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第三届律动东方·房颤专病管理高峰论坛-聚焦介入治疗

NEWS

2023年3月19日-3月23日,连续5天,第三届律动东方·房颤专病管理高峰论坛精彩直播来袭。
3月22日主题为:介入治疗论坛。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余金波教授、盐城中医院夏玉东教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张景文教授、三林康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庄康璐教授、滨海县第二人民医院姜亚飞教授、盐城中医院顾婷婷教授共同主持。

01

NEWS

周达新:左心耳封堵的适应证和患者选择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讲解了房颤血栓栓塞的危害,指出了在房颤治疗中血栓预防的重要性。目前适合进行左心耳封堵的患者主要包括CHA2DS2-VASc评分≥2分(女性≥3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同时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不适合长期规范抗凝、长期规范抗凝的基础上仍发生卒中或栓塞、HAS-BLED评分≥3分、需要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不愿意长期抗凝治疗者。可以将其归纳为“不不高”人群,即不能服用抗凝药、不愿服用抗凝药、高出血风险。另外,评估左心耳封堵的指征也可归纳为PARTS,即PCI术后需要抗凝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高龄患者、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左心耳内既存血栓或左心耳内呈重度泥沙样显影的患者、有卒中史的患者。其他建议行左心耳封堵的患者包括左心耳电隔离的患者、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等。

02

NEWS

唐闽:房颤消融中新技术的应用与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唐闽教授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针对房颤治疗的新技术,首先是Marshall静脉酒精消融,唐闵教授详细的讲解了Marshall静脉的解剖结构,VOM酒精消融详细步骤,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汇总,证实VOM消融可以改善持续性房颤的预后。接着介绍了PFA消融技术,采用PFA消融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隔离肺静脉,同时具有特定损伤心肌细胞的特性,较目前的导管消融方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之后,唐闽教授介绍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探索。最后唐闵教授介绍了QDOT导管,其相比于目前的消融导管可以显著减少消融时间,提高消融效率。

03

NEWS

储慧民:房颤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的现状和进展

宁波市第一医院储慧民教授首先回顾了房颤一站式治疗的历程,指出房颤一站式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比于单封堵和单消融,可以有效减少房颤引起的卒中和症状发作,是房颤的有效治疗措施。储教授结合自己中心的经验,分享了一站式手术顺序选择的经验,指出先进行左心耳封堵可以避免消融导致的嵴部水肿对于封堵的影响。同时提出了术中ICE指导左心耳封堵的中心经验。之后,储慧民教授结合国内和国际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左心耳封堵相比于抗凝治疗的获益。最后,储教授对中国房颤一站式手术进行了展望,期待国内可以产出更多的研究成果为临床提供指导。

04

NEWS

肖亚平:从神经内科角度谈心源性卒中的临床特点与介入治疗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肖亚平教授结合神经内科诊疗经验指出房颤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显著增加了5倍卒中的风险。目前最常用的栓塞风险评分为大家都很熟悉的CHA2DS2-CASc评分,其相比于其他评估量表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故已经被多份指南所推荐。而在房颤药物抗凝治疗方面,NOAC较华法林具有更高的栓塞预防效果,更低的出血风险,并且更提高了患者服药依从性。之后肖亚平教授结合本中心脑血栓取栓手术讲解提出了中心对于房颤脑卒中患者的治疗经验。

05

NEWS

常栋:房颤介入手术的并发症管理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常栋教授列举了导管消融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的血肿、血管损伤、动静脉瘘、传导阻滞、心脏压塞、脑栓塞、肺静脉狭窄、膈神经损伤、左房食道瘘等。常栋教授在每一种并发症列举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手术经历进行了详细讲解,突出了对于并发症的早期识别和预防,强调了及时有效处理手术相关并发症,避免由并发症导致的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06

NEWS

李小荣:非瓣膜性房颤的综合管理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小荣教授指出目前房颤是最常见的可持续性心律失常,我国人口基数大,最新的流行病调查显示患病率大幅度提升。房颤的危害包括显著增加栓塞风险、痴呆风险、心力衰竭和延长住院时间。近期国外ESC指南提出了房颤的优化管理,即房颤ABC管理策略。李小荣教授结合ABC管理策略中的各项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结合文献报道和本中心经验提出了深刻的见解。

扫码观看直播

扫码进入微官网

阅读数: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