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低手术创伤、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加速术后恢复,已成为现代心血管外科医生追求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微创手术凭借创口小、恢复快等优势,迅速崛起,成为心脏外科发展的热门趋势。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入人心、相关技术不断突破,其临床应用范围正持续拓展,心外科医生也在不断顺应潮流,积极探索更精准的微创治疗方案。

2025年4月18日,“澎湃新生,一生相瓣”爱德华MITRIS RESILIA二尖瓣置换手术直播月圆满收官。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顶尖心外科专家,通过线上手术演示的方式,与大家共同探讨二尖瓣生物瓣置换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通过对置换手术细节孜孜不倦的追求,展现了心脏外科医生精益求精,以患者为中心的特质。进一步推动心外科的高质量发展。
云端示教|房颤合并瓣膜病微创联合术式
手术直播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4月18日,本场活动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陶开宇教授全程主持,董爱强教授致辞表示,期待通过本场手术,与各位专家探讨技术难点、优化诊疗路径,共同推动学科进步。此次交流既是学术的深度碰撞,也是技术的务实探索。感谢线上线下所有同仁的积极参与与热情支持。“愿我们以今日的深入交流为起点,凝聚智慧,携手前行,共同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开辟更精准、高效、安全的治疗新路径。”

本次手术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孔敏坚教授团队完成。患者为一位59岁女性,因反复乏力一周入院。术前心脏超声确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三尖瓣亦存在轻度关闭不全,合并有房颤、心功能III级及肝功能异常,临床情况较为复杂。术中,团队采用右胸小切口胸腔镜辅助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内口缝闭术。术前食道超声示三尖瓣少量反流,三尖瓣瓣环3.3cm左右,决定不处理三尖瓣,不切开右房。术中经右侧第四肋间横切口切开,经升主动脉,颈静脉插管,联合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阻断升主动脉,灌注del Nido心脏停搏液,作房间沟切口切开左房,左心引流减压,心脏停跳。扩大房间沟切口,先行房产射频消融术,后缝闭左心耳,探查二尖瓣,剪除病变的瓣叶,适当保留瓣下结构,测瓣后置入27#MITRIS RESILIA生物二尖瓣一枚,测瓣叶启闭佳,术中食道超声显示人工瓣膜开合良好,未见明显反流,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术后转播讨论环节中,多位参会专家对MITRIS RESILIA瓣膜的临床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MITRIS RESILIA瓣膜首植落地 五大中心同步开启规范化进程
首植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粤北市人民医院

4月14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钱希明教授团队成功实施一例二尖瓣置换+主动脉置换+三尖瓣修复术。患者为74岁女性,存在风湿性二尖瓣重度狭窄及中度反流、主动脉瓣中度狭窄及反流、房颤、三尖瓣中度反流、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
术中体外循环建立后,降温,阻断升主动脉,切开升主动脉,经左右冠脉开口灌注心脏停跳液。经房间沟切口探查二尖瓣,剪除病变瓣叶后行二尖瓣置换术,植入27#MITRIS RESILIA生物二尖瓣一枚,测瓣叶启闭佳。随后,切除病变的主动脉瓣,测量主动脉瓣环,植入人工主动脉瓣,测瓣启闭活动正常。连续缝合,关闭主动脉切口。最后行三尖瓣修复手术。术后食道超声检查显示,新植入的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功能正常,未出现反流或瓣周漏。

此外,钱希明教授团队还完成一例复杂的Wheat手术(主动脉瓣置换+升主动脉成型术)。患者为63岁男性,主动脉瓣中重度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瓣叶多发钙化,同时伴有冠心病多支病变、高血压和糖尿病。
术中体外循环建立后,降温,阻断升主动脉,切开升主动脉,经左右冠脉开口灌注心脏停跳液。切除病变的主动脉瓣,测量主动脉瓣环,植入25# INSPIRIS RESILIA人工主动脉瓣,测瓣启闭活动正常。保留围绕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的主动脉窦壁,切除上方病变的升主动脉,取1段人工血管修剪至合适形状,替换病变的升主动脉,人工血管远端与远端升主动脉吻合。复温、排气、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成功复跳。
术后食道超声显示瓣叶活动良好,无反流及瓣周漏,平均跨瓣压差5.5mmHg,峰值跨瓣压差10mmHg,峰值流速1.5m/s,手术圆满成功。

4月14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韩杰教授团队为一位62岁女性患者成功实施再次二尖瓣置换术(MVR)。该患者曾有二尖瓣置换术病史,此次因二尖瓣瓣膜衰败且瓣叶多发钙化入院。术中体外循环建立后,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停搏液,心脏停跳后经房间沟切口探查二尖瓣,拆除衰败二尖瓣瓣膜,修复周围组织后行再次二尖瓣置换术,植入27#MITRIS RESILIA生物二尖瓣一枚,测瓣叶启闭佳。术中食道超声示人工瓣膜功能良好,未见反流及瓣周漏,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食道超声进一步确认瓣叶活动良好,平均跨瓣压差1mmHg,峰值跨瓣压差2mmHg,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4月15日,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吴锡阶教授团队完成一例复杂的二尖瓣置换术联合赘生物清除手术。患者为56岁男性,术前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伴赘生物形成、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同时伴有急性心衰、急性肺水肿、急性肾功能不全、脓毒血症和肺部感染。患者希望使用生物瓣以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术中体外循环建立后,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停搏液,心脏停跳后经房间沟切口切开左房,探查并清除赘生物,剪除病变瓣叶后行二尖瓣置换术,植入27#MITRIS RESILIA生物二尖瓣一枚,测瓣叶启闭佳。
术后食道超声检查确认,新植入的人工瓣膜功能正常,无反流及瓣周漏,瓣叶活动良好,手术顺利完成。术者反馈称,MITRIS RESILIA瓣膜的缝合环进针顺畅,其全新的抗钙化技术令人期待。此次手术是MITRIS RESILIA瓣膜在福建省立医院的首例植入,也是省内第二例成功案例。该手术不仅展示了MITRIS RESILIA瓣膜在复杂病例中的卓越性能,还通过其创新的RESILIA组织技术,为年轻二尖瓣患者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术后生活选择。

4月18日,粤北市人民医院伍源教授团队成功完成粤北地区首例、广东省第三例MITRIS RESILIA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患者59岁,因心悸气促入院,诊断为二尖瓣关闭不全,术前予利尿,改善循环,控制心率等治疗调整心功能后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术中体外循环建立后,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停搏液,心脏停跳后经房间沟切口,探查二尖瓣,剪除病变瓣叶后行二尖瓣置换术,植入29#MITRIS RESILIA生物二尖瓣一枚,测瓣叶启闭佳。术中食道超声示人工瓣膜功能良好,未见反流及瓣周漏,手术顺利完成。
四周精彩落幕,一瓣初心长存
▼▼▼
至此,为期四周的“澎湃新生,一生相瓣”爱德华MITRIS RESILIA二尖瓣置换手术直播月圆满收官!本次系列活动不仅展示了前沿的微创手术技术与创新器械的临床应用,更为广大心血管外科医师搭建了一个开放、务实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了术式规范化与技术进步的深度融合。
通过多场高水平的手术实操演示与线上线下同步互动交流,进一步促进了临床医生对MITRIS RESILIA干式二尖瓣瓣膜的理解,同时也为我国心外科领域搭建起与国际接轨的沟通桥梁,助力提升整体学科影响力与技术自信。展望未来,愿我国心脏外科事业继续蓬勃发展,不断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为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更加安全、高效、可持续的诊疗选择。

扫描二维码回看直播
注:本文仅代表与会专家的个人观点,旨在促进学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本文所涉医疗器械的完整描述信息,包括适应症、禁忌症、警告、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
国械注进20243130603 干式二尖瓣瓣膜
国械注进20203130521 干式主动脉瓣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