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复杂钙化病变俱乐部(4C)研讨会第十五期成功举办:荟萃经典病例,挖掘更优策略,赋能冠脉复杂钙化病变精准化治疗“心”动力

初冬寒意渐微凉,霜染枫林叶正黄。


北京的初冬,风景淡雅,韵味悠长,斑斓色彩渲染出极致的浪漫。


与北京的初冬一起悄然绽放的,还有一场少长咸集、智慧争鸣、技艺切磋的学术盛宴.......


2024年11月29日,由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主办的“第十五期冠脉复杂钙化病变俱乐部(4C)研讨会”,于北京正式拉开了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赴医学盛宴,以临床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围绕冠脉复杂钙化病变的更优处理策略各抒己见,交流切磋,彰显青年医者担当,共护患者心脏健康。



大咖云集 共谋发展
▼▼▼
4C创始人兼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翟光耀教授,北京海淀医院郭云飞教授、北京华信医院贺威教授、秦皇岛第一医院马利祥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彭文华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翁浩宇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娜琼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徐昕晔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齐疏影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臧雁翔教授、北京医院张闻多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郑博教授(按姓氏首字母排序)共襄盛会,一同深入探讨冠脉复杂钙化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开场致辞 再续新篇
▼▼▼
翟光耀教授全程主持会议,并为会议开场致辞。

翟光耀教授:多措并举 激发临床诊疗新思路


翟光耀教授首先对参会嘉宾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随后,翟光耀教授表示,4C研讨会自举办以来,收获了诸多参会同道们的鼎力支持,也汇聚众多特点鲜明的临床病例,为更多青年介入医师提供了经验积累和技术支持。在此契机下,4C研讨会将在2025年1月开展年度总结会,分享研讨会成立一年来的收获、成绩与心得体会。同时,4C研讨会将正式开启全国研讨之旅,首两站将分别于吉林省吉林市和山西省太原市举办,期待与全国各地的权威专家、青年学者见面。此外,4C研讨会不仅继续镶嵌于各地区学术大会之中,为广大青年术者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严道专栏也将隆重上线4C研讨会的系列学术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全方位、深层次、多维度地开展病例分享,推动冠脉复杂钙化病变精准化、高质量发展。

辨析案例 拓宽思维
▼▼▼
随着会议的深入,病例分享环节在齐疏影教授、翟光耀教授、彭文华教授、张闻多教授地热情主持下如约而至。


翁浩宇教授以“一波三折的严重钙化病变”为主题,带来了一例三支病变、前降支严重钙化,射血分数减低的精彩病例讲解。通过对患者实施两次介入治疗,翁浩宇教授总结道左心辅助装置能够为一些射血分数明显减低的患者保驾护航,同时可以帮助术者保持PCI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使术者更从容地进行手术操作,及时应对术中可能会发生的突发情况。此外,介入术者应关注桡动脉,短期内闭塞开通后也可维持远期的预后效果,而遇到更为严重的钙化病变,可以主动开展旋磨治疗,以便更高效、更安全地完成手术。

齐疏影教授点评

患者心衰,心肌酶高,PDA开口狭窄严重。第一次手术后,处理了两支血管,经过药物治疗,患者的心功能相对平稳了。基于该状态,第二次手术再去处理前降支比较复杂、严重的钙化病变,就能大幅度降低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所以,虽然该病例一波三折,但术者的处理得当,整体过程顺利,结局理想,是有教育意义的一例病例。



徐昕晔教授分享了一例延长导管支持治疗LAD钙化分叉病变。该患者为典型劳力性心绞痛,左房心大,LVEF69%。复查IVUS显示钙化环断裂,可见钙化结节,术中支架无法通过,球囊扩张后,支架仍然无法通过,同时,出现第二根导丝无法送入的情况,徐昕晔教授团队从尾部剪开延长导管,直至头端撤出Y阀送入第二根导丝。结合术中操作,徐昕晔向现场专家们提出了选择旋磨,术后效果是否会更好、当无法送入第二根导丝时,对角支如何保护的相关思考。

翟光耀教授点评

该病例是一个可以令现场参会嘉宾打开眼界的病例,既完成了球囊之前的推送,又不影响二次球囊的应用。以常规经验来讲,送入支架之前,是可以先送入两根导丝的,但球囊或许是过不去,所以术者的操作非常巧妙。支架通过比较困难,钙化有可能没有阻力,在已有一个支架的情况下,再推送2.0球囊,该过程阻力是否很大,需要大家共同思考。




郭云飞教授分析了一例冠脉旋磨术中旋磨导丝断裂病例,并向与会专家们分享了本例手术术中的惊险情况。术中造影提示大量对比剂外渗,1.5mm球囊封堵LAD,回旋支多部位穿孔,患者意识丧失,心包穿刺引流。郭云飞教授团队通过心包积血500ml、经中心静脉回输,心包引流500-600ml/h,自体血液回输,悬浮红细胞2U静点、急诊外科开胸探查等紧急处理,助力患者转危为安,并于术后48h拔出气管插管,两周后出院。

彭文华教授点评

在该病例里,现场与会专家包括更多的青年专家,都能学习到一些经验教训,比如在同轴的选择、冠脉穿孔的概率,以及导丝断裂的原因上。前降支宇右冠同时处理,相对来说风险较大,特别是对高危合并多支血管病变、心肌梗塞的患者。虽然该患者最后抢救非常成功,但该病例还是为广大术者总结了很好的经验和教训。



吴琼娜教授带来了一例首次开展PCI失败术后一月,CTO病变病例,提出了当CTO遭遇严重钙化时,应如何应对的思考。此外,结合本例手术,吴琼娜教授还围绕“第一次PCI失败,CTO 导丝通过后,1.0球囊不能通过,当时术者是否考虑重度钙化或机化血栓,需要做好哪些应对措施”、“CTO 病变完成CTO导丝通过后,微导管不能跟进的情况比较常见,这时决定针对重度钙化启动旋磨时,必然需要“裸奔”旋磨导丝,其是否有进入CTO内膜下的可能,如果不成功,是否还有穿通性更好的旋磨导丝”等问题,与现场专家进行了深刻讨论。

张闻多教授点评

在进行CTO(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逆向操作时,导管到位可能会存在困难,有时需要顶住血流压力,才能使其通过。同时,术者在操作时也需注意CTO病变近端纤维帽辨识不清或无残端和冠状动脉开口闭塞的问题。


众行致远 共创未来
▼▼▼
伴随着热烈的学术探讨、深度的思想碰撞,第十五期冠脉复杂钙化病变俱乐部(4C)研讨会会议缓缓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会议的最后,翟光耀教授总结道,本期研讨会学术氛围浓厚,会议模式虽然是“小而精”,但是对策略的选择、器械的使用、技术的应用,以及术中的紧急处理等方面都进行了非常深入而精彩的讨论。希望大家通过此次研讨会,梳理诊疗思路,总结经验与教训,在各自的实践中大显身手,尽展所能。

郑博教授总结道,4C研讨会是一个以冠脉复杂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为主题的高质量学习平台。当前,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创新技术,都有很多问题、理论在等待着广大介入术者去解决、去更新。非常期待通过每一期4C研讨会,大家继续分享有特色的病例,精进高质量的研究,为临床贡献源源不断的价值与智慧。


在交流中补短板、在破题中献良策。


期待,随着4C研讨会的持续推进,未来会吸纳更多来自不同地区的专家,为更多中青年介入术者提供相互交流学术、共同提高技术的高质量学习平台,并携手大家,怀揣着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美好愿景,造福更广大冠脉复杂钙化病变患者群体,开启一段推动冠脉复杂钙化病变规范化、精准化治疗的崭新旅程。


· END ·



阅读数: 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