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动同行丨PulseSelect™规范化操作培训班第一期成功举办:切磋术业,共探规范,“脉”向房颤消融的精准时代


心房颤动是当前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国人心血管健康的重要隐患。传统射频或冷冻消融技术在治疗房颤方面取得了广泛应用,但也面临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脉冲场消融(PFA)作为一种以电场选择性破坏心肌细胞、非热损伤的新兴技术,为提高房颤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在此背景下,PulseSelect作为唯一同时获批“阵发性+持续性房颤”双适应症获批的PFA系统,其临床规范化应用正迎来关键窗口期。2025年4月20日,“金益求精 稳脉无忧PulseSelect™规范化操作培训班”第一期在武汉亚心总医院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心律失常领域专家与青年骨干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前沿技术,推进房颤治疗迈向新高度。



在武汉亚心总医院苏晞教授、唐成教授的引领下,学员们开启了一场关于脉冲消融知识的深度探索。此次参训人员来自全国多地医院,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王昊医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燕翼医生、内蒙心脑血管病医院梁长在医生、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李姮医生、遂宁市中心医院任宏强医生、陕西省人民医院薛建颖医生、新会区人民医院谭晓晖医生、上海吴淞医院姚伟丰医生等。


以心迎人 以学会友

为PFA技术规范化启航

▼▼▼



培训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序幕,由苏晞教授致辞,对远道而来的学员们表示欢迎,他强调,“新技术的引进不仅是设备的更迭,更是理念的革新、标准的重建。”要实现PFA在临床中的良好应用效果,规范化操作培训尤为关键,必须从原理理解、操作技巧、适应症选择、安全评估等多方面同步推进,才能确保技术落地的安全、可控与高效。他还特别寄语青年医生,希望大家通过此次培训,不仅学有所获,更能以此为契机,在各自的临床实践中推动PFA的标准化应用,为广大房颤患者带来更精准、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精彩授课 干货满满

理论与实操并重,赋能新技术落地

▼▼▼


苏晞教授讲解了脉冲消融的原理及影响因素。他指出,脉冲消融通过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对心肌细胞进行损伤,具有组织选择性、非热效应、组织贴靠要求相对较低以及消融效率高等优势。然而,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厂家的产品在这些因素上存在较大差异。现脉冲产品主要以双极双相设置较为常见。电压越高、场强越大、脉宽越宽、消融次数越多,对心肌的损伤就越彻底,但与此同时,安全风险也会随之增加。贴靠是心肌损伤的前提,贴靠后增加压力损伤范围增加。他特别介绍了PulseSelect™脉冲消融系统的独特之处,其1500V的电压、双极双相以及交叉电极放电设置,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实现足够有效的心肌损伤。



之后的《脉冲消融临床进展》课程中,苏晞教授回顾了 PFA 技术在治疗心律失常领域的漫长发展历程,指出尽管目前 PFA 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不同厂家的参数也存在差异,安全性和长期有效性仍值得研究。在新技术开展初期,保障安全性应作为临床应用的首要前提,前期需要进行大量的临床前研究,以找到安全性和有效性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期待未来通过规范化的研究实现更广泛、更持久的疗效。


唐成教授接过授课接力棒,围绕《脉冲消融流程及技巧》进行分享,从患者筛选、术前准备,到术中操作要点与安全保障措施,层层递进、深入浅出,为参会学员提供了可复制、可操作的实战经验。他强调患者选择至关重要,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脏状况、房颤类型及病史等因素。在手术流程方面,唐成教授对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进行了细致讲解,并总结了手术安全性有效性操作要点。



关于“脉冲消融时代,是否还需要 Marshall 酒精消融”的专题讨论中。他特别提出,在PFA时代,传统的Marshall静脉酒精消融技术并未完全退出舞台。目前虽然脉冲消融可以拉断部分二峡线,但Marshall酒精消融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两者相辅相成,可以达到更好的消融效果。


其中,唐成教授分享了一例罕见的疑难病例引人关注。患者为一名12岁的男童,在ECMO支持下接受右心耳远端脉冲消融治疗。此例手术挑战极大,不仅涉及复杂右心结构,更需在儿童患者极为脆弱的循环条件下完成精准消融,展示了PFA技术在边缘适应症中的潜力与灵活性,也拓宽了学员对PFA应用范围的理解与思考。


临床实战,沉浸式教学

打通“知”与“行”之间的桥梁

▼▼▼


理论赋能之后,培训活动进入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唐成教授带领参训学员,通过三例典型房颤患者的手术实况演示,深入展示了PFA操作流程与技巧的规范应用。


首例为持续性房颤患者,实施了PVI消融、后壁BOX、上腔及二峡消融的多区域联合策略,术中唐成教授沉着冷静进行操作,助手包括燕翼医生、任宏强医生李姮医生,重点突出PFA在复杂电解剖结构中的效率与安全控制;第二例手术则是阵发性房颤的 PVI 消融,由谭晓晖医生姚伟丰医生、王昊医生协助完成。唐成教授精准的操作手法和对细节的把控,让学员们对脉冲消融技术在不同类型房颤中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第三例再次回归持续性房颤,PVI消融+后壁BOX+上腔+二峡,以重复多区域消融验证策略一致性与个体化调整的重要意义。助手是梁长在医生薛建颖医生。手术过程中,唐成教授针对一些特殊情况和关键步骤进行了详细讲解,使学员们受益匪浅。三例手术均由不同组学员协助完成,术中充分演练了导管定位、贴靠技术、电极放电等核心操作,帮助学员在真实环境中实现“从看得懂到做得出”的技能跃升。


手术演示之余,所有参训学员还在导师指导下参与了PFA模拟器练习,亲手操作仿真导管与能量设置模块,高效掌握手术步骤与关键技巧,进一步增强了对能量控制、导管路径设计的直观理解和操作自信。从手术实况到模拟练习,培训课程实现了“实战-模拟-思辨”的有机融合,不仅提升了学员的技术水平,也促进了临床理念的深度交流,为PFA技术的规范推广和临床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终为始 共赴未来

▼▼▼


活动最后,苏晞教授对本次培训内容进行了全面总结。他表示,掌握PFA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技术基础,更需要临床医生的精准操作和持续探索。希望所有参训学员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推动房颤消融技术迈向规范、高效、安全的新阶段。本次PulseSelect™规范化操作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为国内PFA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广大电生理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平台。未来,“金益求精,稳脉无忧”的理念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内传承与拓展,让更多患者从先进的消融技术中受益。


阅读数: 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