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论道,再聚长安:聚焦心耳,共话“心”健康

久仰秦川璎珞图,才循丝路到长安。

2023年4月21日,第二十六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暨第十二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期间,“巅峰论道,再聚长安”专题会火热召开。

器械的日新月异,往往为医疗技术的进步插上腾飞的“翅膀”。此次专题会,聚焦先心封堵和左心耳封堵相关话题,汇聚全国众多专家学者云集长安,围桌对话,共论心耳封堵策略与要点,共商器械发展现状与未来。

学深悟透,研讨全降解封堵器的“问”与“道”

▼▼▼

在率先进行的“新生代 心对话”心泰医疗-MemoSorb圆桌会环节,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宋治远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玉顺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朱鲜阳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海燕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蒋世良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秦永文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曾智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元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王琦光教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诚教授、山西白求恩医院周强教授、珠海市人民医院姜小飞教授、新疆维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李国庆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何璐教授出席活动并参与讨论。会议以线下手术实战、学术前沿分享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形式,深入剖析了全降解封堵器系统临床应用现状及与传统介入封堵术的异同。

理论+实战,详解全降解封堵器的临床应用

蒋世良教授带来的讲题为《方兴未艾——先心封堵器械发展现状与趋势》,指出,简单先心病的介入治疗是必然趋势,并已经成为目前简单先心病治疗的首选和主流治疗手段,而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发展离不开器械的迭代创新。当下新型全降解封堵器临床应用的持续开展,正在将先心介入治疗带入可降解时代,未来“植入无残留”的健康理念必将造福更多先心病患者。

随后,张玉顺教授以《得心应手——全降解封堵器经皮介入封堵操作技巧》为题,详细介绍了全降解封堵器经皮介入封堵的操作技巧及要领,强调了全降解封堵术“5S”操作法的重要性,明确指出术中超声下封堵器使用的形态变化及评估要求,以保障封堵有效性及安全性。

期间,张玉顺教授团队与秦永文教授团队完成了两例全降解封堵器植入术,成功为一例成人大型漏斗状膜部瘤室间隔缺损患者和一例成人先心病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患者植入全降解室缺封堵器,术后造影及经胸超声结果显示封堵器形态良好,对瓣膜无影响,无残余分流,封堵效果理想,两例手术均圆满完成。

结合手术演示,张玉顺教授还详细介绍了全降解封堵器经皮介入封堵的操作技巧及要领总结。强调了全降解封堵术“5S”操作法的重要性,一“贴”、二“扣”、三“锁”、四“剪”、五“撤”,并明确指出,术中超声下观察封堵器左盘展开后,需轻拉成型线,使封堵器左盘由球状拉成盘状,同时需做好封堵器锁定前的评估确认,再行剪断抽出成型线,保障封堵有效性及安全性。

围桌共话,深探全降解封堵器的发展未来

讲课结束后,在曾智教授、王琦光教授、秦永文教授的共同主持下,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全降解封堵器介入封堵操作的“异”与“同”?》《不同室缺解剖形态对封堵器植入的影响全降解OR金属?》《全降解封堵器的拓展应用可能?》三个重点论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秦永文教授指出,相较于传统金属封堵器,全降解封堵器植入术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全降解封堵器的选型、装载;其次,由于可降解材料在射线下不显影,因此超声影像技术在全降解封堵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不同于金属封堵器,全降解封堵器的专利成型锁定设计,使封堵器成型稳定,紧贴心室壁,防脱落,提高了封堵安全性。

张玉顺教授再次强调了术中成型线的作用,对封堵器“加压”,使其贴靠室壁、牵拉试验确定封堵器固定良好等。同时,他也对封堵器的锁定提出疑问,认为封堵器本身具有回弹性,是否可以不锁。

该点白元教授给予了明确解释,认为封堵器锁定后形态不发生改变,伴随心脏运动盘面不会再变成球状,而是一直保持盘状贴合在室间隔上,形态稳定,贴壁良好,利于内皮化。

王琦光教授则就全降解封堵术的适应症选择提出疑问,秦永文教授从多孔型、膜部瘤等不同室缺解剖形态给予了分析,指出全降解封堵器自适应组织的特点,使其有了应对复杂室缺介入治疗的更多可能性,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朱鲜阳教授在总结中,对全降解封堵器的自适应性给予了高度评价的同时,也对创新全降解封堵术的临床应用开展提出了新期待,希望器械研发企业能立足临床实际,共同推进先心介入治疗领域新技术、新器械的持续规范化发展,为先心病患者带来更多健康“心”福音!

共享成果,共鉴WATCHMAN发展经验

▼▼▼

后进行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ATCHMAN FLX50例圆桌派环节,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宋治远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玉顺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朱鲜阳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海燕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蒋世良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秦永文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元教授、珠海市人民医院姜小飞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谢学刚教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曾广伟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曾杰教授、江门市中心医院高伟栋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刘海涛教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刘雄涛教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吴栋梁教授出席活动并参与讨论,理论结合实战,帮助学员全面了解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助力器械应用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操翰成章:50例病例回顾,筑牢理论根基

WATCHMAN FLX是新一代的左心耳(LAA)封堵器,自2022年3月正式上市以来,已成功入驻全国超过100家中心获得了近500台植入经验。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张玉顺教授首先带领大家回顾了52例WATCHMAN FLX病例,对WATCHMAN FLX封堵器释放的“位置、锚定、尺寸及密封”(PASS)标准做出了详细介绍。尤其是封堵器移位、封堵器栓塞、器械相关血栓、残余漏(mm)等等相关问题张玉顺教授结合临床案例给出了解答。通过两组患者术后缺血性卒中、心包积液等指标数据对比,直观呈现了手术效果,充分展示了WATCHMAN FLX优异的安全性与灵活操控性。

力挽狂澜:浅心耳封堵难点,新技术推进新深度

王海燕教授阐述了WATCHMAN FLX浅心耳封堵策略与操作要点,指出由于WATCHMAN FLX器械长度缩短,其最小心耳深度为器械尺寸的一半,在术中要确保穿刺位置合适,避免因鞘管轴向过高或过低,导致可用深度比实际深度少。针对此类浅心耳,避免手术难度的重要因素是要注意保持鞘管与心耳同轴性,可充分使用心耳实际深度。另外,得益于安全的FLX Ball、顺应性优异的骨架,可用“毛毛虫”法、推伞法完成浅心耳封堵,可使远端骨架充分贴合心耳壁,获取更多心耳深度。

斗酒百篇: “组合拳”重击鸡翅与早分叶心耳封堵难点

姜小飞教授带来了WATCHMAN FLX反鸡翅、鸡翅型与心耳封堵策略与操作要点,并表示,左心耳轴向和导引系统轴向形成一定角度,导致鞘管难以到达左心耳深处,有效深度不足,封堵器展开后容易出现大幅度露肩、弹出左心耳外等情况是反鸡翅/鸡翅型封堵的难点。对于远端折角型反鸡翅/鸡翅,其心耳封堵技巧是可使用退鞘四步法进行封堵,形成FLX BALL 后可逆时针/顺时针转动鞘管,进入远端分叶展开。而对于口部折角型反鸡翅/鸡翅心耳,则可以使用退鞘+进伞法相结合的“毛毛虫”法在翅根处展开,或逆时针/顺时针转动鞘管,FLX BALL进入远端分叶展开。

于为今烈:从2.5到FLX——复杂心耳病例分享

谢学刚教授针对WATCHMAN FLX实战技巧进行了分享,心耳封堵术中,根据患者心耳形态选择封堵伞及手术策略至关重要。一例镜面右位心鸡翅心耳的病例,其心耳开口最小22.5mm,最大25.4mm,平均直径23.7mm。患者心脏位置右位心,故食道超声与常规不同,DSA从房间隔穿刺开始切换成左前斜(俯卧位),术者手上操作与常规相反、TEE超声45°与135°对调、DSA设置俯卧位模式。

手术演示,强化实践应用

手术转播环节,张玉顺教授团队、谢学刚教授与宋治远教授联袂完成了一例WATCHMAN FLX 封堵器植入术,术后造影及经胸超声结果显示封堵器形态良好,无残余分流,封堵效果理想。

术后,西京医院刘海涛教授就“FLX的学习曲线很短,通常术者做完几例后就能很快上手,在开展了那么多左心耳封堵手术后,还有哪些问题?提醒术者什么?”等问题与宋志远教授进行互动。宋治远教授表示,任何一种封堵器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根据技术的不断更迭,器械也在不断更新升级中。从目前情况看,无论是封堵器的安全性,还是短的学习曲线等方面看,FLX是最好的一款封堵器械。在手术过程中个人分享的经验有两点,一是封堵伞选大不选小;二是注意封堵器释放的时候,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具体方式,有的选择推鞘法,有的是推进法。

高光时刻

张玉顺教授荣获N03·WATCHMAN FLX 全球带教专家!

▼▼▼

精彩的学术环节后,迎来本次活动的高光时刻——WATCHMAN FLX 003全球带教专家授证仪式。蒋世良教授、朱鲜阳教授共同为张玉顺教授颁发WATCHMAN FLX 003全球带教专家证书。

交流互鉴、博采众长。

此次“巅峰论道,再聚长安”专题活动,学术氛围浓烈,既有前沿的学术讲座,又有极富教育意义的病例分享,更有精彩绝伦的实时手术直播,充分展示了手术专家的高超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次会议众位国内大咖术者就心耳封堵热点问题各抒己见,分享WATCHMAN FLX的应用体会,共谈WATCHMAN FLX封堵器及左心耳封堵治疗的未来推广方向。会场上回荡着深入浅出的剖析、真知灼见的解读,期待未来在全国范围内为更多房颤患者带来更满意、更优效的治疗。相信一定会对先心病封堵及左心耳封堵领域未来的人才培养、技术提升及学术精进等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阅读数: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