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区心律失常介入发展现状
2016-10-31 14:35
编者按:2016年10月28日,北京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首届京津冀心律失常联合论坛在北京举行。北京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天津市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李广平教授,河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河北省人民医院齐晓勇教授分别介绍了中国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心律失常介入发展现状。现将他们的报告摘要整理,敬请关注。
在心脏起搏与器械植入方面的发展历程
心律失常介入诊疗的骨干医院
天津地区心律失常介入的发展现状
阅读数: 1039

天津市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李广平教授
天津电生理与介入治疗起步较早
我首先把天津市电生理与介入的发展历史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从上世纪50年代起,石毓澍教授、周金台教授在当时的天津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开展了心导管和心律失常的有创检查工作。1980年,石毓澍教授和李忠庆教授等人最早在天津开展了临床电生理学检查工作。此后,在石毓澍、周金台、陈树勋、梁爽霖、王瑞康、王惠中、李忠庆等专家教授的努力下,天津的心律失常临床与介入诊疗得以广泛开展。
1985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周金台教授最早开展了经导管直流电消融,1987年,天津市胸科医院王慧中主任最早开展了经胸心外膜化学消融,治疗显性预激综合征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991年,李忠诚教授等人做了天津第一例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术。1993年6月2日,开展了天津第一例的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消溶。
1995年,解放军天津第254医院成功开展本市首例马汉姆纤维致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术。1998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胸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开展了经典电生理标测技术指引下的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的消融工作。
2003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在天津最早开展了心房颤动的三维标测射频消融。此后,天津市胸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也相续开展了心房颤动的三维标测射频消融。
在心脏起搏与器械植入方面的发展历程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周金台教授等人在1960年代末,就进行起搏器的研制和临床植入工作。那时候,大家都知道天津有个712的起搏器。
1980年代末,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胸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先后开展了双腔心脏起博器和频率自适应性心脏起搏器的植入工作。
1999年的7月,天津市胸科医院做了天津市第一例永久性三腔起博器的植入(CRT)。以后,解放军254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等医院均开展了同步化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工作。
2001年,解放军254医院开展了本市第一例的ICD植入,当时是单腔ICD。此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市胸科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均独立开展了ICD植入治疗恶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介入诊疗的骨干医院
2007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市胸科医院获准成为首批卫生部全国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此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成为第二批卫生部全国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
目前,天津市以两家心血管专科医院(天津市胸科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两家大学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形成了心律失常介入诊疗的骨干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等5家中心医院,解放军和武警医院等2家部队医院开展心律失常介入工作的三级(甲)医院17家,以及部分二级甲等医院9家。
天津地区心律失常介入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天津的心脏起搏器在植入量方面,也是在逐渐增加。2015年,植入总量为1435台,在全国的排名约在12~13位,如果按百万人口的植入量看,排在第三位。
ICD与CRT的植入发展并不平衡,2015年全市共植入ICD72台,CRT共是69台。这方面主要是受医保限制的影响比较大。在导管消融方面,2015年天津共完成了2235例,射频消融数量在稳步增长。房颤消融在2015年共做了838例,主要集中在天津市胸科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能够独立开展房颤消融的医院只有几家。
前面我之所以对天津心电生理和起搏介入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就是因为本次会议是面向全国,尤其是北京和京津冀地区的一个会议。通过这样一个回顾,我也想告诉大家,天津心电生理和起搏介入治疗发展也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天津很多的第一例工作都得到北京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也代表天津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向北京的专家们表示非常衷心的感谢!另外,天津有一大批的中青年专家,特别肯于奉献,努力地工作,我想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一定会有更大的起色。最后,作为学会的主委,我希望各个医院要共同发展,大家一起来做一件事情,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创天津心律学事业的辉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