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高血压的患病率总体呈增高趋势,近年来中青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更为明显。2023年全国高血压日的宣传主题是“健康生活,理想血压”,降压目标如何界定?降压治疗何时启动?血压评估的注意事项?降压药物如何选择和使用?一直是临床医生们的困惑。
一块来参与全国高血压日课程学习活动吧~研修之路热选高血压进阶好课,扫码立即免费观看课程,还可获得《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哦!

亮点前瞻:围绕有效控制、平稳降压,结合特殊病患群体,优化降压策略,一起来看看课程的内容吧!
降压治疗目标值推荐
关于降压治疗目标值的判定,目前仍然推荐使用诊室血压作为判定标准,同时结合诊室外血压。新版指南对于诊室血压目标推荐有以下几种情况:
1.对于没有合并症的一般高血压患者,将诊室血压控制到<140/90mmHg即为达标,如果患者能够耐受,推荐可以进一步将血压降低到130/80mmHg以下。
2.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如果年龄在65~79岁之间,推荐的首要目标是诊室血压<140/90mmHg,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建议将诊室血压降到低到130/80mmHg以下;如果是年龄≥80岁的老年人,把诊室血压降低到150/90mmHg即可。
3.对于心血管高危/极高危以及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在可够耐受的情况下,需要直接把血压降低到130/80mmHg以下。当然,对于不同人群的降压策略及目标值存在一定的差别。
4.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新指南推荐将目标血压控制在<130/80mmHg。
5.对于合并肾脏疾病的高血压患者,需要判断患者有没有蛋白尿。如果患者没有蛋白尿,血压控制到140/90mmHg以下即可,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将血压控制到<130/80mmHg;如果患者有蛋白尿,目标血压是<130/80mmHg。
6.对于合并冠心病或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高血压患者,目标血压是<140/90mmHg,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将血压控制到<130/80mmHg。
7.对于合并心衰的高血压患者,目标血压控制在<130/80mmHg。
8.对于合并外周血管病变的高血压患者,目标血压是<140/90mmHg。
9.对于妊娠高血压患者,新指南推荐了安全下限,即不能将血压降低到110/70mmHg以下可能是合理的。
降压治疗启动时机
年龄在65-79岁的老年人群,当诊室血压≥140/90mmHg时,应当开始药物治疗。年龄≥80岁的老年人,当收缩压≥150mmHg时,需要启动药物治疗。对于合并心血管并发症或靶器官损害、心血管风险高危的人群,建议及早启动药物降压治疗,以便改善预后。在患者可耐受的前提下,可采用比较严格的血压控制策略。对于合并有多种疾病,尤其是衰弱的老年人,启动药物治疗的时机需要适当放宽,并且需要个体化设置降压目标。
新指南同样非常重视诊室外血压测量以及24小时血压控制,认为实现24小时血压控制应当作为降压达标的重要内容。如果要实现24小时血压控制达标,还需要使用动态血压监测进行全天的血压评估。这就要求不仅要关注诊室血压,同时也要关注病人全天24小时血压控制情况,包括清晨血压和夜间血压水平。研究示夜间和清晨的高血压和心血管不良事件明显相关,并且无论诊室血压如何,家庭血压测量到的清晨高血压都和较高的心血管风险事件密切相关,即使诊室和/或清晨血压控制得非常好,单纯性夜间高血压也会导致靶器官损害明显增加,因此在目标血压控制方面,不仅要考虑控制诊室血压,还需要关注全天血压,尤其是清晨血压以及夜间血压。
1、使用常规剂量 一般大多数患者起始采用的是常规剂量,对于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或比较衰弱的病人,可以初始采用较小的剂量,然后再按照步骤进行调药。
2、选用长效制剂 优先选用长效降压药物,一天一次服用,增加依从性,以有效控制患者的24小时血压,更有效的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如果必须选择短效药,一定要按照说明书,根据药物的半衰期,考虑两次到三次服用,目的就是让患者的24小时血压平稳达标。
3、联合用药 降低心脑血管事件最重要的是血压达标,而血压达标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联合用药。单药治疗能够使血压达标率达到50%,即一半以上的患者都需要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才能够达到目标血压水平。联合用药首选单片固定复方制剂,比如目前常用的A+D类药物、A+C类的药物等。
4、个体化 对于不同的患者而言,降压不是主要目的,而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减少死亡率。对于已经合并了其他危险因素或者已经造成了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根据合并危险因素和器官损害的情况,结合患者的个人意愿以及承受能力,选择适合适的治疗药物。
5、药物经济学 高血压的终身治疗,需要考虑用药成本和效益。我们不愿意看到不耐受的患者因为选用相对比较昂贵的药物而降压后停药,即使是比较便宜或者短效的药物,只要患者坚持服用,把血压长期降下来依然能够获益,所以一定要考虑药物经济学的问题。
最后,如何达到最完美的降压治疗,为患者带来最好的获益。这就是要关注降压药物治疗过程中的特殊问题。
1、血压变异(BPV) 新版指南特别强调了血压变异性的问题,需要关注每次测量之间血压的差值、白天和夜间血压的变异性、每周/每月/每年测量血压的变异情况等,变异性大是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一个危险因素。
2、血压目标范围内时间(TTR) 新版指南中出台了一个评估降压治疗疗效的新指标:TTR是在指定的目标血压范围内的时间比例,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多长时间血压是达到了控制目标的,达到的时间越长、百分比越高,患者未来的获益越大。
3、晨起高血压和夜间高血压 关注患者晨起和夜里的血压有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需要为患者做动态血压监测,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实时监测患者的真实动态的血压水平。
4、要关注低血压的情况 一些老年人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或者存在神经系统病变的老年人有体位性低血压,有些老年人餐后的低血压,还有一些人包括年轻人有运动后、饮酒后的低血压等,这些都是需要关注的。如果把这些特殊点都关注到了,就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降压治疗获益。

扫码立即免费观看课程
还可获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