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8月30日-9月1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循环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楷祺心血管公益基金会三方联合主办的中国心脏大会(CHC 2024)在北京成功召开。
其中,在8月31日召开的介入瓣膜论坛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医院施浩教授和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赵广智教授从全超声引导经导管三尖瓣置换(TTVR)及三尖瓣TEER技术两方面,介绍了最新的三尖瓣反流治疗技术。
全超声引导经导管三尖瓣置换(TTVR)
▼▼▼

施浩教授首先详细介绍了来自阜外医院团队成功实施全超声引导经导管三尖瓣置换的临床经验。
﹥三尖瓣反流:远期生存率低
根据《European Heart Journal Cardiovascular Imaging》的研究,三尖瓣反流患者的预后与其严重程度的增加相关,中度TR的1年死亡率为29.5%,重度为45.6%
﹥三尖瓣解剖复杂,超声引导优势巨大
三尖瓣的解剖特点,如马鞍形瓣环、瓣环过度扩张、多个重要结构的毗邻,以及右心室壁薄等,都给介入置换带来了额外难度。
﹥病例分享
施浩教授介绍了一例成功进行单纯超声引导下经导管三尖瓣置换术的病例,从术前CT评估,术前3D打印体外模拟多方面详细介绍了术前评估流程,并且展示了术中超声过程。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全超声引导三尖瓣TEER技术
▼▼▼

随后,赵广智教授也同样介绍了阜外医院团队成功实施全超声引导三尖瓣TEER技术的临床经验。
﹥三尖瓣反流的现状:
根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研究,轻、中、重度TR的检出率分别为2.96%、2.22%和1.39%;
根据2020年中国结构性心脏病行业年度报告预测,我国中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数约在800万,然而目前中国三尖瓣外科手术仅1.2万台左右。

﹥三尖瓣反流的严重性
中度TR患者的1年死亡率为21.1%,重度TR患者的1年死亡率为36.1%;
单纯三尖瓣外科手术的住院死亡率高达8.8%。

﹥三尖瓣反流的分类
功能性TR(FTR)占比为93.5%,包括由左心瓣膜疾病、肺动脉高压、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等引起的三尖瓣反流。
分类包括原发性、继发性和孤立性三尖瓣反流。

﹥治疗指南
2021年《ESC/EACTS心脏瓣膜管理指南》强调了三尖瓣干预的时机和方法。指南建议,对于有症状的、不能手术的、符合解剖条件的患者,经验丰富的心脏瓣膜中心应考虑使用TEER。

﹥介入治疗方式
Triclip和Pascal设备是常用的介入器械,约70%的三尖瓣介入手术使用这些设备。

﹥病例分享
赵广智教授以两例成功进行全超声引导下三尖瓣TEER的病例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术中操作步骤,提供了超声引导三尖瓣TEER的技巧和建议,包括探头操作和多级成像。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三尖瓣,既往被称为“被遗忘的瓣膜”,尽管三尖瓣反流患者人数庞大,但由于单纯三尖瓣外科手术死亡率高,患者往往只能接受保守治疗,三尖瓣反流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健康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器械和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三尖瓣越来越受到重视,全超声引导三尖瓣介入治疗方式,更为三尖瓣反流患者提供了获益更多的选择,三尖瓣反流迎来了介入治疗新篇章,不再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