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2025年04月22日,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杨兵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武汉亚心总医院苏晞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剑教授担任联合主席的“2025律动东方心血管病云论坛”第十四期于云端圆满举办。来自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余金波教授和张旭敏教授担任主持嘉宾。

苏晞教授致辞中首先肯定了律动东方心血管病云论坛的坚持举办为青年医生成长和心电生理专业进步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此次论坛聚焦于无痛房颤消融的主题,其实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无痛房颤消融的技术,另一方面是患者的管理。作为国内较早开展房颤无痛消融的单位,有幸能参加今日论坛,共同促进无痛房颤消融理念的推广。

李剑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说道,感谢杨兵教授和苏晞教授一直以来的帮助。苏晞教授在十年前已开始实施房颤无痛消融,杨教授团队的无痛房颤消融也做的很成熟,华山医院目前也开始进行无痛房颤消融的尝试,虽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还需要向成熟的中心学习,并且以此进一步开展一些房颤无痛消融对脑灌注和脑栓塞影响的研究工作。非常感谢能参加这次云论坛,通过共同讨论房颤无痛消融,有助于提高年轻医生对房颤无痛消融的理解和认识,也有助于提高围手术期患者的管理。

01
专题讲座
唐成教授—无痛房颤消融—全麻的选择和管理(亚心经验)

02
专题讲座
熊楠青教授—无痛房颤消融—全麻的选择和管理(华山经验)

03
专题讲座
周建博士—无痛房颤消融—全麻的选择和管理(东方经验)

04
病例研讨
李希教授—全麻下房颤消融一例
随后进行病例分享阶段,首先由武汉亚心总医院的李希教授带来一例全麻下房颤消融的病例。李希教授首先介绍了该患者的临床特征:房颤发作时症状明显,患者有强烈的手术意愿;患者极度怕痛;患者局麻下不能耐受食道超声;极度惧怕消融手术。对于这类特征的房颤患者,李希教授最终采用了无痛房颤消融策略,全麻下进行了Marshall静脉酒精消融、肺静脉电隔离、左房顶部线及二尖瓣峡部线消融,术后随访1年患者未再发生房颤。最后李希教授结合该病例进行了总结:无痛房颤消融可避免食道超声、血管穿刺及长时间平卧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不能配合手术,让患者更能有效的接受和配合手术,并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张旭敏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小荣教授结合李希教授讲解的病例报告,探讨了房颤无痛消融的优势及适用人群,不仅改善患者耐受,还可改善术中导管贴靠和稳定型。此外,在房颤消融并发症处理方便,全麻下医生可更集中精力来处理病情,避免患者带来的干扰。
05
病例研讨
赵奕凯博士—全麻下阵发性房颤三维指导脉冲场消融一例
随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赵奕凯博士带来一例全麻下阵发性房颤三维指导脉冲场消融的病例。患者为46岁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药物治疗后仍有反复心悸发作,术前检查未见异常,遂于全麻下PFA消融,首先在ICE下评估左房结构、排除左心耳血栓,并在ICE指导下进行房间隔穿刺。在标测导管进行了左房的建模后,使用PFA导管进行了肺静脉电隔离。最后赵博士总结了全麻下房颤PFA消融的体会,并结合文献提出了对于这类患者,喉罩麻醉是否可提高效率,需要与麻醉科多讨论和沟通。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张旭敏教授、武汉亚心总医院唐成教授结合赵奕凯博士讲解的病例报告,对目前PFA的研究进展、PFA的优势和目前尚需解决的问题、全麻中适用喉罩的安全性进行了讨论。
06
病例研讨
张宝伟博士—全麻下复发房颤消融一例

最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张宝伟博士带来一例全麻下复发房颤消融的病例。患者为房颤消融术后复发患者,目前为持续性房颤,术前检查未见异常,遂于全麻下行房颤射频消融,首先穿刺房间隔进入左房后进行了肺静脉电位的探查,发现双侧肺静脉传导恢复,遂予以双侧肺静脉电隔离及后壁BOX消融,电复律后行左房基质标测发现左房前壁及间隔部存在低电压区,行基质改良过程中患者发生房扑,在完成基质改良后仍有房扑,激动标测及基质标测提示为双房折返性房扑,行Marshall静脉酒精消融和二尖瓣峡部线消融至双向传导阻滞,在二尖瓣峡部线消融过程房扑终止,最后验证所有消融线双向传导阻滞。最后张宝伟博士总结了全麻下复发房颤消融的体会。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张旭敏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熊楠青教授结合张宝伟博士讲解的病例报告,对目前左房前壁BOX消融和双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策略进行了讨论,并进一步肯定了全麻下行复杂房颤消融的优势。

最后,杨兵教授对本次学术活动进行了总结:“消融是热度,无痛是温度”,无痛房颤消融首先体现了对患者的关爱,可明显减少患者的疼痛及术中对手术的恐惧,提高患者对房颤射频消融的接受度和体验感。其次无痛房颤消融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可以保证患者术中无位移,达到精准消融的目的。第三方面无痛房颤消融可提高消融的效果,只有做到消融导管的稳定,才能真正的达到肺静脉持久电隔离。但是在无痛房颤消融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与麻醉科等科室充分沟通和磨合,最终达到术中的完美配合。本次会议各中心结合自身经验都提出了宝贵的经验,多中心互相交流,有助于提升大家对房颤无痛消融认识和体会。最后杨兵教授代表会务组感谢参会的各位专家和线上参会的观众,希望下次会议云上再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