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遵义会|圆满闭幕!立足新起点,阔步心征程: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事业走向基层

遵义,这座烙印着红色基因的“转折之城”,是红色圣地,是旅游胜地,更是发展圣地。

88年前,娄山关大捷留下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千古名句。

时光荏苒,心程漫漫。88年后,这片红色热土上,一场心血管领域的盛会也自觉传承着红色风骨,以全新的面貌,立足新起点,阔步心征程,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走向心血管诊疗发展事业的“心长征”。


2023年5月7日,由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办的第十八届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及规范化诊疗培训学术会议,在茶香酒醇的醉美遵义隆重开幕。近百余名国内知名心血管专家济济一堂,共绘心血管诊疗事业全面健康发展新篇。

春回大地,绿遍山原,又见花开。

大会主席、遵义医科大学附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石蓓教授主持开幕仪式并表示:“经历三年疫情,终迎春暖花开。遵义会已经迈入了第18年的征程,各位专家、各位领导以及省内外同道对遵义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是遵义会坚守18载的最强大后盾。在此,欢迎各位专家同道,再次重聚遵义,相聚2023遵义会会场。”

开幕式现场,星光璀璨,大咖云集。

参加此次会议的专家和领导有: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亚洲心脏病学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伟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波教授以及百余名国内顶级心血管病专家,参加领导有遵义医科大学校长刘建国教授,贵州省医学会张涌秘书长,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唐自力同志,贵黔国际总医院何国祥教授、吴立荣教授,贵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刘兴德教授,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廖文波教授,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袁正强教授,贵州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强教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李伟教授以及 50多家遵义医科大学心血管专科联盟的院领导。

本次会议还有近2000名来自省内外各级医院心血管内科、急诊和全科医生参会,累计开展学术论坛38场,专题讲座200余场以及30余例病例讨论。

嘉宾致辞

心会遵义,再启新程

▼▼▼

葛均波院士:重基础,强培训,再提高

葛均波院士在致辞中表示,遵义会,历经十八载,已经成为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会议。从2006年第一届开始,石蓓教授带领团队在遵义医科大学校以及附属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始于基础培训,聚焦前言指南,对推动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心血管疾病预防、诊疗以及规范化培训做出了重要贡献。此次会议,看到众多行业内大咖再次相聚遵义,解读指南,相信必将会对贵州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心血管诊疗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刘建国教授:搭交流平台,促基层医疗发展

刘建国教授首先回顾了遵义医科大学悠久厚重的发展历史,并提到,遵义医科大学作为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经过7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以医学为主、多学科支撑、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力雄厚的省属重点高校。心血管学科作为省重点学科,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医学学科。自医院在省内主导成立遵医附院心血管专科联盟以来,石蓓教授带领团队对五十余家成员单位开展专科建设帮扶,共同促进区域心血管专科救治体系建设,使心血管疾病救治网络覆盖整个黔北地区并辐射至省内其他区域,成为全省胸痛中心建设的标杆和典范。

此次会议,将心血管诊疗领域的前沿学术和心血管疾病规范化治疗培训相结合,为心血管病症的诊疗、科学研究和管理提供了难得的开放学习交流平台,也为省内各级医生创造了与国内心血管领域高水平专家进行学术交流的宝贵机会,有利于推动心血管医务人员心血管临床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同时,通过对全科医师及各级基层医师进行心血管疾病规范化治疗培训,必将推进医疗事业下沉基层,助力“健康中国”“健康贵州”建设。

张涌秘书长:前沿与实践结合,提升基层诊疗水平

张涌秘书长提到,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占居民总死亡率的40%,远远高于其他疾病,尽管十几年来,贵州省心血管病诊疗水平取得长足发展,但总体水平仍相对落后于东部广大地区,且各地区之间发展存在显著不平衡的现象。遵义会自创办以来,始终聚焦国内外心血管领域最新诊疗指南,以多种方式进行深入解读,传递前沿知识,缩短专家指南共识与临床实践的鸿沟,同时也是贵州省心血管病专家和医生与省外专家同道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此次会议,旨在通过规范化学习,提高各级医护人员对心血管疾病医疗救治及护理水平。期待会议的召开,能够真正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优化现有医疗模式,推动基层诊疗资源有效应用和疾病有效防控。

张运院士:接受红色洗礼,传承长征精神

“参加遵义会不仅是为了学术交流,更是为了朝拜,是带着一种朝拜的心情来参加遵义会,朝拜伟人、朝拜历史、朝拜精神、朝拜信念。”

张运院士饱含感情地讲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中“一条腿的长征路”的故事,用这种自强不息,越是困难越向前的长征精神致敬革命英烈,传承红色风骨,也激励鼓舞心血管同仁。并表示,遵义会在石蓓教授带领下办得非常有特色,又红又专,已经成为大家心目中的一块丰碑,因为每次来参加遵义会就是来接受双重洗礼,一是学术洗礼,二是红色洗礼,精神焕然一新,学术再上一层。希望在经历三年疫情之后,2023年遵义会能够收获更加丰硕的成果。

马长生教授:全面发展,临床和科研两手抓

马长生教授对遵义会表达了高度认可,同时也对遵义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马长生教授表示,创新是中国唯一的强项和出路,只有创新才能解决心血管领域的现存问题。此次来到遵义,非常欣喜的看到心血管学科临床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感受到石蓓教授团队朝气蓬勃的活力和对创新研究的信心。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定能在国际顶级心血管病期刊上看到来自石蓓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更希望能够看到2049年百年强国之梦成为现实的盛世之景。

霍勇教授:发挥示范效应,推动学科健康发展

霍勇教授提到,18年前,第一次来到遵义,重走长征路,就与遵义会结下了不解之缘。18年来,既见证了遵义会蓬勃向上的发展,也深刻学习了红色精神,并由此推动了临床研究工作更高效开展。特别是在石蓓教授带领下,贵州省基层医疗建设和区域急诊急救大病管理体系取得了长足进步,成立的心血管专科联盟,将贵州省五十余家医疗机构纳入其中,对整个黔北地区县域医疗机构的学科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的打造,对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值得全国同道学习。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大家能够积极进行学术交流,更好地推广临床实践,造福更多患者。

华伟教授:有意外,有惊喜,更有期待

华伟教授从第一次参加遵义会的亲身感受出发,以两个意外之喜表达了自己对会议的认可,并代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起搏分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第一个意外,是如此众多的大咖专家来遵义参加会议,不仅说明了石蓓教授团队工作的优秀,也是她个人魅力的展现;第二个意外,是遵义会如此大规模、如此全面,包含冠脉、心衰、电生理等心血管领域的方方面面,是一个非常完整的、内容非常丰富的大会。”相信本次会议的召开,必将进一步推动贵州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心血管事业的发展。

主旨演讲

聚焦前沿,开拓视野

▼▼▼

随后进行的主旨演讲环节,特别邀请到国内顶尖专家分享心血管诊疗最前沿内容,传递最顶尖信息,引领心血管诊疗事业向上向好发展。

葛均波院士首先发表了泛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发展方向的精彩演讲;张运院士分享了PROMINENT试验带来的思考;马长生教授通过对心血管病人工智能管理的深入介绍,带领大家探讨AI和心血管的未来趋势方向;霍勇教授阐述了我国新时期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建设的详细内容和所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华伟教授介绍了中国心脏性猝死的流行病资料及防治现状;于波教授解读了EROSION系列研究进展及其带来的临床启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则对三尖瓣缘对缘修复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和临床研究逐一进行说明。

内容全面

注重基层培训,荟萃前沿热点

▼▼▼

“推动“健康中国”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重点放在农村,面向西部,开展心血管领域最新诊疗指南解读和心血管规范化诊疗培训是遵义会永恒不变的主题,将心血管疾病防治深入基层,建立区域心血管协同救治体系,推动全民健康,造福广大百姓是遵义会一贯秉承的宗旨。”

据石蓓教授介绍,面向西部、面向贵州、面向基层,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服务基层,是遵义会18年来一以贯之、始终不变的办会理念。此次会议更将强化基层培训,补齐发展短板,传递新知识、新技术,作为重点。

紧贴基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遵义医科大学心血管专科联盟自成立以来,积极推动省内县医院各大中心建设,增强基层医院心血管病救治能力,推动急危重症患者“上转”和慢性“下转”的双向转诊制度建设,已经形成了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此次会议特别设置遵义医科大学专科联盟推进会专题,推广和普及这种创新联盟建设,以期发挥示范和品牌作用,以点带面、以面带片,辐射更多医院,造福更多急危重症心血管病患者。

同时,针对全科医师及各级基层医师进行心血管疾病的规范化治疗培训,设置全科医生心血管诊疗能力提升项目,进一步提高全科医师对心血管疾病的医疗诊治水平。

补齐短板,着力提升心血管疾病全流程管理

此次会议内容设置全面,涵盖复杂冠脉介入、冠脉腔内影像学、冠脉功能学、心脏重症、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血管与代谢等多个领域。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贵州省内基层起搏诊疗能力弱这个“短板”,心脏性猝死预防综合防治项目(PSCD)—贵州省基层医院心脏起搏植入技术能力提升项目在会议上正式启动,相信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必将丰富和补充起搏电生理在贵州省内基层医疗机构的广泛开展。同时,以胸痛中心为基础,通过设置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 ——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建设论坛、胸痛中心质控及再认证论坛等版块,提高区域救治体系的建设,推动心血管疾病全流程管理。

从基层培训到前沿热点,从最新指南到临床实践。

为期两天的学术会议,内容详实,形式多元,通过专家讲座、病例分享、病例大赛等形式,联动基层,上下协作,在为所有参会者带来一场系统化、规范化心血管诊疗领域的学术饕餮盛宴的同时,也对贵州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基层心血管防控事业的发展注入发展动力,提升发展活力。

扬帆踏浪启新程,赓续前行启新篇。

18岁的遵义会,站在新起点,以始终如一的初心坚守,以更全面、更规范、更高质量的内容,为贵州地区心血管同道,特别是基层同道传经送宝,点亮发展“航道”。

恰如石蓓教授所期待:“未来,遵义会将继续逐梦前行,继续播撒心血管诊疗指南最新前沿知识的种子,把规范化培训在贵州省,在西部地区持续地开展下去……”

阅读数: 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