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心”视角| 为TEER安全有效治疗复杂二尖瓣解剖的DMR患者带来进一步证据——厦心解读PASCAL IID研究

(厦"心"视角2月期刊)

导语: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下文简称:厦心)近年来在院长王焱教授的带领下,各项心血管疾病治疗前沿技术水平及手术量在国内位居前列。厦心立足厦门,向海而生,向海而兴,向海图强,为促进海峡两岸心血管学术共荣,王焱教授带领厦心团队发起“海峡心干线”学术专栏。

《厦“心”视角》作为“海峡心干线专栏核心栏目之一,为厦心团队从临床一线诊疗工作经历出发,结合国际前沿学术进展及与海峡两岸学者交流,内化而成的观点所著点评/解读文章,旨在分享团队见解和领域内最新学术资讯,期待能为广大同仁们提供学术研究“心”视角,为临床诊疗带来“心”思路。

研究背景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M-TEER)是一种用于退行性二尖瓣反流(DMR)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具有极高手术风险的患者。然而,具有复杂二尖瓣解剖结构的患者的M-TEER结局可能有所不同[1]。EVEREST II研究提出了数种二尖瓣解剖特征,可作为有效降低二尖瓣反流(MR)及手术成功的预测因素[2]。2020年,ACC/AHA瓣膜性心脏病指南推荐M-TEER作为二尖瓣解剖条件良好的高危或禁忌性DMR患者的IIa级适应证[3]。2021年,ESC/EACTS瓣膜性心脏病管理指南在无解剖限制的不可手术或高手术风险人群中推荐了M-TEER作为IIb类适应证[4]

临床上常遭遇挑战性的复杂二尖瓣解剖结构,但由于许多患者手术风险过高,因此常常不得不考虑M-TEER。一些回顾性研究报道复杂和非复杂二尖瓣解剖患者的早期M-TEER结果可比[5]。然而,针对复杂解剖DMR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很少。

前瞻性PASCAL IID注册研究旨在描述CLASP IID试验中,由于存在复杂的二尖瓣解剖特征而无法随机化的患者的M-TEER结局。这篇研究报告了PASCAL经导管瓣膜修复系统(爱德华生命科学)在具有复杂二尖瓣解剖和手术禁忌的3+或4+DMR中的早期结局。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单臂的注册研究。患者具有3+或4+DMR和高手术风险,并具有复杂的解剖特征(根据MitraClip使用说明定义)。患者由中央筛选委员会认定适合PASCAL系统。入选患者采用PASCAL系统进行治疗。研究终点评估了安全性、有效性、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结局由超声心动图核心实验室和临床事件委员会裁定。

图1 患者筛选流程图

研究结果

基线特征

患者平均年龄为81.1岁,61.2%为男性,69.4%为NYHA III/IV级。平均二尖瓣瓣膜面积为5.6cm2(范围:3.5-10.7cm²),平均跨二尖瓣压差为2.5mmHg(范围:1.0-6.3mmHg)。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9.0%,平均肺动脉收缩压为42.8mmHg。最常见的合并症是高血压(80.6%)、高脂血症(73.5%)、心房颤动(69.4%)、肾功能不全(42.9%)和冠状动脉疾病(40.8%)。二尖瓣修复的STS评分为4.6%,二尖瓣置换为6.6%。

表1 复杂解剖标准及入选患者的比例

最常见的复杂解剖为≥2个反流束(37.2%),其次是严重的双瓣/多瓣脱垂(15.0%)、二尖瓣口面积<4.0cm²(13.3%)和大的连枷间隙和/或连枷宽度(10.6%)。共有84.7%的患者符合1个复杂解剖标准,15.3%符合2个标准(表1)。

手术结局

92.9%(91/98)的患者成功植入PASCAL装置。总共有6名患者因无法抓住瓣叶(n=3)、经二尖瓣梯度增加(n=2)或MR降低不足(n=1)而未接受PASCAL装置。在具有2种解剖复杂性的患者中,93.3%(15例中的14例)的患者成功植入,这与总体研究人群相当。

安全结局

30天的复合主要不良事件(MAE)率为11.2%,包括1例(1.0%)心血管死亡、1例(1.0%)卒中、1例(1.0%)心肌梗死、1例(1.0%)新发肾脏替代治疗需求、7例(7.1%)严重出血事件和1例(1.0)非计划二尖瓣再介入。

6个月时,复合MAE率为14.3%,心衰入院率为7.1%。全因死亡率为6.1%,其中5.1%为心血管死亡,1.0%为非心血管死亡。没有瓣叶穿孔或栓塞的报告。在6个月的随访中,未发生MAE的生存率85.6%。6个月时生存率、无心血管死亡率和心衰入院率分别为93.7%、94.6%和92.6%。

图2 免于临床事件委员会判定死亡率和心力衰竭住院的生存曲线

超声结果

MR严重程度从基线到6个月显著降低(P<0.001)。出院时,95.5%的患者的MR分级为≤2+,66.7%的患者为≤1+(与基线相比,总体P<0.001)。6个月时,92.4%的患者实现了MR≤2+,56.1%的患者实现MR≤1+(与基线相比,总体P<0.001)。研究人群的平均跨二尖瓣压差在植入后从基线时的2.5 ±1.1 mmHg增加到出院时的4.1 ±1.7 mmHg,并在4.4±2.0 mmHg下保持稳定至6个月。

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

6个月时,NYHA功能分级较基线显著改善(P<0.001),84.2%的患者为NYHA功能分级I/II。KCCQ总平均得分显著提高14.8分(P<0.001)。EQ-5D-5L平均得分提高4.4分(P=0.052),6MWD平均得分提高16.4米(P=0.184)。

研究结论

在这项前瞻性PASCAL IID登记中,PASCAL系统在具有复杂解剖特征、被认为不太适合M-TEER的DMR患者中显示了显著的MR降低和症状改善。这些结果为PASCAL系统用于治疗复杂二尖瓣解剖的高手术风险DMR患者带来进一步证据。

研究点评

PASCAL IID是第一个使用PASCAL系统评估具有复杂二尖瓣解剖高危DMR患者M-TEER结果的前瞻性国际性注册研究,结果由超声心动图核心实验室和临床事件委员会裁决,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内在一致性。结果显示,在这组具有复杂解剖的患者中,PASCAL系统有较高的植入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先前的M-TEER研究相当[6],6个月时MR显著降低,症状明显改善。

在为症状性DMR患者行M-TEER时,常常遭遇复杂的二尖瓣解剖结构。STS/ACC TVT登记报告二尖瓣面积<4cm²、瓣叶钙化和双叶脱垂的发生率分别为20.5%、18.3%和11.8%[7]。这凸显了亟需使用有效M-TEER治疗以解决具备复杂解剖特征患者的临床需求。PASCAL IID注册研究纳入了二尖瓣解剖结构高度异质性的人群,在这个瓣膜复杂度不同的患者群体中,PASCAL仍彰显了较高的植入成功率,显著降低MR,并改善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

PASCAL系统的几个设计特点有助于促成上述积极的结果,包括独立的瓣叶捕获和瓣叶优化能力、保留元件以及将应力分布在瓣叶上的柔性镍钛合金材料。独特的伸长设计可以避免腱索缠绕,有效避免对合缘反流。目前,PASCAL Precision系统已于2022年9月份经FDA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DMR患者。爱德华和国内企业应尽快推进NMPA注册过程,给予DMR患者,尤其是解剖复杂的DMR更多的选择空间。

当然,PASCAL IID注册研究也存在一些着局限性。首先,该注册研究是一项非盲单臂研究,这可能在结果评估中引入偏倚。其次,这项研究缺乏基于目标值评估结果的统计效能。有限的样本量导致无法进行特定解剖特征与治疗结果相关的分析。

向上滑动阅览

参考文献:

1. Gavazzoni M, Taramasso M, Zuber M, et al. Conceiving MitraClip as a tool: percutaneous edge-to-edge repair in complex mitral valve anatomies. Eur Heart J Cardiovasc Imaging. 2020;21(10):1059–1067.

2. Glower D, Ailawadi G, Argenziano M, et al. EVEREST II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predictors of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in de novo surgery or after the MitraClip procedure.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2;143(4 Suppl):S60–S63.

3. Otto CM, Nishimura RA, Bonow RO, et al. 2020 ACC/AHA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 tients with valvular heart disease: executive sum- mary: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oint Committe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J Am Coll Cardiol. 2021;77(4):450–500.

4. Vahanian A, Beyersdorf F, Praz F, et al. 2021 ESC/EACT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valvular heart disease.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21;60(4):727–800.

5. Lesevic H, Karl M, Braun D, et al. Long-term outcomes after Mitraclip implant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EVEREST inclusion criteria. Am J Cardiol. 2017;119(8):1255–1261.

6. Feldman T, Foster E, Glower DD, et al. Percu- taneous repair or surgery for mitral regurgitation. N Engl J Med. 2011;364(15):1395–1406.

7. Sorajja P, Vemulapalli S, Feldman T, et al. Out- comes with transcatheter mitral valve repair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STS/ACC TVT registry report. J Am Coll Cardiol. 2017;70(19):2315–2327.

专家简介

王焱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向上滑动阅览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院长,香港大学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FACC、FESC、FSCAI,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副组长,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胸痛中心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高血压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病管理专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福建省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千县工程胸痛中心委员会委员。

陈翔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学会会员(FSCAI)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会员,厦门大学医学院MBBS讲师,EHJ中国青年编委,CVIA青年编委。擅长复杂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的微创介入治疗。承担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及地市级课题研究。发表多篇SCI,第一作者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1.195(JACC interv)。

阅读数: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