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探索积淀到创新传承——3C会议十周年特别手记


第十届心血管创新、胸痛与介入治疗会议(简称3C会议)在杭州圆满落下帷幕。回顾十年历程,3C平台伴随着中国心血管事业共同成长,也见证着我个人的成长与努力。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3C会议执行主席 董鹏


缘起北京

3C会落地杭州蓬勃发展


还记得十年前,大会主席葛均波院士在北京与我提起3C会的初衷:办这样一个会议,涵盖心血管创新(Creativity)、胸痛(Chest Pain)和复杂介入手术(CTO/CHIP),秉承“交流、合作、发展、繁荣”的理念,立足临床、聚焦学术,为心血管同道搭建高质量交流平台,惠及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


从最初几届的探索启航,到如今第十年的硕果累累,3C会议见证了我国心血管医学在创新实践方面的蓬勃发展。记得最早在北京办会,主要专注于胸痛中心建设和介入手术技能分享,后来3C会来到杭州,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的领导给予大力支持,会议内容不断丰富。在第九届会议上,首次设置了“一带一路”论坛,聚焦国产医疗器械研发与走向海外。而在本届十周年大会上,多个前沿主题的设置更是凸显了大会与时俱进的步伐,如心血管人工智能大模型、国产DSA系统专场论坛,以及冠脉CTO介入手术现场直播等。这些板块既是对过去经验的传承总结,也代表着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薪火相传

三代心血管人接力奋斗


一场大型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卓越的团队协作和执行者默默的奉献。在3C大会十年传承的背后,我看到了老中青三代心血管人接力奋斗、共同成长的动人画面。大家在一起,就如同家人。


从大会主席团到执行团队,都体现出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德高望重的老一辈专家把关定向,中坚力量精心筹划,青春蓬勃的年轻医生积极参与筹备实施,整个团队拧成一股绳,为大会保驾护航。


以杭州师大附属医院心内科团队为例,作为连续两年大会的承办方,在院领导和科室主任的带领下,我们组建了专门的会务筹备组。从会议议程设计、嘉宾邀请,到现场流程衔接、病例筛选演练,每个环节都有领导坐镇,也有青年医生埋头苦干的身影。


很多年轻医生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加班加点投入大会材料整理、PPT制作、病例讨论准备等工作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都得到了历练提升。


大会期间,各个分会场的主持和讲者阵容中也体现出新老结合、梯队传承的用心。不少场次由资深专家与青年才俊共同主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例如,冠心病论坛上既有资深教授张邢炜、徐亚伟坐镇主席,也安排了青年医生陈铁龙、刘文民等参与主持。又如电生理论坛,柳茵、任开涵等新生代医生与权威前辈同台交流,在讨论中展现了朝气与才华。老将提携,新秀勤学,正是在这样融洽的学术氛 围中,一代代心血管人才完成了蜕变与传承。


尤其让我感动的是,不少德高望重的专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支持大会,比如葛均波院士连轴转地出席开幕式、做主题报告、上手术台直播示教,其精力和奉献精神令人钦佩。还有的专家克服个人困难参会:有的年逾古稀依然坚持站在讲台分享宝贵经验,有的刚做完手术不久便马不停蹄赶来报到。这些点点滴滴的故事,汇聚成大会温情而坚定的底色。


难忘点滴

医者初心与学术情怀


在3C大会的舞台上,除了学术思想的交锋,也涌现出了许多饱含医者初心与学术情怀的感人瞬间。比如,在大会期间,开设了 《手把手教你学超声心动图》签名赠书,本书主审葛均波院士现场为大家签名赠书,该书编著孔令秋教授非常感动,发文称3C会议“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又如在手术环节,葛均波院士在百忙之中亲自主刀完成CTO开通,并在术后通过直播连线向会场观众讲解手术思路和技巧。这种沉浸式的教学体验,让参会医生们直呼过瘾,受益匪浅。


我认为,学术会议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播知识、启迪思维,更在于凝聚一种追求卓越的共同体精神。在3C大会十年征程中,无数专家、学者的无私奉献构筑起了大会的品牌内涵。他们或许是台上妙语连珠的演讲者,或许是默默无 闻的幕后工作者,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医者。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志同道 合的伙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也重温了从医最初的梦想与情怀,这都令我感受到成就。


十年展望

期待更加辉煌的下十年


“当你的能力无法满足你得欲望时,请静下心来学习!”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走过十载春秋的3C会议,已然成为中国心血管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术品牌之一。站在新的起点展望未来,3C平台肩负的使命更加清晰而深远。


首先,3C会议将继续引领学术前沿,搭建高水平的交流合作桥梁。未来的大会上,必将涌现更多新技术、新理念。3C将一如既往地敏锐捕 捉这些进展,并将国内外最新成果带给广大心血管医务工作者,为中国心血管医学与国际前沿同步发展贡献力 量。


其次,3C平台将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上发挥更大作用。正如本次大会所展现的,老中青相结合是学科薪火相 传的不二法门。未来,3C会议计划推出更多青年医师论坛、创新沙龙等活动,给予年轻一代更多历练和展示舞台。同时,通过全国培训中心等举措,把大会的影响延伸到日常的继续教育中,真正做到“办会一次、提升一 批”。


第三,3C平台有望成为医工产学研融合的创新孵化器。未来的3C会议或将设立“创新成果发布”专场,把最新的研究转化产品在此首发,让医学需求和工程技术实现高效对接。此外,继续深化与行业协会、企业的合作,让会议成果真正落地生根,服务于基层医院和广大患者。


最后,3C平台也将承载更多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是“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3C会议理应在科普宣传、公众教育方面贡献力量。


当会议灯光熄灭,3C十年的华章落下帷幕,我们相信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航。怀揣初心与热忱,3C平台定将继续砥砺前行,汇聚八方力量,为我国 乃至全球的心血管健康事业贡献更加璀璨的智慧与力量。正如大会的点题之意——创新不息,传承不止,让我 们共同期待下一个更加辉煌的十年!


扫码回看精彩直播

阅读数: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