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情况
患者是一位73岁的老年女性,既往高血压病5年,糖尿病6年。此次因活动时胸闷气促3月入院,体格检查提示主动脉瓣区闻及4/6级收缩期杂音、颈静脉充盈,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浮肿。化验结果显示:血肌酐 89umol/L,肌钙蛋白T 67ng/L,NT-proBNP 7021ng/L,血常规白细胞 7.64*10^9/L,血红蛋白 126g/L,血小板 222*10^9/L。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ST-T改变”,心超提示“主动脉瓣病变,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首先考虑,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瓣膜钙化,升主动脉增宽,左室增大,左室壁收缩活动弥漫性减弱,左室壁增厚,左房增大,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重度肺动脉高压伴重度三尖瓣反流,右房增大,右室轻度增大,左室收缩功能中度减低(主动脉瓣压差存在低估),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主动脉瓣跨瓣最大流速3.9m/s,平均压差26mmHg,射血分数EF=34.8%,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1mm,肺动脉压75mmHg”,患者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指征明确,但患者EF低、重度肺动脉高压,考虑外科手术风险极大,故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术前CTA评估提示


LOVT:23.8mm;Annulus:21.6mm


STJ :28.6mm;Sinus:22.4*33.0


40mm;心脏角度


LCA Height:14.2mm;RCA Height:16.0mm


钙化积分:62


心室大小



入路条件:右侧股动脉穿刺水平管腔直径约为5.6mm,穿刺平面可见钙化斑块,右侧股动脉分叉约在股骨头中下1/3水平,左侧股动脉穿刺水平管腔直径约为6.2mm,左侧股动脉分叉约在股骨头中下1/3水平。
手术过程
2023-03-21患者冠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钙化,扭曲,狭窄90%,合并分叉病变,远端细小,考虑病情危重,建议充分准备后择期PCI。2023-03-22患者的病情发展迅速,呼吸困难加重,端坐呼吸,考虑心衰急性加重,且药物难以缓解,为挽救患者的生命,周浩主任当机立断决定急诊为患者进行“一站式”冠脉PCI+TAVR手术,在手术室、麻醉科、超声科、心脏重症监护室、心脏外科及体循团队等科室的共同努力下,患者体外循环湿备,急诊手术迅速展开。首先行股动脉造影:

左侧股动脉造影

右侧股动脉造影
造影显示患者的股动脉管径较细,且伴有钙化,即使请血管外科医师上台切开股动脉后,20F戈尔鞘管仍难以上行,同时患者股动脉分叉位置较高,股动脉切口难以继续向近端延伸。

戈尔鞘上不去
周浩主任遂决定先进行冠脉PCI术,由于该患者冠脉钙化严重,PCI术难度也很大,由于术中导丝及球囊艰难通过病变处,考虑钙化严重,易导致冠脉支架难以通过、脱载等严重并发症,故周浩主任果断决定放弃支架植入,改为行药物球囊扩张,最终顺利完成PCI。


左冠造影

PCI


PCI后造影
冠脉PCI术后,随即将面临下一个难题,考虑股动脉血管较细,直径6mm,伴钙化,强行上鞘有血管撕裂风险,尝试鞘芯可顺利通过。

鞘芯能上去
周浩主任最终决定放弃送入鞘管,考虑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放弃球囊预扩张,直接经左股动脉主入路“裸鞘”技术送入Venus A+ L26人工瓣膜输送系统,右股动脉辅入路上圈套器辅助过弓,最终将瓣膜输送系统顺利通过股动脉、主动脉弓到位主动脉瓣区。

主动脉根部造影

术前

术前瓣口开合
人工瓣膜支架通过主动脉瓣后,因堵住瓣口,出现血压迅速下降,在极短的时间内尝试释放瓣膜,调整瓣膜位置,期间患者出现心脏停搏,随即开始胸外按压,在胸外按压下继续调整释放瓣膜,造影提示位置满意,遂快速完全释放,随后经胸外按压及肾上腺素作用下患者心跳恢复,血流动力学开始平稳,复查人工瓣膜功能及位置均满意,最终顺利完成手术,因术中情况非常紧急,没有测量术前、术后压差,复查食道超声提示平均压差约3mmHg,轻度瓣周漏。

瓣膜起始位置定位

释放过程造影

瓣膜释放到工作位造影

释放中造影

重新定位

第二次释放

第二次释放后造影

患者心脏停搏

最后造影

瓣膜植入后

术后

主动脉弓造影

最后血管入路造影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症状明显缓解,3天后转出CCU,再过4天后顺利出院。
总结
经文献资料查询,本次急诊“一站式”冠脉药物球囊PCI+TAVR术为全球首例,过程一波三折,最终有惊无险,体现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处理疑难危重患者、冠脉PCI术以及TAVR手术方面的实力,今后也将更好地为老百姓的心血管健康保驾护航。
专家简介
周浩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陈长曦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冠心病介入治疗培训导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脏瓣膜病学组成员,温州市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脏心理医学学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