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整体解决方案新技术论坛-重庆站圆满落幕——PFA技术重塑房颤治疗领域,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开启房颤诊疗新篇章


2025年5月10日,由国内心血管领域权威专家共同参与的“房颤整体解决方案新技术论坛——重庆站”成功举办。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30余名专家汇聚重庆,围绕脉冲场消融(PFA)技术+左心耳封堵(LAAC)两大房颤综合管理前沿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分享临床数据、手术经验及优化策略,为房颤综合管理的诊疗规范化与精准化推进提供新思路。


会议特邀到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谭虎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凌智瑜教授、重庆康心医院刘建平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杨刚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泉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邓盛荣教授、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向立权教授担任主持嘉宾,由重庆松山医院耿召华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华康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兴华教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李传伟教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汪浩教授等担任讨论嘉宾。



开场致辞环节中,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治远教授强调目前针对房颤的治疗,导管消融+卒中预防是主流,而房颤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治疗我国处于先进水平,高效安全的房颤整体解决方案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率;舒茂琴教授则指出,FARAPULSE™脉冲消融术在重庆的首次应用即展现出高效、安全的显著优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付华教授提到:“PFA以‘从容消融’的特性,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正在重新定义房颤治疗的‘黄金标准’。而FARAPULSE™作为新一代PFA技术的代表,其安全性、效率和长期疗效备受关注。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让临床医生更深入地了解并应用好这项新技术,推动重庆房颤诊疗水平与全国同步发展。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PFA技术:房颤治疗的革命性突破】

临床实践与展望

▼▼▼

◎易甫教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FARAPULSE™在房颤消融中展现出循证优势,其安全性及高效性经临床验证,通过三维标测系统结合FARAPULSE™脉冲消融,实现精准消融,尤其适用于复杂解剖区域



◎付华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PFA除了用于阵发房颤肺静脉隔离,有更多的研究聚焦在持续性房PVI+的探索上,在后壁消融、二峡/三峡/上腔静脉消融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希望未来,随着PFA技术的日益成熟,有望给房颤介入治疗带来媲美外科MAZE手术的高成功率。



曾锐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华西医院):传统射频或冷冻消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目前面对的主要问题,PFA无肺静脉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在持续性房颤“PVI+”策略中潜力巨大



王云龙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100例临床实践证实PFA疗效确切、操作高效,未来或成主流技术。


张劲林教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分享PFA提升复杂房颤手术成功率的经验,强调其“高效隔离、持久疗效”的临床价值,明确表示PAF能够提高持续房颤的成功率。



【左心耳封堵(LAAC):从循证到普惠】

▼▼▼

OPTION研究重磅解读

宋治远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房颤消融联合LAAC的“一站式”治疗模式具备四大核心价值:策略合理、操作可行、安全有效、长期获益,为临床推广提供强证据支持。  


技术优化与医保赋能


李海鹰教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房颜患者的综合管理应遵循“CC TO ABC”的原则,卒中预防、改善症状与合并症管理缺一不可;房颤复发、消融术后抗凝出血风险增加、抗凝治疗依从性差等是消融+封堵治疗的理论基础;


黄琼教授(河南省胸科医院):CTA技术可直观评估封堵器内皮化进程,助力患者安全停药。WATCHMAN FLX及WATCHMAN FLX Pro的研究和临床数据表明,在完全封堵、快速愈合、快速内皮化方面表现更加优异。


姜小飞教授(珠海市人民医院):LAAC纳入医保实现“多方共赢”,推动学科发展与患者获益。医院医疗技术提升、综合绩效提高、学科进步患者医疗负担减轻、满意度提高。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实战演示与互动:从理论到实践】

▼▼▼

手术直播舒茂琴、宋治远教授团队联袂演示“PFA+LAAC”一站式手术,术中房颤心律高效转复,展现技术精准性。  




病例分享陈石教授、陈伟杰教授、陈卉教授分别分享了脉冲消融和左心耳封堵临床实践病例,再次印证了这两项新技术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高效。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PAF原理实验-土豆消融谭虎教授通过科学实验模拟PFA消融原理,现场专家互动热烈,深化技术理解。



本次会议采用了专题讲座结合手术演示的方式。同时会议中各个专家对PAF持续性房颤治疗的有效性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围绕PFA患者筛选、围术期管理等议题展开多学科讨论,共识与争议并存,激发创新思路。 



最后,谭虎教授在大会总结时强调:“PFA与LAAC的联合应用将重塑房颤治疗格局,而标准化操作与多中心协作是技术普惠的关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需进一步探索PFA长期疗效,推动区域诊疗水平同步提升。  


阅读数: 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