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封鲁韵 脉向未来——心内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2025年5月10日,由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的 “齐封鲁韵 脉向未来——心内高峰论坛”在济南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汇聚了众多心血管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学者,在本次大会主席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凯教授的组织下,围绕脉冲电场消融(PFA)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左心耳封堵(LAAC)等热点议题及实践展开深度交流。吸引了来自全国30余家顶尖医疗机构的50余位专家参与,分享最新临床数据、手术经验及技术优化策略,为房颤诊疗的规范化与精准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聚焦PFA技术:共话房颤治疗未来

▼▼▼

大会在张运院士、陈玉国院长、张澄教授等重磅嘉宾的精彩致辞中展开。张运教授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专家的欢迎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陈玉国院长表达了对齐鲁医院PFA技术发展的重视与期待,张澄教授向省内外专家介绍了齐鲁医院心内科并对未来心律失常专业PFA技术进行了展望。



张运院士

陈玉国院长

张澄教授


专题讲座开始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凯教授很高兴的向大家宣布: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正式成为山东省首家、全国第六家Farapulse脉冲电场消融(PFA)全国培训中心!这标志着齐鲁医院在房颤脉冲消融治疗领域迈入了国内领先行列。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钟敬泉教授从Safe、Success rate redefined 、Swift、Simple、Satisfied五个维度,在全球首先提出PFA的5S优势,表达了对PFA技术的高度认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晓霞教授讲解了PFA原理及手术流程,并指出 FARAPULSE凭借其“非热能消融”和“组织选择性消融”的特性,在降低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胡和生教授讲解了PFA在房颤治疗中的实验研究解读 ,借助临床研究和真实世界研究,反应了PFA在房颤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赵育洁教授回顾了FARAPULSE十年研发历史 ,对比了众多PFA设计,充分肯定了FARAPULSE的花瓣形状带来的优秀贴靠。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邹操教授分享了PFA在PVI+中的应用,结合其个人经验分享了FARAPULSE在后壁&二尖瓣峡部&三尖瓣峡部&上腔等位置的使用方法。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桐帅教授分享了齐鲁医院使用的极简式的经验,并分享了全球第一例报道的右位心PFA房颤治疗案例。



讲座之余与会专家围绕“如何确保消融不可逆性”、“脉冲消融的安全性优势”、“导管贴靠”、“优化麻醉配合”等核心问题展开讨论,并针对讨论话题:FARAPULSE标准的手术流程,缩短术者的学习曲线,并且能够保证消融结果的一致性。  以及开展PFA初期,推荐全身麻醉喉罩或者气管插管,积累经验多了可尝试探索深度镇静的麻醉方案等达成一致。


左心耳封堵(LAAC):优化卒中预防策略

▼▼▼

“心耳封护·睿识探微”环节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李小明教授对OPTION研究结果进行重点解读:“从OPTION研究的结果来看,左心耳封堵组让90%的患者停用了口服抗凝药,因此从出血事件的角度来看,左心耳封堵能有效减少出血风险。”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陆齐教授讲解了CT在左心耳封堵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于不能耐受TEE或者超声医生经验不足的情况,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补充作用。通过对比WATCHMAN FLX与盘式封堵器,肯定了WATCHMAN FLX对周围组织影响小、内皮化快、密封性强的特点。



南京市第一医院谢渡江教授在讲解LAAC循证与实践-残余分流对手术结局的影响及预防措施中,充分肯定了WATCHMAN FLX优异的密封性表现。烟台毓璜顶医院初红霞教授在2023ACC房颤指南更新解读中提到PRAGUE和ASAP等研究的结果中,对比药物治疗左心耳封堵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理论与实践并重,共享前沿经验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荣冰教授、陈桐帅教授进行多台FARAPULSE手术演示,演示环节直观展示了PARAPUSE在肺静脉隔离(PVI)中的即刻隔离效果,引发与会专家热烈讨论。与会专家们围绕“不可逆电穿孔的实现机制”“PFA安全性优势”“PVI+消融技巧”等议题分享各中心经验。同时,手术演示结合模拟器练习让参会专家实现了观摩与实践的双重收获。



专家阵容强大,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

本次峰会汇聚了各省市国内著名心内专家,邀请了来自山东、江苏、山西、河南等地的一线临床团队。通过专题报告、案例讨论与手术演示,会议不仅梳理了PFA与LAAC的技术要点,更明确了未来重点方向。  



结语:创新引领房颤诊疗未来

▼▼▼

会议最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凯教授总结道,本次高峰论坛为技术创新与临床实践搭建了深度交流平台,不仅展示了心血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也为省内外专家学者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对推动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进步、提升临床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更多循证证据及经验的积累,房颤诊疗有望迈向更精准、更安全的新时代。 


阅读数: 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