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武汉已然是春色盎然之际,2023年4月20日,第一期结构性心脏病标准化技术培训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医院”)成功举办。通过此次培训会议,加强了湖北省心血管领域医师之间的交流,促进了省内心血管专业的发展与进步,为省内TAVR技术有序规范和科学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会议伊始,董念国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首先代表武汉协和医院热烈欢迎线上、线下出席本次会议的众多心血管领域专家教授。心脏瓣膜、结构领域的介入治疗技术发展迅猛是有目共睹的,伴随着疫情的全面开放,我们有更多机会一起深入探讨该领域的临床应用和规范管理等相关问题。当前TAVR手术在我院的应用已相对成熟,但在适应症的把控、病例的选择、操作技术上仍有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只有TAVR技术的不断精进及器械的不断优化才能更好的为心脏瓣膜病患者服务。希望在接下来的授课与手术过程中,各位专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随后,尚小珂教授亦表示,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心脏瓣膜病患者日益增多。需通过整合区域医疗资源,多学科合作,提高心脏瓣膜病的诊断率、治疗率,从而提高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率。这件事情不仅要做,而且要坚定的去做,从2017年开始至今,我们团队一如既往的坚定的在做这件事,所以才有了现在的成绩。规范化培训是TAVR技术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同时TAVR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各学科及团队密切配合、科学管理才能最大程度提高TAVR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理论中奠基础,简短的致辞后,培训进入主旨分享阶段,钟禹成教授给现场的专家教授们围绕着TAVR标准化手术流程及实际病例分享自己在临床中的宝贵经验,特别强调要将精准诊疗的策略及标准化的技术操作推广到各地市级医院,希望通过授课+实操的方式使得更多中心的术者团队掌握TAVR这项技术。
实战之下见真章,分享结束后,尚小珂教授、钟禹成教授邀请张立伟教授、刘朝兵教授、程彬教授共同参与2台TAVR手术。
病例一
患者为男性,外科高危,近一年反复胸闷、气喘不适,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好转,期间曾发生两次晕厥,2022年1月23日因晕厥导致脑外伤并颅内出血,并于外院行手术治疗,起病来,无头痛、呼吸困难、胸痛、腹痛等不适症状,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行心脏彩超检查提示:主动豚瓣钙化伴重度狭窄,遂以“主功脉瓣重度狭窄”收入我科,经充分评估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后行TAVR术。








TYPE1型二叶瓣,重度钙化,瓣环平均径26mm,LVOT平均径24.6mm,瓣上结构最狭窄处约21mm,右冠瓣叶显示不清,为避免冠脉闭塞风险,提前在右冠预埋导丝保护,因左右融合,瓣上限制重且左心室极小,选择巴尔特20#球囊预扩,植入Venus A L26瓣膜,受钙化团块挤压瓣膜展开不均,故选择纽曼22#球囊进行后扩,瓣膜形态明显改善,术后存在少量瓣周漏,最终解除患者主动脉瓣狭窄。
病例二
患者为老年男性,10余年前出现活动后喘息胸闷不适,于2年前诊断为慢阻肺,长期口服噻托溴铵、布地奈德莫特罗吸入粉霎剂治疗。半年前患者自觉喘气胸问症状较前加重,伴有心慌、咳嗽、咳黄脓痰,于我院行冠脉造影提示三支病变,逐行支架置入术,术后恢复可。1月前患者体检时发现心脏瓣膜病,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中度关闭不全,充分评估后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家属表示同意行TAVR术。






三叶瓣,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瓣叶增厚,瓣叶及瓣环上可见散在强回声钙化,瓣叶中度返流,瓣环均径23.8mm,LVOT均径23.9mm ,患者室壁较厚,心室较小,术前充分补液,选择微创心通20#球囊预扩,最终植入Vitaflow® 27号瓣膜,术后未见明显瓣周漏,经过手术团队的治疗,最终为患者解除了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实战手术后此次培训会议圆满落幕,宜昌三峡中心人民医院张松林教授表示:TAVR在国内的发展已有十余年,宜昌地区的患者人群明显增加,对于外科医生而言,面对TAVR技术的蓬勃发展,我觉得应该已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新技术新产品,同时也应具有“危机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学习,掌握并提升TAVR技术。
张郁林教授也表示:从目前TAVR发展趋势来看,未来TAVR手术会持续大幅增加。介入治疗将成为今后瓣膜病治疗领域的发展方向,我们应从自身技术着手,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手术操作水平,为更多心脏瓣膜病患者谋取福音。
TAVR作为目前瓣膜性心脏病介入领域最为成熟的技术,正在展现出优越的先进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宜昌三峡中心人民医院在地市级兄弟医院中TAVR手术开展最早、数量最多、质量最高,会议最后董念国教授为宜昌三峡中心人民医院授牌,至此宜昌三峡中心人民医院正式成为国家标准化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建设单位。

专家简介
董念国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国家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心研所所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心脏移植技术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胸心外科学会(ASCVTS)常务理事,美国胸心血管外科学会(AATS)、国际微创胸心外科学会(ISMICS)会员。以危重症心衰外科治疗为重点,在心脏移植、心衰器械支持治疗和新型细胞化瓣膜替代物研发应用等方面取得系列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成果。主持国家重大/重点项目12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Eur Heart J等国际顶级专业期刊发表SCI论文135篇(IF>10分15篇,IF>35分4篇),主编专著8部;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7项,主持制定行业技术规范/共识8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
尚小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钟禹成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