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瓣法·冠脉风险+重度横位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潘湘斌教授团队应用J-Valve完成2例经心尖TAVR

3月1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潘湘斌教授、万俊义教授团队成功应用J-Valve完成两例高难度TAVR手术。

两例患者均为主动脉瓣重度反流,其中一例CT影像显示其心夹角达到69°, 属于重度横位心,同时左侧冠脉开口高度仅7.5mm,具有较高的冠脉堵塞风险;另外一例双侧冠脉开口均较低,同样具有较高的冠脉堵塞风险。


病例1特点:冠脉风险、重横位心

病史简介

76岁男性,主诉活动后胸闷、气促2月余。本院心脏超声显示:主动脉瓣退行性交,重度关闭不全、二尖瓣轻度反流、左室扩大(160mm),左心收缩功能下降(EF49%)。

入院诊断: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左室扩大,心功能II-III级(NYHA分级),高血压。

CT分析

患者主动脉瓣三叶式,瓣叶基本等大,瓣叶稍厚,瓣叶未见明显钙化。主动脉瓣环周长折算直径约25.5mm:

左侧冠脉开口高度低LCA:7.5mm,左冠瓣瓣叶长度约14.7mm;右侧冠脉开口高度可RCA:14.1mm:

术中建议造影角度LAO:11°,CAU:40°(其它参考角度如下图):

重度横位心,69度:

主动脉弓轻微钙化,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见散在钙化;腹主动脉迂曲:

手术步骤

猪尾放置于无冠窦行根部造影:

定位件入窦,瓣膜件下落到瓣环平面,造影确认位置:

释放瓣膜:

复查根部造影,未见明显反流:

食道超声复查,主动脉瓣支架稳固,形态呈圆形,主动脉瓣瓣叶活动良好,瓣口未见明显反流信号:

彻底止血,逐层缝合和闭合皮肤切口,手术顺利完成。

病例二特点:冠脉风险

病史简介

79岁女性,因活动后气促3年,加重1周入院。1年前于本院超声检查提示: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轻度狭窄、中-重度反流,左室扩大、升主动脉扩张,三尖瓣轻度反流,近1周感上述症状加重,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收入院。入院心电图:心率60次/分,窦性心律,电轴不偏。

入院诊断: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轻度狭窄、中-重度反流,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升主动脉扩张,左室扩大,心功能III级,心功能不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起搏器植入术后,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慢性肾脏病4期,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CT分析

患者主动脉瓣三叶式,瓣叶基本等大,瓣叶增厚,右无冠瓣瓣叶游离缘轻微钙化。主动脉瓣环周长折算直径约20.9mm:

双侧冠脉开口高度低,LCA:5.7mm,瓣叶长度约11.1mm;RCA:9.2mm,瓣叶长度约11.6mm:

建议造影角度LAO:16°,CAU:10°(其它参考角度如下图):

心室角度39度,入路角度130度:

降主动脉走行稍迂曲,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多发钙化:

手术步骤

猪尾放置于无冠窦行根部造影:

定位件入窦:

瓣膜件下落到瓣环平面,造影确认位置:

释放瓣膜:

复查根部造影,未见明显反流。即刻行食道超声,主动脉瓣支架展开良好,形态呈圆形,位置正确,人工瓣叶活动良好,瓣口和瓣周未见明显反流信号:

彻底止血,逐层缝合和闭合皮肤切口,手术完成。

此次两例手术的顺利完成,得益于潘湘斌教授、万俊义教授团队术前充分的评估和术中精准的手术操作,再次彰显了其团队在TAVR植入方面精湛的手术技艺。同时J-Valve瓣膜独特的设计,在此类特殊解剖结构患者中所体现出的定位准、瓣架低、路径短,易操作等优点,也为手术提供了重要助力。期待未来,J-Valve继续携手潘湘斌教授团队,帮助更多结构性心脏病患者解除病痛、重获“心”生。

专家简介


潘湘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向上滑动阅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结构性心脏病中心主任,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执行院长,华中阜外医院总院长助理,国家卫健委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控中心主任。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复合型心血管病专家,发明16项世界首创技术,获得41项国内外专利,多项产品在国内外上市,以中国技术、中国产品构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方案。其发明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受聘担任美国胸外科医生协会(STS)、心血管介入协会(SCAI)及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外籍资深专家,多次受邀赴法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土耳其、肯尼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场演示手术,多次出色完成国家医疗外交任务,其主编的教材被欧美专家翻译成英文,培养了来自美国、德国、日本、土耳其等三十余个国家的学员,成规模、成体系地向世界输出中国方案。


万俊义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向上滑动阅览

副主任医师。1999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具有10余年先心病及瓣膜病诊断和介入治疗工作经验,擅长常见先心病介入治疗,如室/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等、以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左心耳封堵术等介入治疗,作为主要术者完成我院首例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参加并完成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可吸收封堵器临床试验,参加经导管三尖瓣置换术、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等新技术,并曾作为阜外专家组成员多次外派至青岛阜外医院、华中阜外医院、深圳阜外医院指导工作,担任北京市先心介入质控专家组成员,主持及参加各项课题8项,发表中英文论文20余篇。

阅读数: 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