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功完成一例超宽反流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手术(ValveClamp)

日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董啸主任团队协同心脏超声科、麻醉科、重症监护室、中心手术室等多个科室,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魏来教授、超声诊断科李伟教授的协助下,在红谷滩三角洲院区外科手术室成功再次完成一例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手术(Valve Clamp)

据心脏大血管外科病区董啸主任医师介绍,本次手术在单纯超声指导下完成,导管操作时间30分钟左右,术后患者二尖瓣反流降到轻微反流,患者恢复良好,术后第二天即转入普通病房。

病例

患者:曾某某,女性,75岁。

主诉:活动后胸闷气促3年余,加重1周。

术前诊断:1.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2.心功能III级;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4.室性早搏;5.胸腔积液。

心超数据

【二尖瓣相关参数】二尖瓣关闭时P2P3呈弓形脱入左房。二尖瓣后叶脱垂并重度偏心性反流(原发性:Carpentier II型,缩流颈8.3mm,反流面积0.42cm²,反流容积71ml);P2+P3区脱垂,脱垂范围约14×10mm,前叶2偏3区瓣体长度:25mm,后叶2偏3区瓣体长度:19mm;MVA:6.33cm²。左房内径47mm,左室60/39mm。

手术过程




图1-4. 术前在交界、左室长轴切面及3D视角下可见大量二尖瓣反流,反流区宽,MultiVue下可见P2-P3脱垂



图5-7. 顶心尖确定穿刺点,跨瓣球跨瓣及寻找A-P、1-3区方向维度



图8-10.  由于反流偏3区,需在MultiVue指导下进行瓣叶捕获夹合,先植入偏3区的夹子后,再次跨瓣植入偏2区的第二枚夹子,二夹收紧后即刻可见反流降至轻度

图11. 二夹解离后3D心房观

难点分析

该患者为原发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病变位置偏P2-P3,累及范围广,约22*19*14mm,MVA:6.33cm²,极限挑战病例,需要双夹。目前国内外专家对该类非典型病例患者的TEER治疗尚刚刚起步。由于非2区病变患者瓣膜反流位置较偏,操作器械系统输送到达目标位置困难、同时TEE长轴切面与器械夹臂存在夹角,需要使用具有MultiVue(三维重建)功能的超声机器,且手术中缠绕腱索的风险大,该类患者往往在筛选期就被拒绝难以得有救治,而本次ValveClamp系统通过心尖操作,选取最佳穿刺点,仅30分钟就植入2枚夹子,消除大部分反流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充分显示器械操作便利性、高效性。该例患者为江西省第二例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接受者,本次手术的成功预示着该技术未来将造福更多省内外二尖瓣反流患者。

术中剪影

医院介绍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是江西省心胸外科的发源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与奋斗,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临床学科;成为立足江西、影响区域的心脏大血管外科治疗中心。本学科为“儿童两病免费救治”工程和江西省革命老区爱心基金会医疗救助定点治疗单位,是江西省第一批获得外科学(胸心外)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被江西省卫生厅确认为江西省医学重点专科、领先专业学科;2017年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国家疑难疾病诊治能力提升工程中心,2019年被确认为国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疗省域重点疾病领域专科建设项目,江西省“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专病联盟”(省内唯一);2020年获批南昌大学心脏大血管外科治疗研究所及江西省心血管病诊疗中心(重要科室之一)。
专科特色
科室已搬迁至红角洲院区,拥有普通床位53张,心脏重症监护室床位29张。科室设大血管组、瓣膜病组、先心病组、冠心病组、体外循环组及心脏重症监护等6个亚专科,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年手术量突破1000例,其中大血管手术约200例,微创心脏瓣膜手术已进入全国领先行列,在省内率先开展全主动脉置换术、微创心脏手术、心血管疾病杂交手术、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心脏移植术,其中2003年完成的1例心脏移植患者是省内存活时间最长,开创了省内心脏移植新记录。
本学科关键技术开展情况:近三年开展关键技术覆盖率为95.65%,能够开展一系列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心脏手术:包括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微创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胸腔镜辅助或微创小切口瓣膜置换或成形术、经心尖介入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手术);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置换和冠状动脉移植术(David手术)、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置换和冠脉移植术(Bentall手术)、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术、微创小切口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经皮、经胸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心脏移植术等各类心脏手术;能完成各种急、危重症心血管病心脏手术麻醉、体外循环、大血管深低温停循环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血液净化技术(CRRT)等人工心肺支持及特殊器官支持治疗。


专家简介

董啸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西省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省小儿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外科介入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从事心脏外科工作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师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附属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著名心脏外科专家刘迎龙教授,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学位,2006年回南昌大学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工作。擅长微创瓣膜外科手术,婴幼儿先心病治疗、冠心病外科治疗、微创心房纤颤外科治疗、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等。
主持开展了保留全部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单乳头肌支点二尖瓣成形术,个体化小切口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主动脉瓣综合成型术,改良单片法治疗完全心内膜垫缺损,支架开窗治疗1型主动脉夹层,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等十余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46万元),省科技厅重大课题1项,省科技厅重点项目1项,省教育厅项目2项,发表SCI文章3篇,共计影响因子7分。国际权威杂志《美国心胸外科年鉴》和《欧洲心胸外科杂志》特约审稿人。
阅读数: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