相比,Off-pump CABG会增加重复血运重建和主要血管事件发生的长期风险,心绞痛复发率也更高。

2012年一篇综述对来自全球的86项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其结论为:Off-pump CABG增加了全因死亡率,减少了远端吻合口数,在术后心梗、脑卒中、肾功能不全、再次血运重建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上也没有获益。

基于以上众多循证证据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已认识到:传统的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比Off-pump CABG有明显远期获益。

2019年,David Taggart教授发表文章,在EXCEL研究中发现,接受体外循环搭桥手术治疗的左主干病变患者的三年死亡率,明显低于Off-pump CABG组。

万松教授强调,CABG术后远期生存质量应是临床上最重要标准,通过手术实现完全再血管化、动脉桥血管的应用、和无症状长期生存才是成功治疗的标志。换言之,只有达到了令人信服的同等远期效果,才能真正证明Off-pump CABG的“微创”价值。


“PERFECT”二尖瓣成形术

如何定义一个“PERFECT”的二尖瓣成形术?

万松教授认为,有两个重要的指标:既可保证患者术后正常的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又是患者的“最后一次”手术治疗。

近期大热的机器人二尖瓣成形术能否真正成为“金指标”,还存在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尚需更多“金子”(循证医学证据)予以证明。

04

呼吁更多中国证据

大道至简,不忘初心,合作共赢。

万松教授提到,2020年,我国受新冠疫情影响,心血管外科总体手术量有所下降,但二尖瓣微创手术数量不减反增,其中近半是经侧胸小切口或胸腔镜行微创成形手术。

未来,医生和学者应继续追求用循证医学证据来佐证微创手术之益处,尤其要关注术后的长期随访效果,不应只纠结于术式,因为手术创新的重要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切口大小,必须首要注重患者长期生存获益。中国心脏团队任重道远,要引领潮流,必须拿出“中国证据”。

“没有心内科医生,心外科医生不可能打赢对抗疾病的战争,反之亦然!所以,我们一心追求的,不是外科医生赢,也不是内科医生赢,甚至不是两者的双赢,而是永远只希望病人赢!”

心内科和心外科是不可或缺、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内科和外科同道们的精诚合作,才能让病人从治疗中不断获益,才能战胜病魔!

专家简介

万松

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外科学系终身教授,威尔斯亲王医院心胸外科荣誉顾问医生,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士(FRCS),美国心脏专科学院院士(FACC),香港外科医学院院士(FCSHK),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和胸外科医师协会(STS)会员,亚洲心胸血管外科医师协会(ASCVTS)常务理事。受聘为多家著名医学院校心胸外科客座教授。临床和科研范围集中在成人心脏外科尤其瓣膜成形等专业领域。曾任中国心血管外科医师协会瓣膜外科、冠脉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及国际交流委员会主任委员,目前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脏瓣膜病学专业委员会及亚洲心脏瓣膜病学会中国分会担任副主任委员,同时兼任内地其它心外科专业团体的委员职务。担任《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Asian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Annals》、《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 16 个知名学术期刊的编委和《Heart Surgery Forum》主编助理,同时还长期应邀为二十余份国际学术期刊审稿。已著有中英文论文或专著二百余篇。

阅读数: 4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