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心律失常四大热点, OCC 2023的这些内容别错过!


重磅研究回顾、国内猝死现状分析……


 

2023年5月,是人民进入疫情防控新阶段的第一个夏天。得益于此,第十七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2023年5月24~28日于中国上海线下隆重召开,并在线上同步转播。来自全国的心血管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共探心血管领域新进展。


心律失常作为心血管领域中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此次OCC上也热度不减。其中,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毅刚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汤宝鹏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宿燕岗教授、上海长征医院廖德宁教授进行主持的心律失常专业演讲:无线精准EP——主旨演讲,汇集了四大心律失常领域的热点内容。本文特整理主旨演讲精粹,以飨读者。



直击最新年度进展

2022心律失常领域十大研究回顾



张澍教授


四大主旨演讲的第一场,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带来的2022年度心律失常领域十大研究回顾。他表示,对前沿文章进行汇总分析,是他从2012年担任中华心律失常杂志主编时就开始的一项工作。每一年入选的年度重要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考查:一是研究富有成果,二是具有创新性,三是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四是其对临床的重要性。


接下来,张澍教授逐一对十大研究进行了讲解。第一个研究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该研究主要回答了一个问题,即临床上遇到无症状的房颤患者,是否应该及时干预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无症状心房颤动患者早期节律控制与症状性心房颤动具相同临床获益。这告诉我们,对无症状房颤患者进行早期、系统性节律控制治疗或许可以带来与症状性房颤患者相似的临床获益。紧接着介绍了一篇发表在JAMA上的文章,结果表明延迟增强磁共振指导下心房颤动消融并不能降低房性心律失常的复发率。


均发表在《Circulation》的第三和第四篇文章,研究结果分别支持导管消融联合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作为心肌病伴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一线治疗方案,和在ICD首次恰当放电治疗后即刻进行导管消融。第五、六篇文章则分别来自J Am Coll Cardiol和新英格兰杂志,逐一向大家揭示了左束支起搏心脏再同步治疗可更显著改善左心室功能,以及进一步验证了血管外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EVIC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器械治疗方面,除了上述谈到的ICD,还在第七篇的JAMA杂志上的文章中提及了经皮磁刺激,该研究为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提供了一种无创、非侵入性的新技术,探索了一个新的途径。


除此之外,治疗方面还提到了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的第八篇文章,结果显示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维生素K拮抗剂优于利伐沙班。以及柳叶刀杂志上的第九篇文章,表示人工智能指导窦性心律心电图筛查心房颤动,AI指导的针对性筛查方法可实现对房颤风险的进一步分层。最后的第十篇来自欧洲心脏杂志的文章还提到了基因检测在不明原因心脏骤停(UCA)中的重要性,该研究结果支持基因检测用于UCA幸存者的病因诊断和临床评估。



中国心脏性猝死防治

仍然任重道远



华伟教授


心脏性猝死(SCD)是危及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在所有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中,SCD占50%。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SCD总数居世界之首,造成的社会经济学负担沉重,挑战巨大。如何进行SCD的防治,一直是心律失常领域的难点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伟教授就心脏性猝死国内防治现状与挑战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


华伟教授表示,患者一旦发生SCD,其存活几率非常低。在发生心脏骤停后的院外急救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进行及时的心肺复苏,以及在公共场所能够使用AED进行及时除颤,这是拯救患者生命最关键的环节。即便如此,SCD的存活率仍然不容乐观。西方国家的平均数据为5%,而我国则更加严峻,可能低于1%。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华伟教授进一步指出了我国心脏骤停急救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全民CPR普及率低(不到1%),二是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所需时间长,三是AED配置率低,使用率低,最后还有法律保障系统缺位的情况。


可以通过全民基础生命支持培训和宣教、增加公共场所AED的可获得性以及设法提高目击者的心肺复苏实施率的AED使用率。也有一些新的解决方案,如通过无人机快速地将放置于城市固定位置的AED递送到现场,可穿戴除颤器(WCD)的应用。


循证医学证据提示:ICD是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唯一有效方法。但事实上,我国仍有高达93.5%的应该植入ICD的患者没有植入ICD。ICD的植入也会导致一些电极导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全皮下ICD(SICD)应运而生。对于存在ICD植入指征,且没有足够的静脉通路或有高感染风险,同时也不需要也预期不需要心动过缓或终止VT起搏或CRT治疗的患者,推荐植入SICD。


此外,新型的非静脉ICD(EV-ICD)也将应用于临床,其除颤导线在胸骨下方而非胸骨表面,更加贴近心脏表面,因此可能除颤能量更低,也可以进行心脏的起搏功能,在将来会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药物治疗和器械治疗

临床如何平衡选择?



黄德嘉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黄德嘉教授为大家带来了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和器械联合治疗。首先,他谈到了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目前,慢性心衰药物治疗的四大支柱分别为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钠-葡萄糖转蛋白2抑制剂(SGLT2i)。


在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方面,2022AHA/ACC/HFSA心衰指南指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一部分患者的器械治疗仍然十分重要。对于SCD风险相对较高的心衰患者,ICD在猝死的一级预防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猝死通常发生于心功能Ⅱ、Ⅲ级患者,是心衰的主要死亡方式,一旦发生,95%以上患者将失去包括药物治疗在内的所有治疗机会。


具体来说,该如何考虑对于慢性心衰患者的ICD适应症呢?2021ESC心衰指南就对非缺血性心衰的患者降低了ICD的推荐级别,由原本的1类推荐降为2a类推荐,而对缺血性心衰患者仍然是1级推荐。但在2022AHA/ACC/HFSA心衰指南中,不论是非缺血性还是缺血性心衰患者,ICD都是1类推荐a级证据。猝死是心衰患者死亡的主要方式,因此,尽管两个指南有些许差别,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有效地预防猝死,在临床上需要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积极的干预。


最后,黄德嘉教授还对心衰优化药物治疗原则进行了细致讲解,同时表明器械治疗通过改善血液动力学(CRT)和预防严重心动过缓,有助于抗心衰药物一线药物剂量增加和优化,从而达到更优的整体治疗效果。



新兴技术强势来袭

与其抵抗不如拥抱



黄从新教授


第四个热议的主旨演讲内容,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带来的人工智能与医疗的话题,他以“心脏电生理领域——未来的路”为题进行了分享。


黄从新教授强调了两个“共舞”内容,第一个共舞是与科技进步共舞。1986年开始,射频消融应用于临床给心律失常治疗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某种程度上,它也掀开了新兴技术应用于心律市场领域的新篇章。随后,黄从新教授关于各类科技进步展开了演讲。


内容包含无创心电图成像技术,无创电机械波成像技术,KODEX-EPD标测系统,其次是新型射频能源导管相关内容,如钻石头温控消融导管、多电极球囊消融导管、Globe多电极阵列导管、热球囊、可视化多电极射频消融球囊,以及新型射频消融导管——针管式消融导管,新型冷冻消融导管——超低温冷冻消融导管和导管消融新能源——脉冲、激光。这些技术图片的一一展现,不禁让人感叹现如今科技进展之快,丰富度之高。


黄从新教授提到的第二个共舞是与AI共舞,他从AI诊断、AI医疗、AI消融、AI起搏、AI随访、程控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精彩演讲,最后还谈及了正火爆全球的Chat GPT。也通过对这些技术的深入了解,他了解到作为医生对于新技术的态度应该是拥抱而非抵抗,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应用,还要在派生的新的就业岗位上再努力。


在演讲的最后,汤宝鹏教授进行小结:“今天的4个主旨演讲,从集结了心律失常领域热点难点的十个研究,到让人倍感压力与责任的国内猝死现状及挑战,再到找寻心力衰竭药物和器械治疗间的平衡点,最后深度触及了现代医学与智能结合的现状,均是备受关注的临床干货。感谢四位教授的精彩演讲,让我们受益匪浅,也感谢李毅刚教授、宿燕岗教授和廖德宁教授与我一同主持,最后感谢各位听众的倾听与关注。”


责任编辑:彭建萍 

审核:钱菊英教授


——转自医学界



阅读数: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