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宾朋满座
共同见证大会启幕
▼▼▼

本次大会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孙明教授担任名誉主席,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国刚教授、杨天伦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胜华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袁洪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陈丰原教授共同担纲大会主席,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柏勇平教授担任执行主席;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莫龙教授、钱招昕教授、余再新教授、马琦琳教授、陈晓彬教授、谢启应教授、石瑞正教授、夏珂教授共同担任副主席。开幕式由张国刚教授主持,他代表大会组委会对全体参会嘉宾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随后介绍了与会嘉宾。
出席本次开幕式的嘉宾有: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湘雅杰出校友王建安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马普心肺所所长Thomas Braun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常实教授,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芙蓉实验室主任陈翔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雷光华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季勇教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伟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刘斌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委、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祖贻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委、江苏省人民医院孔祥清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汪南平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邹云增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委、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胜华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杨天伦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袁洪教授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
深厚湘雅文化根基
持续滋养学科发展
▼▼▼
百年湘雅百年红,新时代,这抹红成为激励湘雅人开拓进取的底色,也为XY-ICC注入了深厚的内涵和蓬勃的动力。在此次大会的开幕致辞中,雷光华教授、陈翔教授、常实教授、马长生教授分别表达了对湘雅精神的理解及对学科未来的寄望。

雷光华教授:“传承开拓的精神风貌推动着湘雅医院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几代心血管学科人不懈努力,为医院的建设及守护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在主任柏勇平教授的带领下,科室在学术交流、创新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此次大会的举办,搭建了一个高水平学术平台,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凝聚共识,共同应对心血管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

陈翔教授:“医学是中南大学最具底蕴和影响力的学科之一,而湘雅则是中南大学医学体系的核心力量。湘雅医学院在百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收获硕果累累,如今在科研及医疗平台建设方面正加速前进,湘雅心血管学科在全员努力下不断开拓,近期我们成立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心血管病学系,希望凝聚各方力量,在本科生教育、研究生培养、科研及临床转化等方面继续推动学科迈向新的高度。”

常实教授:“在湘雅等高水平医疗机构的带动下,湖南省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能力、科研水平和群众健康素养实现了持续提升。本次大会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推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引领示范和区域支撑的重要窗口。希望通过大会,能够进一步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医防融合,提升临床诊疗、科研及成果转化能力,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更好地为本地区人民健康护航。”

马长生教授:“湘雅是我国现代医学的发源地,为此次大会搭建综合性的教育培训平台提供了丰富土壤。新形势下,我们需要开展更多能够解决重要临床问题的RCT研究;新型、高效的培训将大幅节约医疗资源,从而让医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新研究中。未来,我们将全力推进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及心血管临床研究平台的建设,期待与大会加强合作,一同为我国心血管学科发展而努力。”
聚焦创新与转化
多维度拓宽学术视野
▼▼▼
创新与转化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关键动力,也是本次大会重点关注的主题。大会将创新与转化作为主旨论坛,由业内多位院士领衔,同时邀请众多心血管及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带来视角前沿的主题分享。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王建安院士分享了团队开展的FLAVOUR系列研究成果,通过解读研究设计要点,阐述了功能影像学技术在临床评估的意义;Thomas Braun院士以《Reprogramming the heart for regeneration》为题,详细介绍了心脏再生领域的前沿研究进展,探讨了通过重编程促进心脏组织再生等问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带来“中国介入医学发展及未来展望”的精彩演讲,以介入医学的核心理念为原点,逐步拓展至泛血管医学的前沿进展,并介绍了我国心血管介入治疗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接下来,季勇教授、华伟教授、刘斌教授、袁祖贻教授、罗凌飞教授、陈翔教授、邹云增教授结合创新与转化这一主题,围绕疾病防治新靶点、防治现状与挑战等方面,从不同领域和角度进行了分享。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随着论坛的深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徐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孙爱军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陈琪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徐清波教授,分别围绕靶点发现到创新药物研发、代谢因素参与缺血性心脏病机理与转化、肥胖性心肌病中巨噬细胞的功能转变、干细胞-淋巴网络互作在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机制等前沿话题,进行了多元视角的分享。广东省人民医院荆志成教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陶凌教授、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艾可龙教授,聚焦生物样本银行体系构建对新药研发的助力、高危复杂冠心病循环支持的循证证据、黑色素纳米药物药理与转化研究等热点问题,带来了具有启发性的报告。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最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段胜仲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汪道文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英梅教授、苏州大学李杨欣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陆瑶教授分别从口腔微生物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到暴发性心肌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再到泛素化修饰、非编码RNA调控无膜细胞器以及内皮细胞与搭桥血管重构等多个关键领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视角和策略。
主旨论坛在一整天充实的交流中落下帷幕,专家们的精彩报告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还为今后的研究和临床工作带来了诸多新的启发和思路。主旨论坛之外,本次大会还设置了多个主题鲜明的分论坛,涵盖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心肌病、心电、心血管护理、心血管影像等领域,专家们将持续深入探讨相关最新进展,分享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
“开放与创新正是湘雅文化的魅力所在,我们举办会议就是希望以湘雅文化为根基,传承弘扬先贤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正如大会执行主席、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柏勇平教授在会前专访中所说,此次大会,不仅是湘雅精神的传承和学术的互动,也是增进友谊的纽带,更是团结的象征。
湘雅之名是时代之名,恰似奔腾不息的湘江,激荡着澎湃的生命力,也将见证湘雅心血管人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认真书写属于湘雅的“心”篇章。

扫码进入微官网了解更多会议信息