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怡、庄晓东教授团队应用美敦力Evolut PRO成功完成重度钙化、横位心TAVR一例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怡、庄晓东教授团队应用Evolut PRO瓣膜系统,成功为一名重度钙化的三叶式主动脉瓣患者成功完成TAVR。该患者体重仅50KG左右,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且心室角度61°为横位心,腹主动脉处可能存在动脉瘤。手术团队术前进行了仔细地分析评估,术中紧密配合,精准操作,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即刻压差从68.8mmHg下降至0mmHg,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病例简介

患者为70岁男性。本院超声显示主动脉窦部37mm,主动脉瓣环23mm,左心室(舒张末)51mm,左心室(收缩末)30mm,EF 72%;主动脉瓣明显增厚、钙化,瓣叶数探查不清,开放受限;CDFI显示收缩期五彩镶嵌血流,Vmax=5.2m/s,PG=109mmHg,MG=60mmHg,AVA=0. 9cm²。诊断:主动脉瓣狭窄(重度)并关闭不全(中-重度);主动脉增宽,左房增大;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心包积液(少量);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减低(I级)。


CT分析

瓣环及左室流出道:

三叶式主动脉瓣,瓣叶增厚伴钙化:
重度钙化,钙化积分932mm³:
升主动脉:
窦部与冠脉高度:
左右瓣叶长度分别为17.8mm、16.7mm:
Cusp overlap view:
横位心,心室角度61°:
右髂外动脉最窄处<5.5mm:
腹主动脉可能存在血栓、动脉瘤:
存在降主动脉血栓:

手术策略

患者为三叶式主动脉瓣,瓣叶增厚伴重度钙化,R-N瓣叶可能存在钙化黏连;心室角度61°为横位心;腹主动脉可能存在血栓、动脉瘤;右髂外动脉最窄处<5.5mm,存在降主动脉血栓。

经团队讨论,一致决定以左股入路作为主入路,考虑到患者瓣叶钙化严重,拟选用22mm球囊进行预扩,选择29mm Evolut PRO瓣膜。

手术过程

术前彩超五腔心和长轴切面:

经静脉鞘将临时起搏电极送入右室心尖部,测试起搏功能良好,固定临时起搏电极,主入路造影:

主动脉根部造影:

以直头导丝跨过主动脉瓣,进入左心室:

同步测压显示左心室压力170mmHg左右,主动脉根部压力100mmHg左右,压差为70mmHg。

22mm半顺应性球囊预扩,未见明显“腰征”,根部造影未见瓣膜反流,冠脉显影良好:

根据预扩结果,选择Evolut PRO 29mm主动脉瓣,荧光透视下装载检查:

利用Evolut PRO系统的Commissural Alignment技术,冲水口朝向3点钟方向进入瓣膜系统,LAO体位下hat marker沿主动脉大弯侧,顺利过弓:

Cusp Overlap体位下,Marker带对准猪尾导管中部,起始释放位置约0mm,开始释放:

瓣膜末端“开花”后,以140bpm起搏,继续缓慢释放瓣膜至2/3,过程中未见明显瓣膜移位:

系统释放80%,到达不可回收临界位置,转换LAO体位造影显示NCC端植入深度可,植入深度达到目标深度3mm,冠脉血流灌注良好:

由于瓣叶钙化较为坚硬,瓣架展开不全,团队综合评估下,决定完全释放瓣膜,再行球囊后扩张:

系统“一键式”回收,撤出患者体内:

球囊后扩张:

根部造影,见瓣架展开完全,形态明显改善,可见瓣周轻量反流,冠脉系统无受累:

术后同步测压显示左心室压力100mmHg左右,主动脉根部压力100mmHg左右,压力阶差0mmHg左右,效果较满意:

行冠脉造影术,可见C-paddle对应方位的瓣膜高缝合点于左右冠开口之间,不遮挡冠脉开口,导管快速顺利通过瓣架上的菱形格到达冠脉开口,冠脉造影显示患者冠脉情况良好:
术后彩超显示人工主动脉瓣开放贴合良好,人工瓣周见轻量反流:


闭合外周血管,止血,手术顺利结束。

术者点评

李怡教授:该患者瓣叶重度钙化,但在标准程序下,Evolut PRO瓣膜实现了稳定释放,可控性佳;同时,患者为横位心,瓣环平面角度61°,但产品同轴性佳,最终达到了理想的植入深度,Cusp Overlap技术加持下为患者带来了良好的临床获益。此外,Evolut PRO输送系统过弓顺畅,可操控性强,借助Commissural Alignment技术,不仅有效避免瓣膜缝合处遮挡冠脉开口,同时为后期再行冠脉介入手术留下了通路。

庄晓东教授:这个患者的主动脉瓣钙化较重,且存在R-N的瓣叶粘连,使得瓣膜形态类似二叶瓣,因此轻度的瓣周漏是团队在术前讨论时就已预见的。但美敦力Evolut PRO瓣膜顺应性较好,很好地贴合了患者自体解剖结构,有效降低了瓣周漏。该系统的标准化释放流程,特有的Commissural Alignment技术,以及术中稳定性、可控性方面的优秀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专家简介

李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上滑动阅览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二区主任、心导管室主任。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危急重症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介入医师分会秘书,广东省医师协会冠脉影像与功能学分会常委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专著《冠脉血管内超声图谱》。

中山大学完成硕士及博士,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心脏中心完成心血管介入专科医师培训,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约20年,近15年一直工作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主要从事冠心病、瓣膜病、心力衰竭及心血管重症的临床诊疗工作。擅长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诊疗、心血管危重症的诊疗。


庄晓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上滑动阅览

心内一科副主任,南沙院区心内科主任,硕导,博后导师。担任美国心脏病学院专家会员(FACC),亚太结构性心脏病俱乐部银晶会员,中国大湾区心脏协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大湾区心脏协会泛血管医学分会常委,广东省精准应用学会心脏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青委主任委员,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心脑血管慢病管理委员会常委。中山一院“柯麟新星”和“柯麟菁英”人才。擅长冠脉和瓣膜介入治疗,开展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研究。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级和省级基金多项,牵头多项多中心临床研究。

阅读数: 4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