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o Navigator创新影像融合技术:精准导航,专为结构心介入手术而“生”


Echo Navigator的原理以及功能


Echo Navigator是飞利浦推出的创新影像融合技术,专为心脏介入手术设计。它通过将实时超声图像与血管机图像相结合,辅助医生在进行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LAAC)、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三尖瓣植入术、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及瓣周漏修复等复杂手术时,实现更精准的导航。该技术显著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为医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觉辅助,优化了患者治疗结果。


点击查看大图


下面是Echo Navigator的几个经典临床应用场景


1、左心耳封堵介入治疗(LAAO)中需要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送至心脏的左心耳部位。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房间隔穿刺,对于房间隔穿刺的定位点和准确度要求很高。Echo Navigator将把超声图像找到的最佳穿刺部位与DSA的实时图像进行融合,帮助医生找到房间隔穿刺最佳部位,并辅助实时观察穿刺部位的准确性。


点击查看大图


2、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TEER技术自问世以来,经过不断的研发和改进,已成为治疗二尖瓣反流的重要手段之一。TEER手术需要在超声引导下进行, Echo navigator的功能在于将DSA图像与超声图像巧妙融合,在TEER手术中,它如同为手术医生和超声医生配备了一副“透视心脏结构的超级眼镜”。这种融合技术不仅让手术医生能实时洞察血管的精准位置与形态,还结合超声图像揭示的组织结构与心脏活动细节,极大地增强了手术的精准度与安全性。超声医生则能借此全面把握手术区域的血流动态,为手术决策提供宝贵依据。总之,这一功能极大地提升了手术团队的合作效率与手术质量,为患者带来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体验。


点击查看大图


无论是TEER还是LAAO房间隔结构的实时呈现都非常重要,Echo Navigator提供的增强解剖模型和自动化解剖洞察功能,就像是探险队手中的强光手电筒和探测器,帮助医生们快速、准确地找到目标区域。而自动MPR(多平面重建)平面和同时可以实时匹配DSA图像和超声图像的Mark标注,则进一步简化了手术医生获取最佳临床视野的过程,使得手术操作更加得心应手。


如下图左,可以利用超声在回声布局上以纵向和短轴(双平面)视图标记主动脉瓣口,在DSA图像上标记为Mark点,作为手术术者穿过瓣膜的路线图。系统也可以根据选择TAVR手术类型,自动标记重要结构(下图右)。


点击查看大图


Echo Navigator的多模态融合功能可以很好的把飞利浦Azurion系列血管机的DSA图像与EPIQ CVxi超声系统的超声图像进行融合。直观的触摸屏用户界面共同构成了一个“快速直观的手术导航系统”。这个系统就像手术团队手中的高精度GPS,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流程的效率,还使得手术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更加精准无误。


想象一下,手术医生和超声医生就像是一支精密的探险队,而Echo Navigator就是他们手中的高科技地图。这张地图不仅能够实时更新DSA和超声图像的信息,还能通过直观的触摸屏操作,让两位医生能够无缝沟通、紧密协作。这种增强的团队协作和沟通,就像探险队中各个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让手术过程更加顺畅无阻。



综上所述,Azurion系统的Echo Navigator配合EPIQ CVxi超声系统为手术医生和超声医生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手术体验。它们就像手术团队中的超级英雄装备,让手术过程变得更加高效、精准和安全


扫码进入飞利浦学术专栏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 END ·



阅读数: 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