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首例|未成年人“人工心脏”微创植入术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成功实施

2023年11月18日,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张金洲主任团队完成了西北地区首例未成年人微创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刷新了目前西北地区人工心脏植入患者的最小年龄。截至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病史资料

男,16岁,患者因突发脑梗,在当地医院诊治时,被诊断出了“扩张性心肌病”。未行治疗,随即就诊于西安某知名三甲医院,诊断扩张性心肌病,建议心脏移植,经移植配型后,药物治疗期间,间断活动后胸闷气短仍未改善,考虑到有家族史、等待供体时间漫长和移植费用昂贵等,特来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寻求进一步治疗方案。

入院诊断

扩张性心肌病(充血性心肌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心功能四级(NYHA分级)、脑梗塞恢复期。

心超数据

EF:20.4% 全心大,以左房、左室为著,左室呈球形,左心室(前后径/左右径/长径):79/83/103mm,室间隔及左室室壁波幅普遍降低,考虑扩张性心肌病,二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收缩压47mmHg),心包少量积液;右心功能:右心室收缩功能减低,TAPSE=7.3mm,S=7.8cm\s,FAC=23%,Tei指数=0.96。

手术策略

对于未成年、而且有家族遗传史的终末期心衰的患者来说,心脏移植是“金指标”,成功移植后患者的十年生存率可以达到60%-70%。面对心脏供体不足的现状,等待过程中患者随时可能出现意外,等待期间的住院费用,加上将来移植的费用让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人工心脏耗材纳入陕西医保,给他们带来了一丝曙光,综合考虑后,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张金洲主任团队选择为患者实施:“微创小切口左心室辅助装置置入术”。

手术过程

手术在全麻下开展,术者通过TEE定位,选择右侧第二肋间和左侧第五肋间切口入路。通过股动脉双极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阻闭升主动脉,冷灌结束,经左侧第五肋间切口显露左室心尖,经右侧胸骨第二肋间显露升主动脉,将左心辅助装置顶环缝于心尖部,插入左心室辅助装置入血管,调整固定好位置。穿过心包,将流出道人工血管引入右侧胸骨第二肋间,行流出道血管与升主动脉端侧吻合,复温,开泵,排气,开放升主动脉,左心室辅助装置开始正常运转。

结语

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约有1000万终末期心衰患者需要移植,但每年等到供体的不到600例,“一心难求”的困境在临床上长期存在。本次手术采用的人工心脏产品是由深圳核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Corheart®6),血泵直径34mm,厚度26mm,重量90g,系目前是全球尺寸最小、重量最轻的全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与心脏移植相比,人工心脏有独有的优势,患者不必服用抗排异药物,也没有排异反应,只需要服用抗凝药物和定期复查即可。

阅读数: 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