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7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刘愚勇副院长、葛圣林教授带领的TAVR团队,正式启动佰仁医疗Renatus®球扩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系统探索性临床试验入组。并在当天与复旦中山医院魏来教授合作成功完成1例经股动脉入路TAVR手术。术前心外科瓣膜中心团队葛圣林教授、张成鑫教授,联合多学科会诊综合评估及讨论,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协同配合下顺利实施手术,瓣膜植入后位置良好,复查根部造影,未见瓣口及瓣周反流,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患者信息
患者男性,74岁,重度钙化型主动脉瓣狭窄,常规外科手术高风险。术前心脏超声提示:主狭(重度)主闭伴中重度瓣口返流,肺动脉高压(中度),左室肥大。峰值流速5.15m/s,平均跨瓣压差63mmHg。CT评估结果显示瓣环面积501.5mm²,瓣环面积径25.3mm。左冠脉开口高度17.2mm,右冠脉开口高度23.6mm。双下肢血管状况一般,髂总动脉管壁钙化重。

主动脉瓣瓣环

瓦氏窦直径

左冠状动脉高度

右冠状动脉高度

钙化积分(HU850)

模拟27# TAVI瓣膜植入

双下肢血管评估
术前心外科瓣膜中心团队葛圣林教授、张成鑫教授,联合多学科会诊综合评估及讨论后,决定采用经股途径植入Renatus®球扩式介入主动脉瓣。手术经股动脉入路,予23#球囊预扩病变后,决定采用27#球扩瓣。顺利经股植入。DSA显示瓣膜位置理想,造影无瓣中及瓣周返流,双侧冠脉显影良好,手术效果理想。术后经胸超声显示主动脉瓣峰值流速降至1.47m/s,平均压差降至9mmHg。复查CTA显示支架瓣膜位置良好,患者已顺利出院。

导丝跨瓣

球囊预扩

瓣膜释放

球扩瓣位置理想


术后一周患者下地活动
安医一附院张成鑫教授表示:
随着近年来经导管介入瓣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开始接受创伤更小的介入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尤其是对于高龄及常规外科换瓣手术高风险的患者。基于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临床结果显示球扩瓣具有更理想的径向支撑力,更低的瓣周漏发生率,更低的术后死亡率,且易于定位操作,目前国际上使用的介入主动脉瓣产品中,球扩瓣份额占据绝对优势。而目前国内除了进口球扩瓣,尚无一款正式上市的国产球扩式介入主动脉瓣系统。
我感觉佰仁医疗的这款球扩瓣,实现了精准的定位释放、理想的径向支撑力、出色的血流通过性,操作更简便,保证了最终理想的手术效果,帮助我们攻克了极具挑战的临床情形,充分体现了球扩瓣的临床优势。我认为其有效性、安全性和操控性达到了设计的要求,可比肩进口球扩瓣。而且Renatus®介入主动脉瓣拥有更多的尺寸型号和多样化的输送系统,应用前景更加广阔,相信其一定可以使更多患者受益。
专家简介
刘愚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葛圣林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