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法荣专访:聚焦起搏领域 提高心律失常诊治水平

  编者按:4月14日,2017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十五届《心脏节律管理新进展》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会议期间,严道医声网特别采访了本次大会主席、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院长沈法荣教授。

  严道医声网:现在大家常说的一个词就是“不忘初心”。《心脏节律管理新进展》研讨会从2003年起举办,到本期已经走过了15年的历程。能否请您谈一谈举办《心脏节律管理新进展》研讨会的“初心”以及目前会议的发展情况?

  沈法荣教授:自2003年至今,每年四月份,在风景如画的西湖景区都会如期举办《心脏节律管理新进展》研讨会,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五届。这些年下来,大家对研讨会的反响很不错,参会的医生、医院也越来越多,队伍不断壮大,从最初的基础知识,到现在对整个行业前沿知识的普及都在同步进行,从生理性起搏、ICD、CRT,到起搏与射频相关、起搏与药物相关的话题均逐步设置、添加了相应论坛,但是我们的初心不变,一直围绕起搏展开,坚持聚焦心脏起搏领域。

  严道医声网:您曾表示,《心脏节律管理新进展》研讨会秉持的是“普及+提高”原则。我们注意到本次研讨会新开设了“起搏器功能与临床实践”精品课程,而且课程的题目也都非常吸引人。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举办这一分论坛的设想?

  沈法荣教授:我们一直坚持“普及+提高”的原则,基层医院医生主要需要普及,我们会多讲点适应证,而大医院的医生则更关注技术,我们尽量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医生。

  心电图一直是起搏领域里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问题,起搏后心电图会发生明显改变,但起搏心电图又非常特殊,心电医生一般不打起搏器的心电报告,所以,今年我们与行业内活跃的青年医生商讨后,决定开设“起搏器功能与临床实践”精品课程,这是这次研讨会的一个创新。这个学习班与其他学习班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是收费的,但是钱不是主要的,之所以收费,是因为我们希望参与进来的医生都是有需求的,真心实意想学习的。这个学习班就像起搏领域的江湖论剑一样,会场上大家激烈讨论。另一个创新的地方是,我们把所有起搏器厂家技术方面的负责人也请到会场,一起参加讨论,因为一个医生不可能熟悉所有的起搏器,这样解决了很多比较疑难的,或者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困惑的特殊心电图的疑问。

  今天开幕式时,张澍教授提出,未来能否在杭州做一个起搏方面的基地?我们也很期待,在行业内各位领导及专家的鼎力支持下尽快实现这一目标。

  严道医声网:2013年您加盟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这样一家民营医院,2015年您又率先在华东地区成立了首个医生多元化行医的专业助手及平台“杏香园”,充分体现了浙江人“敢为人先”的精神。在这样一个创业创新风起云涌的时代,作为一位医生创业者,您有哪些经验和体会与公立医院的医生同行分享?

  沈法荣教授:我走到体制外已经3年多了,离开公立医院后,我加入了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是一家以心血管疾病为主的一家民营医院。2015年初,我又创办了杏香园,是一个医生众创平台,其核心理念是“创新、创业、众创、共享”。现在起搏领域长期的监测、随访,都是依托厂家在进行,事实上这是不可持续的,未来到底应该怎么办,是否需要第三方,即社会的力量来介入等,都是值得业界人士深思的问题,未来杏香园也会结合研讨会的相关主题及内容,也许在这方面也会有所作为。

阅读数: 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