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7-10日,强生医疗科技GREAT RF QDOT超高效消融第一周的手术直播活动成功举行。置身于当下房颤消融领域蓬勃发展、革新求变的浪潮之中,众多资深心电生理专家齐聚云端,在连续四天的直播中全方位展现了超过20台QDOT智能温控超高功率消融导管指导下的射频消融手术,并从手术操作和临床经验等方面出发,对QDOT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解读,奏响了一场知识与技术激情碰撞、深度融合的“心”乐章。
作为直播周开幕式的受邀致辞嘉宾,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马长生教授表示非常高兴看到各位专家同道一起探讨超高效消融结合Marshall酒精消融+2C3L术式,分享如何以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的消融来提升房颤手术的成功率。他也强调道,在实现安全倍增的同时,培训效率的倍增亦不可忽视,包括更好地使用三维和创新技术。通过经验、技术和规范的提升,他期待中国的房颤消融有更少的严重并发症,从而促进医疗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真温度、智适应:QDOT定义射频消融“心”坐标
QDOT在压力监测的基础上配置了6个温度感受器,在提升温度感知灵敏度的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术者更安心地进行高效消融,并新增3个微电极,可助力诊断复杂心律失常中的特殊电位。此外,该款产品将盐水灌注孔增加到了66个,可提高灌注效率、降低心脏负荷,有助于心衰患者的房颤消融。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目前全球首款双消融模式压力导管,QDOT可通过QMODE和QMODE+模式(90W/4S)的随心切换提高手术效率,将手术时间缩短36%。
展风采,促发展:QDOT超高效消融优势尽显
直播周期间,20余位资深电生理术者通过手术演示,展现了QDOT在房颤消融中发挥的关键作用。那些手术进程中的高光时刻和操作,无一不成为了实用性极强且极具启迪性的参考范例,不仅为全国电生理术者提供了一个高质的学习交流平台,更将持续助力提升整个房颤消融领域的手术技能和知识水平。
话前沿,更可期:共探QDOT消融的创新应用
借助直播周这样一个学术平台,专家们通过24场精彩的前沿讨论,为QDOT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全新的启发与思考(根据专家姓名首字母排序):
PFA一个部位叠加3次,时间还是花费多的,QDOT单点效率还是更有优势的;医保的加持下,PFA和QDOT,两者会有互补性,特殊的病人,QDOT会更有优势。
——陈琦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如果90w几乎没有食道损伤,以前射频消融食道都有很多表浅损伤,深部损伤加表浅损伤比例还挺高,如果说现在基本没有损伤,就把顶部线下移,消融就会变得很容易。
——董建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前壁消比较密会重叠,后壁不重叠,全程90w打下来基本上都能单圈隔离。以前小POP还挺多的,自从换了QDOT,温度升高以后,虽然设置了90w,功率是会波动的。
——傅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PFA在很多会议是主角,我个人感觉像很多年前马车和火车,马车发展到极致,火车才刚刚开始还是个蒸汽机,冒着黑黑的浓烟,还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像现在的高铁。射频能量经过几十年的迭代,发展非常完美。
——蒋晨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射频消融历经30多年,QDOT在压力、消融指数量化迭代的基础上,升级了温度感受器,并且它的温度反馈是真的导管与组织贴靠的温度,做到了真正的温控。
——刘少稳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QDOT安全性表现非常出色,在90w或者50w这样比较高的功率时,如果用一个相对高的压力,可以根据温度反馈自动调节功率和灌注,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桑才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使用QDOT导管采用全程90w/4s进行PVI,可以在安全范围内稍微提高压力,缩短前壁点间距,实现高效、安全、有效的单圈隔离。
——舒茂琴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QDOT导管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消融细节,比如温度感受器反馈了更加真实的导管与组织贴靠的温度,这些细节可能会更新我们既往对消融的观点。
——肖方毅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算有100个点,也就十分钟,也是非常快的。安全性也不差,局麻也可以,还能结合三维,也不需要射线。PFA是否能完全替换呢,我觉得是无法完全替代的。
——曾锐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本次直播周特别鸣谢如下中心的参与和支持(按中心首字母排序):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潍坊市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以上内容经作者整理后发布)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